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1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59个甲状腺结节的术前超声特征。根据其超声表现分为四型:Ⅰ型,内部为带状分隔或絮状回声;Ⅱ型,壁上可见小乳头状中等回声突起;Ⅲ型,内部为带状分隔或絮状回声及小乳头状中等回声突起;Ⅳ型,内部以实回声为主,内部为不规则小片状无回声及裂隙状无回声。观察各型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结果159个甲状腺结节中,22个为恶性,137个为良性。超声对Ⅰ、Ⅱ、Ⅲ、Ⅳ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7%(61/63)、80%(45/56)、90%(9/10)、67%(20/30)。Ⅰ型、Ⅱ型、Ⅲ型均以成分为主,成分≥50%;Ⅳ型以实成分为主,成分<50%,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最低。结论内部为带状分隔或絮状回声为良性结节的特征超声表现;内部以实回声为主,内部为不规则小片状无回声及裂隙状无回声的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符合率最低,易误诊,仔细观察其实部分特征可提高超声诊断正确率。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囊实性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1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59个甲状腺结节的术前超声特征。根据其超声表现分为四型:Ⅰ型,内部为带状分隔或絮状回声;Ⅱ型,壁上可见小乳头状中等回声突起;Ⅲ型,内部为带状分隔或絮状回声及小乳头状中等回声突起;Ⅳ型,内部以实回声为主,内部为不规则小片状无回声及裂隙状无回声。观察各型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结果159个甲状腺结节中,22个为恶性,137个为良性。超声对Ⅰ、Ⅱ、Ⅲ、Ⅳ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7%(61/63)、80%(45/56)、90%(9/10)、67%(20/30)。Ⅰ型、Ⅱ型、Ⅲ型均以成分为主,成分≥50%;Ⅳ型以实成分为主,成分<50%,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最低。结论内部为带状分隔或絮状回声为良性结节的特征超声表现;内部以实回声为主,内部为不规则小片状无回声及裂隙状无回声的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符合率最低,易误诊,仔细观察其实部分特征可提高超声诊断正确率。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囊实性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介入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所在。方法:回顾本院2021.5---2022.5之间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进行研究,经由计算机随机分类,采取超声介入治疗模式,对照组在超声介入检查后施行无水乙醇注射,观察组在超声介入检查后施行聚桂醇注射,对比治疗后FT3( pmol/L)、 FT4(pmol/L) 、TSH(μU/L)的临床指标差异,对比因治疗出现局部出血、醉酒反应、声音嘶哑的案例数,评估超声介入治疗形式的效果与安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T3( pmol/L)、 FT4(pmol/L)偏高 、TSH(μU/L)偏低,局部出血、醉酒反应、声音嘶哑发生例数少,(P

  • 标签: 超声介入治疗 甲状腺囊性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超声介入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根据数字表法将这80例患者分别分为每组4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观察超声介入治疗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对照组则行超声介入治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在进行治疗干预后,再对比分析这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SH、FT3和FT4指标无太大差异;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SH水平显著降低,FT3和FT 4水平明显升高,两组之间均无太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效果最好,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超声介入治疗 甲状腺囊性结节 临床价值 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以超声、检验和临床等多项指标诊断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的综合预估模型。方法对662个经手术证实病理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检验及临床信息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估模型,并应用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的诊断效能。结果建立的模型为:Z=-3.60+1.40X2+2.47X3+1.05X4+0.57X9+0.07X10+1.02X12(X2为结节内部偏心锐角结构,X3为微钙化,X4为实交界面,X9为实部分回声,X10为促甲状腺激素,X12为性别);M=eZ/1+eZ(M为结节恶性概率,e为自然常数2.72)。用该模型对262个验证组进行预测,准确率为96.95%,敏感度为100%,漏诊率为0%,特异度为96.68%,误诊率为3.32%,阳性似然比为30.12,阴性似然比为0。该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说明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该预估模型对预测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据M值(M≥0.5预测结节为恶性,<0.5为良性)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评估。

  • 标签: 甲状腺囊实性结节 回归分析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结节选择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市中医院甲乳外科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最大径≥2cm)消融术56例患者。按照消融方法不同分为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组和微波消融组。其中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组36例,微波消融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甲状腺结节的体积缩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甲状腺功能改变情况。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统计量,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组与微波消融组在术后3个月结节体积缩小率为(49.86±6.78)% vs(22.84±1.88)%;术后6个月为(67.57±5.84)% vs(47.25±7.09)%;术后12个月为(75.70±4.51)% vs(71.14±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89% vs 4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并发症均在2个月内痊愈。两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甲状腺功能(T3、T4、FT3、FT4、TS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对治疗甲状腺结节与单用微波消融治疗相比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对缓解患者症状、缩小结节体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且不影响甲状腺功能,临床上可作为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推荐选择方案。

  • 标签: 囊性甲状腺结节 微波消融 无水乙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瑞金康复医院接受超声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9例,所有结节均经细胞学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结节。其中74例选择化学消融+物理消融治疗、1例药物治疗、4例自行吸收。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随访,随访主要观察结节吸收后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钙化及血流信号等特征,记录结节体积,并与吸收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9例甲状腺结节在超声随访过程中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吸收,结节吸收均在同一部位表现为低或极低回声结节成分逐步减少,甚至消失,体积明显减小,末次随访缩小后平均体积与首次超声检查时的平均体积比较[(1.42±1.36)ml vs(40.78±34.0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节体积最大缩小率87%,最小缩小率68%,平均缩小率(75±5)%。79例吸收后结节中,74例超声表现具有恶性结节特征,5例不具有恶性结节特征。结论超声随访可动态观察结节变化过程,甲状腺结节超声随访时常出现恶性结节征象,明确既往结节病史可为判定"木乃伊结节"提供重要依据,避免过度诊断及不必要的细胞学检查。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9例(57个结节),进行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结节体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57个结节有效51个,总有效率为89.5%;治疗前结节体积(12.4±5.2)cm3,治疗后体积(2.8±3.1)cm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7,P<0.05);49例患者中出现疼痛2例,术中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3/49)。结论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无严重并发症。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超声疗法 硬化疗法 聚桂醇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随访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甲状腺结节随访的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8月,经病理证实结节总数140个,良性100个,恶性40个。随访中给予患者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超声检查结果和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确诊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为1组,确诊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分2组,比较检查结果与超声征象。结果: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相近,由表1得知组间数据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结节形态、生长方向、边缘、边界、回声及钙化情况由表2得知,组间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随访中的作用明显,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囊实性结节 随访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治疗为主混合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超声科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1例,对21例患者的23枚为主混合良性甲状腺结节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或微波)热消融治疗。于术后即时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后第3、6、12、18个月随访,超声测量结节体积,计算结节体积缩小率(VRR),分析热消融治疗效果。结果21例患者在热消融过程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明显血肿、出血及声音嘶哑、声音低沉、饮水呛咳等神经损伤征象。消融术后结节体积较术前呈进行缩小,21例患者的23枚结节术后第3、6、12、18个月的VRR分别为0.733±0.045、0.823±0.039、0.904±0.034、0.933±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001,P<0.0001)。采用LSD-t方法两两比较,随访过程中各组VRR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治疗为主混合甲状腺结节创伤小、安全高、效果确切,尤其"搅拌消融法"为为主混合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介入性 消融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为主混合甲状腺结节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热消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9年2月到2020年3月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2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热消融治疗。总结所有患者不同时间的结节体积与体积缩小率(VRR)。结果:术后3个月开始平均体积均在不断的缩小,并且缩小后的体积与术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热消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应用于为主混合甲状腺结节,其具备疗效确切、安全高的优势,值得普及。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热消融 囊性为主混合性 甲状腺结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对甲状腺部分结节(PCT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135例PCT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像进行回顾分析,共159个结节,良性结节109个,其中结节甲状腺肿94个,腺瘤15个;恶性结节50个,其中乳头状癌47个,髓样癌2个,未分化癌1个。以病理结果作为因变量,各超声特征作为自变量,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价其预测结节良恶性能力。结果共4个特征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是钙化、边界、实部分的形态和增强均匀度。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甲状腺部分结节良恶性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分别为86.0%、94.5%、80.5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2(95%可信区间为0.845~0.944)。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特征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助于PCTN良恶性鉴别诊断。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及安全。方法:纳入38个甲状腺结节,其中部分为实混合结节,部分〉80%,患者均进行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术后观察患者反应30min,并于术后1、3个月进行超声复查,测量囊肿大小并与治疗前比较,以囊肿体积缩小2/3以上为有效。观察和记录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对术前及术后随访中结节长径和体积的变化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8个结节在治疗后1个月的有效率为63.16%(24/38);治疗后3个月的有效率为100%(38/38)。结论: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成功率高,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 硬化治疗 甲状腺结节 囊肿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入的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术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借助超声鉴别,对甲状腺良性皱缩结节、微小乳头状癌进行诊断区分,结合实际结果作为诊断建议,为临床提供诊断帮助支持。方法:研究从甲状腺良性皱缩结节患者群体中选取了27例患者作为Y组,又从通过手术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群体中选取了29例作为X组进行研究分析,对这些患者应用超声鉴别方法开展诊断工作,对比分析超声征象结果并进行总结。结果:从最终对比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到,通过参考低回声晕环、内部等回声环、毛刺及形态可以有效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诊断效果。结论:超声诊断检查可以结合相关指标提高对甲状腺良性结节、微小乳头状癌疾病的诊断可靠,可以有效减少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对减少不必要穿刺活检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超声鉴别诊断 超声征象 微小乳头状癌 特异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部分甲状腺结节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单纯常规超声诊断以及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经诊断后,对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联合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恶性结节检出率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P

  • 标签: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诊断 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结节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激素以及甲状腺B超检查的203例女性,根据甲状腺结节的有无将其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人群TPOAb阳性率和TSH无统计学差异,FT3、FT4的异常率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甲功无明显变化。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T3和FT4是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TSH,TPOAb和年龄与甲状腺结节无明显相关。结论甲状腺结节可能与升高的FT3、FT4相关,而与年龄及TSH,TPOAb无关。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估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开展本研究年限跨度为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择取研究样本为此时间内收治8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模式均分为A组、B组、C组,3组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抽吸液治疗,A组患者未注入药物,B组患者注入无水酒精,C组患者注入地塞米松与32P磷酸铬胶体混合液,对比3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3组首次治疗总有效率,C组更具优势(P<0.05);对比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下32P磷酸铬胶体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可全面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介入 甲状腺囊性结节
  • 简介:甲状腺是一个蝴蝶形的小器官,位于气管的前方、喉结的下方。男性喉结明显好定位,女性因喉结不明显不太好找,但在正常的情况下,甲状腺是触摸不到的。别看甲状腺不大,它却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它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来调整人体的生长和代谢,是我们身体代谢的主要调控者。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疾病 内分泌腺体 甲状腺激素 小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