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金属的生产贸易,是清代全国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档案和其他文献资料,考察了清代中期汉口铜材市场的来源、规模、价格、用途等情况,尤其着重分析了1766—1779年间汉口的业危机。从研究可知,汉口商规模在乾隆朝中期已经达到了每年100万乃至200万斤以上,除部分供应政府铸币外,用途主要还是民间铜器加工业。其来源主要是云南私,这说明云南私的规模很大。非法的私从云南来到汉口,变成了合法的汉,这表明商的存在有助于钱法的顺畅流通。汉市场的存在和发展,表明了当时全国统一的商市场的存在和规模,也说明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自由的全国性金属市场的需求。

  • 标签: 清代 私铜 全国市场 汉口 云南
  • 简介:1999年9月,笔者在礼县石桥镇发现1件青铜豆,器身刻铭标明器物所属的地名、器名及重量,且铭文显示该器物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大秦帝国的西垂发祥地有关。本文对该豆的年代、历史背景、铭刻内容等问题作一考释。

  • 标签: 西祠器 礼县 铜豆
  • 简介:成都人能玩善耍会生活,无愧中国“第四城”。经营起城市来,成都也从“休闲都市”的出发点考量,显示出自身的文化自信。拿锦里来说,2004年才建起的一条崭新的仿古街巷,因其构思巧妙,规划到位,建筑精良,尤其突出了三国时期的蜀汉文化,2005年便跻身于“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的行列,逐渐成为成都首屈一指的新地标,引得很多人总想来看个究竟。

  • 标签: 商业步行街 成都人 休闲都市 文化自信 构思巧妙 三国时期
  • 简介:首都博物馆馆藏明代火铳火炮共55件,其中33件为北京地区出土,22件为北京地区征集,44件有铭文。本文对这批文物做了调查整理,采集了铳炮尺寸、重量和铭文等重要信息,并进行了归类分型。在此基础上,对馆藏铳炮类型及使用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典籍的记载及专家已有的研究成果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首都博物馆 明代 北京地区 火铳火炮
  • 简介:2006年,河南淅川徐家岭11号墓中出土一件小口鼎,肩部有49字铭文,文中使用了太岁纪年法,还提到该鼎的主人和作鼎之人为(化阝)氏家族。无论从小口鼎的铭文内容还是器形本身,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标签: 徐家岭11号墓 小口铜鼎 铭文 氏家族 楚系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