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笔者为了探明骨折与血清GPT之间有无明确关系,对2000例住院骨折病人常规血清GPT检查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探讨GPT升高的病理生理方面的机制。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1994年11月~1996年3月住院骨折病人2000例,其中伴明显肌肉损伤及坏死269例。年龄6~80岁之间,男1668例,女332例,其中3例有肝炎病史。1.2方法GPT试剂为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

  • 标签: 血清GPT 骨折病人 临床分析 肌肉损伤 V试剂 T试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亢性肝病病人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甲亢患者45例,根据筛查结果有无肝损害将其列为观察组(9例)和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本组45例甲亢患者,检出甲亢性肝病9例,发生率为20.0%,年龄与甲亢性肝病发病率呈正相关。分组对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TT3、TT4、ALT、ALP和GGT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TSH和TBA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甲亢疾病多合并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会随着病情进展及患者年龄的增大而升高,通过观察血清检验指标改变情况可做出明确诊断,减轻对其肝功能的损害。

  • 标签: 甲亢 肝损害 甲亢性肝病 血清检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甲亢性肝病病人血清检验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6月 ~2017年 5月 间 收治的30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 我院 收治的30例肝功能正常甲亢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样,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的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血清学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LT、 ALP、 GGT、 DBIL、 TBA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及 T3、 T4、 FT3、 FT4、 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均较 肝功能正常甲亢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临床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消瘦、腹泻、黄疸、多汗等症状表现,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血清A/G比值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100例对照组与200例肝硬化病人血清A/G比值,并分析血清A/G比值变化与肝硬化病人的预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是否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关系。结果肝硬化病人血清A/G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肝硬化死亡组血清A/G比值显著低于存活组;肝硬化B级组血清A/G比值显著低于A级组,C级组血清A/G比值显著低于A级组与B级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血清A/G比值显著低于未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结论肝硬化病人血清A/G比值明显降低,并与肝硬化病人的预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是否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血清A/G比值 肝炎肝硬化 预后 肝功能损害程度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20例CHD病人血清IMA和sICAM1浓度的变化,CHD病人血清IMA和sICAM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CHD病人血清IMA与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8.45、11.02

  • 标签: 冠心病病人 变化意义 病人血清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检验用于老年冠心病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4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时期接受体检的45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清尿酸检验。对比两组血清尿酸、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水平及血清尿酸检测阳性率。同时,对比研究组中不同冠心病级别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不同血清尿酸水平下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清尿酸检测结果阳性率、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不同级别病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不同血清尿酸水平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检验结果可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诊断指标。

  • 标签: 冠心病 尿酸 老年患者
  • 简介:本研究分别检测了20例健康人与60例CHD病人血清VEGF和HpIgG水平变化,结果CHD病人血清VEGF水平与H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8.030,CHD组病人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8.030

  • 标签: 冠心病病人 幽门螺杆菌 感染关系
  • 简介:  2 结果与讨论 常规的ELISA检测血清抗体的方法是将已知的抗原包被在酶标板上,⑥常规ELISA检测血吸虫病人血清抗体 按常规方法[1],  ELISA快速法的抗体检测效果与常规ELISA相同

  • 标签: 快速法 抗体研究 检测血吸虫病
  • 简介:目的通过血清中血链球菌抗体的测定,了解血链球菌抗体存在与否及效价高低在冠心病中的意义.方法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97例血清样本(冠心病组50例,非冠心病组47例)中血链球菌抗体的存在及效价.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均存在血链球菌抗体,且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结论利用血链球菌非特异性抗原检测血清中血链球菌抗体可能不具备可行性.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 血链球菌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口腔原生菌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病人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和CA125的表达。方法选取经病理切片证实的宫颈鳞癌病人97例,良性宫颈病变组45例,正常妇女血清30例,空腹抽取静脉血2-3mL检测SCCAg和CA125。结果SCCAg恶性组(4.01±0.72)ng/L,良性组(0.98±0.45)ng/L,对照组(0.72±0.62)ng/L;良性组,对照组和恶性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CA125恶性组(28.06±6.23)U/mL,良性组(14.21±1.02)U/mL,对照组(13.64±1.34)U/mL;良性组,对照组和恶性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Ag在临床各期的阳性百分比为66.7%~100%,各期之间、病理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表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在临床各期的阳性百分比为0%~76.4%,Ⅱ、Ⅲ期与0、Ⅰ,病理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Ag在子宫颈鳞癌的表达有一定敏感性,而与临床分期无关;CA125在子宫颈鳞癌的表达敏感性不高,但与肿瘤的分期,转移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 标签: 宫颈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CA125
  • 简介:摘要超敏C反应蛋白是参与糖尿病急性时相反应的主要蛋白,能反映炎症的程度,当机体处于炎症和组织损伤时,其含量可急剧增加,而且与炎症和组织损伤程度成正比。常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周围神经及植物神经病变。大血管并发症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病变。作为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样参与Ⅱ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并可能对其发生、发展有重要预测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折住院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在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急性长管状骨骨折患者100例,所有病人均于入院后第1天采集晨空腹静脉血样测定血清25(OH)D水平,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骨折严重程度、年龄、体重、性别、血红蛋白等影响因素对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结果年龄、骨折严重程度、血红蛋白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性别、体重对血清维生素D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住院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严重降低,主要由高龄、严重骨折、贫血等原因所致,更多其他因素仍需更多研究予以进一步明确。

  • 标签: 维生素D 骨折 血红蛋白 AIS评分
  • 简介:目的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病人营养状况是影响病人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病人的营养状况与血清半胱氨酸(tHcy)浓度存在正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tHcy浓度在CAPD病人营养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病人35例,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临床综合营养指数(CompositeNutritionalIndex,CNI)评估CAPD病人的营养状况,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血清tHcy浓度.结果CRF病人CAPD治疗前血清tHcy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CAPD治疗6个月后血清tHcy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CAPD病人伴有心、脑血管病变者血清tHcy浓度较无心、脑血管病变者明显减低(P<0.01).血清tHcy浓度与CNI呈负相关(R2=0.5991).结论CAPD病人血清tHcy浓度与病人营养状况呈正相关.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 营养不良
  • 简介:PCR法检测141例乙肝血清学标志阳性病人宁国县人民医院(242300)兰必荣,赵淑敏,黄治平,程泽平1资料和方法对健康人群3570人(银行680人、医院560人、税务320人、商业750人、工厂1260人)经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检测HBsA...

  • 标签: PCR法 乙肝 HBSAG 血液学检验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衰竭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B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A组,对所有入组患者行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IgG、IgA、IgM水平比较B组高于A组,且B组患者中,晚期高于中期高于早期患者(P<0.05)。结论:在肝衰竭患者检验中实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肝衰竭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指导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抗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依据抗生素治疗指南采取抗感染治疗,观察组依据PCT(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含量选择抗感染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抗生素应用时间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PCT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P<0.05;观察组抗生素应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CT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而言,依据PCT检测含量选择抗感染治疗方案可以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神经内科 抗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病人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sICAM-1)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3例脑梗死病人急性期、恢复期和2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GF、sICAM-1的水平。结果脑梗死病人急性期血清HGF、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在轻、中、重型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在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病人急性期血清HGF、sICAM-1水平升高,推测HG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参与脑梗死后脑损伤的修复,sICAM-1作为炎症/免疫因子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过程。血清GHF、sICAM-1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脑梗死 肝细胞生长因子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
  • 简介:目的为了探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1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各10例,肝硬化病人10例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进行血清样本COX-2测定,并结合病情轻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血清中COX-2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COX-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各组病人血清中COX-2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COX-2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呈现出高表达,并且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COX-2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为了有效地预测和防止精神病人自杀,而探讨生物学指标,本研究对89名住院的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45人)、抑郁症病人(44人)进行血清胆固醇测定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初步发现:抑郁症病人血清胆固醇水平比精神分裂症病人明显降低,有高度显著性差异(t=3.48,P<0.01),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也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t=5.0,P<0.001)。精神分裂症组有自杀行为者平均血清胆固醇水平也无自杀行为者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t=2.03,P<0.05)。从而表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病人的自杀行为与血清胆固醇降低有一定关系。同时,血清胆固醇降低也可作为抑郁症病人自杀的生物学参考指标。

  • 标签: 血清 胆固醇 精神病 自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清hs-CRP与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肾病综合征病人(NS)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3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hs-CRP与Hcy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组患者hs-CRP与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患者病理情况为依据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肾小球微小病变组(MCD)、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组、膜性肾病(MN)组;且结果显示FSGS组与MN组患者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hs-CRP与Hcy含量较高,提示可将hs-CRP与Hcy作为诊断肾病综合征的一项有效依据;且FSGS与MN患者hs-CRP水平明显上升,提示其发生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更大。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血清hs-CRP H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