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对硬核白内障的治疗中应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效果以及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效果。方法 严格筛选研究对象140例,均为经本院诊断为硬核白内障的患者,且研究期间一直在本院接受治疗。将患者分成两组,分组方法为随机,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一组为超声组,采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一组为小切口组,比较效果。结果 小切口组术后1个月的视力水平、眼压与超声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术后1个月的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超声组(p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 硬核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硬核白内障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88例硬核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区别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高于对照组的72.7%;仅有1例术后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方式进行治疗,能改善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减少并发症,缩短操作和住院时间,使效果提升。

  • 标签: 硬核白内障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选取于我院接受手术医治的106例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设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59例),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研究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医治,比对两组手术前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与术后1个月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视力对比(P>0.05);研究组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医治能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患者术后视力,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龄白内障患者30例(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15例为一组。对照组高龄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对比术后12h、24h的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h、24h的眼压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33.33%)与对照组(40.00%)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用于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除术 高龄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晶状体源性青光眼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合并白内障患者均有一定降低眼压、增加前房深度的效果。对于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Phaco较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 LPI)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单纯Phaco与Phaco联合房角分离、Phaco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单纯小梁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效果不同,其术后疗效依患者术前房角状态、眼压、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及视神经损害状态亦不同。(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04-112)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我院自1997年对晶体半脱位(外伤所致)的20例并发性白内障病人应用晶体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张力环植入并Ⅰ期植入人工晶体术,术后随访6-24个月。随访视力1.0以上4例4眼,0.5-0.9者12例12眼,0.5以下4例4眼,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此方法不仅使脱位的人工晶体在解剖和功能上得到了恢复,而且减少了手术并发症,使手术更安全、简便、有效。本文针对手术方式以及术中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晶体半脱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张力环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 摘要 】: 目的 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中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摘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 观察组 和 对照组 患者手术后半年眼压较低、视力较好,角膜散光较高( P < 0.05 )。与 对照组 相比, 观察组 患者手术后半年角膜散光较低( P < 0.001 )。 观察组 患者术后半年总并发症发生率为 16.7 %,低于 对照组 38.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 2 = 7.064 , P = 0.008 )。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并发症 青光眼 超声乳化摘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运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两年时间诊疗的74例白内障病例分组,对照组37例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处理,观察组37例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术后3d,观察组的眼压值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而视力值明显较低,有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1个月,两组的两项指标值比较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成本方面,观察组为(1402.5±233.0)元,相比对照组的(3028.2±324.6)元明显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具有较好效果,且成本较低廉,适合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研究对象为白内障患者(共60例),设计对照实验,随机划分组别。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组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眼视力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眼视力水平均有所提升,观察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在白内障的治疗过程中,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应根据个人情况谨慎选择。但整体而言,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效果更好。

  • 标签: 白内障 囊外摘除术 小切口 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除术 对比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中随机性抽取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3例,对照组患者25例。两组患者均行人工晶状体置入术及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其中观察组患者另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对照组另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P<0.05)。与手术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半年眼压较低、视力较好,角膜散光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的效果好,也更利于病情的恢复。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 简介:摘要近年来,白内障是一个比较高发的眼科疾病,这个疾病的发生给大家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伤害和影响,尤其是老年的朋友是这个疾病的一个高发的群体,所以积极的了解这个疾病的相关常识是非常的重要的。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对80只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照组)及68只眼超声乳化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的术后视力、角膜内皮丢失率,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对照组1周后视力≥0.5者59只眼(73.7%),≤0.4者21只眼(26.3%)。观察组≥0.5者54只眼(79.4%),≤0.4者14只眼(20.6%)。角膜内皮丢失率对照组13.1%,超声乳化组13.0%。术后角膜内皮水肿小切口非乳化组6只眼(7.50%),观察组4只眼(5.88%)。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超声乳化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相似,前者简便、易行、经济,适宜于广大医院开展。

  • 标签: 白内障 囊外摘除 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两种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60例,随机将其分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组)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SICS组),每组患者各8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平均视力、角膜平均散光值、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除术后3个月,角膜平均散光值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时期平均视力及角膜平均散光值均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S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平均视力、角膜平均散光值及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Phaco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两种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超声乳化 老年性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病例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后的视力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研究组视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数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对照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研究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以及手术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病例,但相比于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其术后并发症较多,需进行进一步临床研究。

  • 标签: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94例白内障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随访疗效。结果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术后3d>0.1者78例(82.9%),术后1w>0.1者84例(89.3%),术后1月验光,散光+1.75+-0.5D。结论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实用方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