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白细胞趋化因子2在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白细胞趋化因子2型淀粉样变性(leukocyte chemotactic factor 2 amyloidosis,ALECT2)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01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的ALECT2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其他肾脏疾病分为单纯ALECT2组和ALECT2合并其他肾脏病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表现的差异。用光镜、免疫荧光及免疫电镜等方法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质谱分析法分析肾组织淀粉样沉积物质的成分;基因测序法分析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趋化因子2(leukocyte chemotactic factor 2,LECT2)基因序列。结果16例ALECT2患者入选本研究,9例合并其他肾脏病。患者发病年龄(65.00±8.45)岁,男女比例为7∶9,汉族15例,其中8例患者为山西省籍。15例患者有蛋白尿,中位尿蛋白量为2.16(1.07,4.72)g/24 h;5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1例有肾功能不全;12例有镜下血尿。1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糖尿病。与单纯ALECT2组相比,合并其他肾脏病组患者肾病综合征占比较高(5/9比0/7,P=0.034)。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6例患者肾皮质间质均有淀粉样物质沉积,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多数患者伴有肾小球(12/16)、小动脉壁(14/16)淀粉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呈强阳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ECT2阳性。淀粉样物质沉积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其他肾脏病组患者的肾小球淀粉样物质沉积和肾脏淀粉样物质总沉积评分显著低于单纯ALECT2组(均P<0.05)。16例患者电镜下见直径8~12 nm无分支的细纤维结构无序分布。8例患者肾组织质谱分析检测到LECT2肽段,7例患者基因检测显示LECT2存在纯合子G等位基因。13例完整随访资料结果显示,2例死亡,1例肾活检时已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其余大部分患者(8/10)肾功能进展缓慢。结论肾脏ALECT2患者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为主,肾功能不全、血尿及合并其他肾脏病的发生率高。肾组织病理改变特征为淀粉样物质主要沉积于肾皮质间质。

  • 标签: 淀粉样变性 病理学,临床 肾疾病 白细胞趋化因子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 (IL-17A)、IL-18、趋化因子9(CXCL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UAER正常组56例及UAER增高组共64例;另选取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7A、IL-18、CXCL9、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UAER正常组与UAER增高组患者血清中IL-17A、IL-18、CXCL9、TNF-α的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UAER正常组相比,UAER增高组患者血清中IL-17A、IL-18、CXCL9、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UAER增高组患者血清中IL-17A、IL-18、CXCL9、TNF-α的阳性率较UAER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IL-17A、IL-18、CXCL9、TNF-α的检验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四项指标联合检验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检测。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8 趋化因子CXCL9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报道白细胞趋化因子2型淀粉样变性肾病合并抗磷脂酶A2受体介导的原发性膜性肾病1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提高医务工作者对此病的认识,减少疾病的误诊误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ukocyte cell-derived chemotaxin 2,LECT2)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诊断中的价值,探讨其对BA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手术患儿20例,其中,男4例,女16例,留取患儿术中组织样本。BA患儿18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患儿2例。将BA患儿的组织样本作为BA组织组,CBD患儿的组织样本作为CBD组织组。两组手术组织样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ECT2、CD31在肝脏中的表达程度。根据本研究血液样本纳入标准,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普外科门诊首诊的黄疸患儿及门诊检查的婴儿共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经胆管造影确诊为BA的患儿有17例,作为BA组,非BA的黄疸患儿7例,作为非BA组;体检肝功能正常且无感染性疾病的婴儿7例作为对照组。3组中所有患儿均留取3 ml新鲜外周血液,通过ELISA法评估血清LECT2的水平。结果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①与CBD组织组相比,BA组织组肝组织中LECT2的表达明显增高(0.173±0.045比0.280±0.053,t=2.761,P=0.013);BA组织组汇管区微血管密度也明显高于CBD组织组(5.400±1.697比28.811±8.972,t=3.599,P=0.0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LECT2的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s=0.834,P<0.001),且与汇管区新生血管数量呈明显的正相关(r=0.686,P=0.001)。血清检测结果:BA组、非BA组及对照组3组相比,BA组患儿血清中LECT2明显上调(0.035 μg/ml比0.022±0.002 μg/ml比0.021 μg/ml,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A肝组织LECT2表达量随着汇管区血管增生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进而促进肝纤维化进程,血清学检查结果提示LECT2对BA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胆道闭锁 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胸水和外周血标本后应用ELISA法测定胸水上清液和血清中上皮细胞来源的GRO-α、IL-8浓度,检测外周血、胸水主要的生化指标LDH、CRP、GLU、TP、PRO水平。结果:胸水IL-8在4种类型的组间比较(P

  • 标签: 胸腔积液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白介素-8 生长相关性肿瘤基因-α
  • 简介:1990年第1次报道了编码外源抗原的裸露质粒DNA(nakedplasmidDNA)注射小鼠后可以在体内表达抗原基因。尔后,一系列动物实验证明DNA疫苗能诱导针对其所编码抗原的体液或细胞免疫。由于DNA疫苗免去了烦琐的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步骤,更重要的是,基因在体内的表达及诱导免疫的过程,模拟了自然状态下机体感染外源病原生物表达抗原及诱导免疫的过程。因此,DNA疫苗系统一经建立,便很快成了抗感染、抗肿瘤免疫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 标签: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DNA疫苗 基因佐剂
  • 简介:趋化因子是一类能诱导免疫细胞向特定组织部位浸润和集聚的细胞因子,其功能行使由趋化因子受体介导,上皮细胞是分泌趋化因子的主要细胞之一。与上皮细胞相关的趋化因子及受体相互作用参与了口腔黏膜疾病炎症的发生与发展,可促使某些口腔慢性炎性疾病向鳞癌转变。

  • 标签: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上皮细胞 口腔黏膜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肿瘤抑制因子Folliculin(FLCN)对白癜风发病相关免疫因子介导的黑素细胞(MC)趋化因子表达的调控。方法收集2019年1—4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接受自体黑素细胞移植白癜风患者MC,Western印迹法分析正常MC、白癜风患者MC、免疫因子诱导MC中FLCN蛋白表达差异;通过短发卡RNA(shRNA)构建FLCN shRNA慢病毒并转染正常黑素细胞(FLCN shRNA MC)干扰沉默FLCN基因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免疫因子对FLCN shRNA MC中趋化因子的影响。结果Westem印迹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MC中FLCN高表达;免疫因子可刺激正常MC中FLCN表达显著升高(t=1.27;P<0.001),也可诱导趋化因子CXCL10和CCL20显著升高(t分别为104.53、60.21;均P<0.001);FLCN shRNA MC的FLCN表达显著降低(F=1.95;P<0.001),且显著抑制免疫因子诱导的CXCL10和CCL20高表达(F=93.68、74.10;均P<0.001)。结论免疫因子刺激MC中CXCL10、CCL20高表达,与白癜风发病密切相关,FLCN是参与免疫因子诱导MC趋化因子表达的关键蛋白。

  • 标签: 白癜风 黑素细胞 免疫因子 Folliculin 趋化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白细胞介素27(IL-27)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在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三阴性乳腺癌48例、非三阴性乳腺癌50例及乳腺良性疾病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术后组织石蜡切片中NK细胞、IL-27和CXCL10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K细胞在三阴性乳腺癌、非三阴性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25%(39/48)、64.00%(32/50)、26.0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29,P<0.01);IL-27在三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42%(41/48)、76.00%(35/50)、16.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39,P<0.01);CXCL10在三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92%(35/48)、62.00%(31/50)、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22,P<0.01)。三阴性乳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者NK细胞阳性率高(χ2=7.134,P=0.008),肿瘤长径>2 cm者IL-27阳性率高(P=0.034),肿瘤分期晚、有淋巴结转移者CXCL10阳性率高(χ2=8.574,P=0.003;χ2=4.789,P=0.049);非三阴性乳腺癌中,肿瘤长径>2 cm者IL-27阳性率高(χ2=6.711,P=0.010),肿瘤组织学分级高者CXCL10阳性率高(χ2=7.621,P=0.006)。NK细胞阳性与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间总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NK细胞阳性患者预后更差。结论NK细胞、IL-27及CXCL10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NK细胞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潜在预后评估指标和临床治疗的靶点。

  • 标签: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非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杀伤细胞,天然 白细胞介素27 趋化因子CXCL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联。方法收集济南市2014—2017年47例SFTS患者血清,其中11例死亡患者血清为死亡组,36例幸存患者血清为幸存组,同时选取10例健康组血清作为对照组。利用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分析外周血清40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水平。结果SFTS死亡组患者血清中27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死亡组患者33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水平较幸存组明显升高(P<0.05);幸存组患者血清中12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患者10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5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恢复期的表达水平低于急性期(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分析发现,22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有统计学意义,可做为预测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结论SFTS患者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水平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

  • 标签: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 简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趋化因子系统和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免疫抑制性调节细胞,CIM+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以下简称Treg细胞)在体内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抑制效应性T细胞增殖,在诱导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和免疫逃逸中发挥关键作用。肿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引导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局部的聚集和维持,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为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趋化因子。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对趋化因子及受体(特别是趋化因子受体5)与Treg细胞关系的研究讲行综沭。

  • 标签: 肿瘤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免疫逃逸
  • 简介:小胶质细胞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逐步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小胶质细胞通过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神经元发生作用,参与慢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对与小胶质细胞相关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分类、分布特点、与神经元的关系和它们在慢性疼痛中对小胶质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综述如下。

  • 标签: 小胶质细胞 趋化因子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诱导体外U251细胞炎性反应的分子学机制。方法:采用终浓度为0.2-4μmol/LAβ1-42处理U251细胞24h,以四唑盐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U251细胞经常规去血清培养,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细胞RANTES蛋白表达水平;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NF—KB和STAT1的表达。

  • 标签: RANTES表达 U251细胞 AΒ1-42 细胞趋化因子 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诱导痰ECP、嗜酸细胞趋化因子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哮喘门诊及病房住院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27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ECP、嗜酸细胞趋化因子浓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嗜酸细胞/白细胞%、ECP、嗜酸细胞趋化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诱导痰嗜酸细胞趋化因子浓度、ECP浓度与嗜酸细胞/白细胞%呈现正相关,嗜酸细胞趋化因子浓度与ECP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嗜酸细胞趋化因子可能通过对嗜酸细胞的选择性趋化作用,使其释放出ECP等一系列炎性介质参与嗜酸细胞性气道炎症及气流阻塞的发生。

  • 标签: 哮喘 诱导痰 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 嗜酸细胞趋化因子
  • 简介:摘要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移植物排斥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介导白细胞向移植组织内聚集浸润,促进了移植物组织内炎性发展,从而发生排斥。通过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免疫学特性的研究,筛选出高效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拮抗剂,将有可能为预防和治疗移植排斥反应,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 标签: 趋化因子 受体 急性移植排斥反应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