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皮肤炭疽患者的护理,总结皮肤炭疽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皮肤炭疽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护理措施。结果针对皮肤炭疽患者的护理措施,严格各项措施的落实,使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通过皮肤炭疽病例的资料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规范护理流程,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皮肤炭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炭疽的临床特征,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5例患者进行一般对症治疗,局部治疗,病原治疗,重症患者配以抗炭疽血清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结果25例患者中21例痊愈出院,4例好转出院。结论对皮肤炭疽进行一般对症治疗,局部治疗,病原治疗,重症患者配以抗炭疽血清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皮肤炭疽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炭疽为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过接触受染的动物及污染的畜产品和从外周污染环境吸入而传染人类。经接触、食入、吸入等方式发生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近三十年未发生的皮肤炭疽出现。

  • 标签: 炭疽 炭疽芽孢杆菌
  • 简介:摘要皮肤炭疽病例比较少见,但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因此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病情观察、消毒隔离及心理护理,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是患者较快愈合出院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皮肤炭疽 护理
  • 简介:摘要2009年至2014年我县疾控中心共对发生在漠泥沟乡、尹集镇、井沟乡、安家坡乡、红台乡、坡头乡、先锋乡、桥寺乡、北塬乡、土桥镇等辖区内的14例散发皮肤炭疽病例家庭和圈舍进行了消毒处置和健康教育,有效的控制了传染源、切断了传播途径、保护了易感人群。目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方法对发生临床皮肤炭疽的家庭、畜牧圈舍、环境进行消毒处置,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处置。结论采取及时有效的消毒处置措施和健康教育就能够较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 标签: 皮肤炭疽病例的 处置措施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炭疽病人的救治与护理方法。方法对4例甘南州碌曲县阿拉乡牧区确诊为皮肤炭疽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病人经碌曲县人民医院内科病房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感染。结论快速明确诊断,科学处理局部伤口,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预防指导等综合措施,对皮肤炭疽病的恢复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皮肤 炭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皮肤炭疽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0例皮肤炭疽患者,均行对症治疗,“双盲法”分基础组(常规护理)、科研组(综合护理)各10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较基础组,科研组SF-36值更高;满意率高,P

  • 标签: 皮肤炭疽 对症治疗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通型和恶性硬性水肿型皮肤炭疽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普通型和恶性硬性水肿型皮肤炭疽治疗的4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比较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后,护理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在普通型和恶性硬性水肿型皮肤炭疽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加快患者皮肤愈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水肿型皮肤炭疽 护理体会
  • 简介:[编者按]自2001年10月4日以来,在美国发生了炭疽人间感染事件,在澳大利亚、德国等国也发现了"细菌邮件",经检验确诊为炭疽杆菌.恐怖/犯罪分子有可能继续用这一手段危害人类,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 标签: 炭疽防治 防治概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市作为特大城市对急性传染病防控的挑战和问题。方法2019年5月30日上海市发生一起输入性皮肤炭疽疫情,上海市CDC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在疫情发生后,上海市CDC收集皮肤炭疽患者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患者伤口创面标本和血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该患者的7份伤口创面标本中,6份炭疽芽胞杆菌核酸检测阳性;双份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炭疽芽胞杆菌抗体滴度增长4倍,上海市CDC对该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接触者进行了观察。经治疗,病例康复,19例接触者无续发病例出现。结论上海市有必要加强临床医生对新发传染病的培训,对输入性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疾病的发病、传播和死亡。同时需要多部门联防联控,预防和控制继发病例的发生。

  • 标签: 炭疽 输入性传染病 流行病学监测 预防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皮肤炭疽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08年7月至201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收住院的27例皮肤炭疽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结果27例患者中,24例为上肢皮肤炭疽,1例为左侧腰腹部皮肤炭疽,1例为右侧面部合并左手背和左小指皮肤炭疽,1例为双眼睑、颈部、胸部皮肤炭疽。22例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阳性,5例为临床诊断病例。发病前皮肤均有破损,接触病死畜或屠宰、剥皮、切割肉类后皮肤破损处依次出现无痛痒的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典型的皮肤火山口样溃疡,伴有焦痂形成。27例患者中皮肤恶性水肿13例。27例患者经局部治疗、病原和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行皮肤移植,1例行上肢皮下清创处理。3个月后随访,患者均无不适,创面愈合良好。结论皮肤炭疽患者均有病畜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发热、皮肤病变为主,实验室检查可有肝功能、白细胞计数异常。早期、足量使用抗菌药物是炭疽治疗的关键。

  • 标签: 炭疽芽孢杆菌 皮肤移植 皮肤炭疽 恶性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 核实疫情规模、查找感染来源、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疫情蔓延。方法 对病例、共同暴露者及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地理自然环境进行现场勘查;对病例、病牛采集样本开展检测;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特征及畜间疫情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起疫情共发生皮肤炭疽确诊病例3例(死亡1例),发现病(死)牛4头。结论 本次疫情为畜间疫情导致人间皮肤炭疽疫情暴发。

  • 标签: 皮肤炭疽 调查 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