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Ⅱ型睾丸生殖细胞瘤是发生于男性睾丸中的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在所有睾丸肿瘤中最常见,但目前对其诊疗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就Ⅱ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提高其诊治水平。

  • 标签: 睾丸肿瘤 精原细胞瘤 睾丸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到本院治疗的60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睾丸精原细胞瘤(SGCT)有41例,占68.33%;睾丸非精原细胞瘤(NSGCT)有19例,占31.67%。SGCT的超声检查表现为低回声,NSGCT超声检查表现为不均质的混合回声。SGCT、NSGCT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2.68%、89.47%;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1%、94.11%。结论I期SGCT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Ⅱ期SGCT及NSGCT的手术结合放疗及化疗治疗效果较好,临床应加大重视。

  • 标签: 睾丸 生殖细胞 肿瘤 治疗
  • 简介:尽管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发病率并不高,在男性中只占1%左右,但却是恶性肿瘤研究领域备受重视的疾病之一,这是因为睾丸肿瘤有以下特征:1生殖细胞肿瘤是年轻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535岁好发,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在睾丸肿瘤的诊断、分期、风险评估、治疗效果及复发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3GCT是实体瘤综合治疗的成功典范,放疗、化疗及手术能达到95%的治愈率[1]。

  • 标签: 睾丸生殖细胞 年轻男性 睾丸癌 实体瘤 非精原细胞瘤 卡铂化疗
  • 简介:<正>目的:笔者对一家大型转诊中心的老年睾丸生殖细胞瘤(GCC)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研究。有关于老年睾丸GCC患者的治疗方案并没有多少现存的数据,而这些患者中伴有并发症者已被临床试验排除在外。材料和方法:笔者复习预选的年龄大于60的GCC患者的数据库。记录下有关于病情、治疗方案及转归的有关资料。结果:总体来看,自1979年到2005年中1461名因GCC而进行治疗的患者,60岁以上的患者有

  • 标签: 治疗方案 睾丸生殖细胞瘤 回顾性研究 老年患者 并发症 临床试验
  • 简介:<正>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殖工程的迅速发展,目前对两性生殖细胞及其受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众所周知,新个体的发育形成是从受精开始的,而受精的必要条件是生殖细胞的形成与成熟。下面就这方面的认识作一简述。一、生殖细胞两性原始生殖细胞的来源问题,现普遍

  • 标签: 原始生殖细胞 精子获能 受精能力 成熟分裂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相对少见,但其具有明显的组织学和生物学行为异质性,准确的病理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共识在2018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8版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及2022年第5版WHO泌尿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的基础上,讨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切除标本的规范化取材和病理诊断的要点,尤其是与分期密切相关的临床病理参数,并制订了相关的格式化病理诊断和报告的推荐模板,同时简要讨论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检测的实践应用,以期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标签:
  • 简介:常规方法制作的小鼠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玻片标本,可见大量分散良好、染色体结构紧凑、背景清晰的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Ⅰ的5个时期(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染色体分裂相,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Ⅰ的5个时期(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染色体分裂相比常规方法明显增加

  • 标签: 减数分裂标本 制作方法改进 小鼠睾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颅内原发性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GGCT)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本中心接受放疗的40例NGGCT患儿的临床资料,90%患儿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所有患儿接受铂类为基础的化疗。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生存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原发部位以松果体、鞍区/鞍上、基底节为主;中位发病年龄为108个月(20~20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8~131个月),3、5年总生存率均为82.0%;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8.6%和73.0%。单因素分析发现甲胎蛋白(AFP)升高(P=0.02),初诊年龄>10岁(P=0.006),初诊时有转移(P<0.001),肿瘤病理学类型中含有绒毛膜癌、卵黄囊瘤和/或胚胎性癌成分(P=0.036)是患儿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患儿AFP升高、初诊年龄>10岁、肿瘤转移播散、病理类型是儿童颅内NGGCT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其整体预后差于生殖细胞瘤,需要多学科合作强化治疗以提高生存。

  • 标签: 颅内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 儿童 放射疗法 预后
  • 简介:镉是一种生殖毒物,能够诱导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最新的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参与了镉诱导的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本研究采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探讨其对镉诱导的睾丸内质网应激与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NAC预处理能明显减轻镉诱导的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糖调节蛋白78(GRP78)是重要的内质网特异性分子伴侣,NAC显著下调镉诱导的GRP78的表达。翻译起始因子(elF2ct)是内质网应激PERK信号通路下游的靶分子,而NAC预处理明显降低镉诱导的elF2ct蛋白的磷酸化。此外,NACre,阻断镉诱导的x盒结合蛋白1(XBP1)mRNA的激活。上述结果提示抗氧化剂NAC减轻镉诱导的睾丸内质网应激和非折叠蛋白反应。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与C/EBP同源蛋白(CHOP)是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的两个重要分子,NAC几乎完全阻断镉诱导的JNK蛋白磷酸化与CHOP的表达,提示NAC预处理能够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保护镉诱导的睾丸生殖细胞凋亡。

  • 标签: NAC 睾丸 凋亡 内质网应激 非折叠蛋白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良性者只切除卵巢肿瘤即可。对恶性卵巢肿瘤要采取手术、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措施。

  • 标签: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以及评价AVAP方案化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24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手术病例活检证实,术后给予AVAP方案进行化疗。化疗期间观察和记录患儿各个时期内的患儿及不同原发部位的生存率。结果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理分级实施AVAP方案化疗,就化疗疗效来看,Ⅰ、Ⅱ期患儿临床疗效明显高于Ⅳ、Ⅲ、Ⅳ期患儿,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VAP方案化疗针对Ⅰ、Ⅱ期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儿具有良好的疗效,而Ⅳ、Ⅲ、Ⅳ期患儿的治疗疗效缺不理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寻。

  • 标签: 儿童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AVAP 化疗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诊断。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与诊断。结论畸胎瘤是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具有向体细胞分化的潜能,大多数肿瘤含有至少两个或三个胚层组织成分。卵巢无性细胞瘤(dysgenllnolna)和睾丸的精原细胞瘤极其相似,由原始生殖细胞组成。虽然无性细胞瘤仅占卵巢恶性肿瘤的2%,但在小于20岁的年轻女性中,则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10%。大多数病人的年龄在10~30岁之间。约15%,的肿瘤发生在双侧卵巢。

  • 标签: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少女和年轻妇女,预后极差。随着以铂类为主手术联合化学治疗的应用,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本文综述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及保留生育能力的手术联合化学治疗的进展。

  • 标签: 卵巢 恶性 生殖细胞肿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生殖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38例生殖细胞瘤的CT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多种组织成分组成的混杂密度占位18例,囊性或以囊性为主的占位12例,软组织密度或绝大部分为软组织密度的占位8例。其中良性28例,恶性10例。良性均为成熟畸胎瘤。恶性组织中内胚窦瘤合并畸胎瘤3例;未成熟畸胎瘤、无形细胞瘤、内胚窦瘤各2例;卵巢绒毛癌1例。结论小儿生殖细胞瘤的CT表现具有各自的特点,CT诊断准确性较高,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生殖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mixedgermcellsexcord—stromaltumor,MGCSCST)伴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变异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卵巢MGCSCST伴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变异型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患者生殖器的解剖结构和女性表型正常,染色体组型是46xx,足月妊娠。肿瘤组织由混合性生殖细胞和性索-间质肿瘤构成,混合性生殖细胞有显著的恶性特征。瘤组织中没有典型的性腺母细胞瘤结构。结论MGCSCST有复杂的形态结构,因此更多的取材和切片可以防止误诊,当肿瘤组织中的混合性生殖细胞有高度恶性变异时,患者预后不良。

  • 标签: 卵巢肿瘤 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小鼠生殖细胞发育中的功能。方法利用Cre-LoxP系统构建SIRT1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模型,所有小鼠均为C57BL/6背景。提取对照组(Con)小鼠和SIRT1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敲除(cKO)小鼠睾丸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cKO小鼠睾丸组织SIRT1信使RNA水平(0.14±0.04)低于Con组(1.32±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44,P<0.01)。cKO小鼠睾丸组织SIRT1蛋白水平(0.28±0.05)低于Con组(1.01±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05,P<0.01)。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3 816个,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转录调控、精子发生及精子活力等生物学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补体等。结论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SIRT1敲除,导致小鼠睾丸中与精子发生、精子活力及转录调控相关关键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影响小鼠生育力。

  • 标签: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转录组学 精子发生 睾丸发育
  • 简介:目的分析对比颅内生殖细胞瘤各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经病理证实的35例颅内生殖细胞瘤。结果手术切除32例,其中死亡3例,手术活检6例;术后行放疗26例,其中4例接受化疗。随访15例,包括肿瘤活检后行放疗4例,均恢复正常生活;肿瘤切除术后来行放疗或化疗2例,症状改善;肿瘤切除术后行放疗或化疗9例,3例恢复正常生活,3例症状改善,1例症状加重,2例肿瘤复发而死亡。结论颅内GCT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放疗,采用局部肿瘤照射,无脑脊髓播种者不做脑脊髓轴放疗。

  • 标签: 生殖细胞瘤 放射治疗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HCMv感染是否引起大鼠和家兔的睾丸、卵巢组织的损伤。方法将人巨细胞病毒ADl69毒株经静脉接种50只人鼠平和130只新四兰兔,30d后以原他杂交和免疫组化力方法检验病毒感染动物组织的证据,以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查动物睾丸、卵巢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接种病毒之动物睾丸、卵巢组织内町查到痫毒抗原或基因,睾丸组织多见牛精细胞变性、坏死,精细胞减少甚至消失。结论HCMV感染可以导致动物睾丸组织生精细胞损伤和牛精功能下降。

  • 标签: HCMV感染 卵巢组织 睾丸组织 损伤 经静脉 人巨细胞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