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工脑膜修补大静脉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病人人工脑膜修补大静脉损伤,其中单纯硬膜外血肿4例;单侧硬膜外血肿合并脑挫裂伤血肿5例;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2例。结果11例中恢复良好的6例,中残3例,死亡2例。结论人工脑膜修补大静脉损伤的简单有效,安全性高,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手术治疗方法。

  • 标签: 大静脉窦 人工硬脑膜 瞳孔散大 硬脑膜外 硬脑膜下
  • 简介:目的探讨经岩下途径栓塞海绵脑膜静脉瘘(DAVF)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海绵区DAVF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岩下插管,以微弹簧圈、ONYX-18胶栓塞海绵和瘘口。结果15例插管成功,DAVF均达到完全致密栓塞。术后多数病人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术后并发颞叶梗死1例,致左侧肢体偏瘫。10例于6~24个月行DSA检查,均无复发。结论经岩下途径栓塞可作为海绵区DAVF的首选常规治疗方法。

  • 标签: 动静脉瘘 海绵窦 岩下窦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面静脉途径治疗海绵脑膜静脉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面静脉途径(导管置入股静脉-面静脉-角静脉-眼上静脉-海绵)治疗7例海绵脑膜AVF的病例资料,其中5例患者岩下闭塞;1例患者岩下开放,但其AVF所在的海绵和岩下之间无交通;1例患者的瘘与岩下相通。对该患者先行经岩下栓塞海绵后部,然后再经面静脉途径栓塞海绵前部。其他6例患者只经面静脉途径行栓塞治疗。结果血管造影显示,7例患者的角静脉和眼上静脉的走行清晰,其中有1例眼上静脉闭塞的患者,由于导管无法置入闭塞的眼上静脉,导致经静脉途径治疗终止。其余6例患者经面静脉入路用弹簧圈栓塞海绵治疗后,4例达到完全栓塞,2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相对其他静脉途径而言,经股静脉-面静脉入路是血管内治疗海绵脑膜AVF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即使该入路对术者手术技能要求较高,但仍然不失为一种安全和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方法。

  • 标签: 海绵窦 动静脉瘘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内球囊辅助栓塞剂——Onyx18闭塞上矢状及侧(横和乙状)治疗脑膜静脉瘘(DAVF)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6月,经静脉途径在静脉内使用保护球囊,经动脉和(或)静脉途径,采用Onyx18栓塞治疗上矢状区和侧区DAVF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球囊辅助栓塞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本组24例患者,病变位于上矢状区5例,侧区19例。对上矢状区病变和侧区病变使用Hyperform7mm×7mm球囊各1例,对其余患者使用外周血管扩张用球囊。②对上矢状区病变的患者经动脉栓塞3例,经静脉栓塞2例,使用球囊均基本闭塞静脉;对侧区病变患者经动脉栓塞10例,经静脉栓塞7例,动静脉联合栓塞2例;使用球囊基本闭塞静脉8例,部分闭塞静脉11例。③上矢状病变患者3例栓塞后治愈,有2例随访半年无复发,1例栓塞后少量残余,1年后复查造影无明显变化;在侧区病变的患者中,对1例患者行两次栓塞后瘘口消失,其余患者均经1次栓塞治愈,对其中7例患者治疗后半年进行了血管造影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对经严格选择适应证的DAVF患者在球囊辅助下使用Onyx18闭塞侧(横和乙状)和上矢状,治疗DAVF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静脉的通畅性。

  • 标签: 动静脉瘘 硬膜 栓塞 治疗性 安全 球囊 ONYX
  • 简介:目的本文报道我科对连续收治的10例侧区(横和乙状)脑膜静脉瘘(DAVF)行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的初步经验.方法所有病人先进行脑血管造影,确诊为侧区DAVF后立即对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造影术并用NBCA胶或PVA颗粒进行栓塞.结果10位病人进行16次栓塞治疗(有6例行2次),共对23根供血动脉进行了栓塞.其中8例采用NBCA胶,另2例采用PVA颗粒进行栓塞.8例栓塞后获得解剖学和临床治愈,另2例虽获临床治愈,但造影中仍可见少量病灶残留.4例伴有搏动性耳鸣和杂音者在首次栓塞后其症状和体征消失,其中1例搏动性耳鸣在第一次部分栓塞后2个月复发,但在第二次栓塞后消失.无一例病人在栓塞后出现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治疗对于某些类型的侧区DAVF是一个安全、有效和微侵袭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侧窦 栓塞治疗 DAVF 病因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海绵脑膜静脉瘘(cavernoussinus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CSDAVF)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23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C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SA检查明确诊断并了解瘘口的部位、大小、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23例患者中5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主要针对Barrow分型C型的患者;19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针对Barrow分型B型、C型或D型的患者。结果5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的患者中3例使用Onxy胶栓塞,其中1例治愈,瘘口完全消失,2例好转,瘘口部分残留,因部分供血动脉纤细扭曲,栓塞风险高,遂未完全栓塞;另外2例使用Onxy胶联合弹簧圈栓塞,均治愈,瘘口完全消失。5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症状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5例患者中2例术后长期随访,3个月~3年,定期复查DSA。其中1例完全栓塞的患者无复发,1例部分栓塞的患者瘘口仍有残留,较出院时无明显变化。18例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的患者中9例使用Onxy胶栓塞,9例使用Onxy胶联合弹簧圈栓塞,均治愈,瘘口完全消失,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症状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12例术后长期随访,3个月~3年,定期复查DSA无复发。结论介入栓塞是治疗CSDAVF的首选方法,静脉入路使用Onxy胶联合弹簧圈栓塞具有适应证广、栓塞完全的特点,是治疗CSDAVF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临床特点 介入栓塞治疗
  • 简介:海绵脑膜静脉瘘(CDAVF)是发生在海绵壁及其周围脑膜的动静脉短路,血管内治疗具有较好疗效.本文对CDAVF血管内治疗的常用方法、适应证、并发症及术后评价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动静脉瘘 硬膜 海绵窦 栓寒 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海绵脑膜静脉瘘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0月到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海绵脑膜静脉瘘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做好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结果:海绵脑膜静脉瘘患者对血管内栓塞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评价较好、满意度较高。结论:海绵脑膜静脉瘘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应该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海绵窦区 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栓塞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海绵脑膜静脉瘘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0月到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海绵脑膜静脉瘘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做好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结果:海绵脑膜静脉瘘患者对血管内栓塞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评价较好、满意度较高。结论:海绵脑膜静脉瘘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应该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海绵窦区 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栓塞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了1例颅内静脉血栓致脑膜静脉瘘并双侧丘脑病变的患者。女,76岁,首发症状为右侧额叶出血导致的左侧肢体麻木无力,MR诊断为静脉血栓,静脉性梗死。后续演变为脑膜静脉瘘,造成双侧丘脑病变,经栓塞治疗后好转。

  • 标签: 窦血栓形成,颅内 动静脉瘘 丘脑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颅底后外侧区骨性结构与脑膜静脉之间的对应关系,为颅底侧方入路提供相应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将20例干颅骨标本和17例甲醛固定尸头标本的侧后方颅骨分次切除,显露出横、乙状、岩上以及膜角,测量乙状在不同位置的宽度及表面骨质厚度,分析横、乙状的走向与颅骨表面骨性标志之间的对应关系,测量"膜点"与"乳突上嵴后下三角"各顶点间的距离.结果横的走向与颞鳞-顶乳缝交点和枕外粗隆之间的连线对应,乙状的走向与颞鳞-顶乳缝交点和乳突尖的连线对应,两线构成的夹角为"间角",左侧平均为102°±17.3°,右侧平均为100°±15.5°.乙状各段的宽度为垂直段>下曲>上曲.乙状下曲的表面骨质厚度明显大于上曲与垂直段.结论根据颅骨表面标志判明脑膜静脉的位置,开颅时可以有效地保护横、乙状,并能更充分地利用颅底有限的暴露空间,使得整个开颅过程更加微创和高效.

  • 标签: 硬脑膜静脉窦 颅底侧方入路手术 横窦 乙状窦 乳突上嵴 解剖学
  • 简介:目的探讨侧(横-乙状)区脑膜静脉瘘(LSDAVF)的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0例LADAVF的临床资料,经右侧股动脉-颈外动脉-脑膜中动脉Onyx胶栓塞8例,经左侧股静脉-下腔静脉-颈内静脉球囊保护下Onyx胶栓塞2例。结果术后即刻造影完全栓塞8例,大部分栓塞2例,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8例无加重及复发,2例异位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LSDAVF是一种相对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必要时需配合静脉球囊保护下进行;闭塞瘘口同时闭塞部分无功能静脉存在短期内异位复发可能。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侧窦区 血管内栓塞 异位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治疗海绵脑膜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海绵区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应用Onyx-18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DAVF。术后即刻栓塞效果采用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术后即刻DSA结果显示,15例患者的DAVF均达完全栓塞。术中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发生一过性反射性心动过缓2例(包括1例术中再出血的患者),其余12例患者无术中不良反应。15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其中12例患者术前的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仅1例患者的DAVF于术后14 d复发,再次经岩下入路手术达到完全栓塞,其余11例无复发;其余3例患者仅行临床随访,2例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症状,但其他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采用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海绵区DAVF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预后,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动静脉瘘 海绵窦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静脉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治疗海绵脑膜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海绵区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应用Onyx-18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DAVF。术后即刻栓塞效果采用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术后即刻DSA结果显示,15例患者的DAVF均达完全栓塞。术中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发生一过性反射性心动过缓2例(包括1例术中再出血的患者),其余12例患者无术中不良反应。15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其中12例患者术前的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仅1例患者的DAVF于术后14 d复发,再次经岩下入路手术达到完全栓塞,其余11例无复发;其余3例患者仅行临床随访,2例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症状,但其他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采用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海绵区DAVF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预后,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动静脉瘘 海绵窦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静脉入路
  • 作者: 梁慧 徐从杰 许吉怡 秦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神经内科,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泌尿外科,海口 570311,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合并脑膜静脉瘘形成(DAVF)时。蛋白S是机体重要的抗凝剂,其缺乏时可导致CVST,而临床上罕见蛋白S缺乏诱发CVST及DAVF的病例。本文报道1例此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 标签: 蛋白S缺乏 静脉血栓形成,颅内
  • 简介:目的探讨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脑膜静脉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脑膜静脉瘘患者行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其中海绵区22例,侧区10例,通过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示瘘口完全闭塞19例,瘘口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13例。9例患者术后眼球突出、结膜水肿一过性加重。随访3月~2年,临床症状消失21例,症状明显缓解11例。结论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脑膜静脉瘘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疗法。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经静脉途径 栓塞
  • 简介:目的探讨岩上静脉引流的脑膜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和北京海淀医院神经外科由岩上静脉引流的脑膜静脉瘘患者9例,采用血管内栓塞或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并于手术前后完善MRI、DSA检查,进行改良Aminoff&Logue量表(ALS)评分。结果9例患者中6例为男性,3例为女性,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及运动异常,其中7例伴有排尿和(或)排便障碍,4例患者伴有颅神经功能异常,包括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呃逆、面瘫等;6例接受栓塞治疗,3例接受外科手术,均达到解剖学治愈。术前ALS评分为(6.0±2.7)分,术后3个月为(2.8±1.7)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6,P〈0.05)。结论岩上静脉引流的脑膜静脉瘘是一类较为少见的脑血管畸形,病变累及范围广泛,临床表现严重,血管内栓塞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均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若血管条件允许,应首选介入栓塞治疗。

  • 标签: 动静脉瘘 岩上静脉 硬脑膜动静脉瘘
  • 简介:摘要: 对于脑膜静脉瘘这种病来说,它是非常少见的,而且发生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在临床上的表现也各有不同,治疗难度非常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临床上的介入治疗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进展,更是以治疗创伤小、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脑膜静脉瘘的病症中,所以本文就针对脑膜静脉瘘通过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介入治疗 临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