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关节造影、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关节造影诊断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接诊的53例复发性肩关节脱位/亚脱位患者病历资料,对其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A检查、MRA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差异(P>0.05),但CTA检查、MRA检查阳性检出率(91.49%)、(93.75%)高于MRI检查(66.6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MRI、MRA比较,CTA仍是诊断复发性肩关节脱位中盂唇损伤的最佳方法,但与MRI比较,CTA、MRA诊断效果更高。

  • 标签: 复发性肩关节脱位 CT关节造影 常规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关节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关节造影技术在临床肩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15例经肩关节镜检查证实的肩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常规MRI和MR肩关节造影(MRA)的临床资料。结果关节镜结果显示15例肩关节损伤患者中,肩袖全层撕裂2例、肩袖部分撕裂10例、肩袖撕裂并发盂唇损伤例3例。MRA对应诊断结果为:2例、10例和3例,与关节镜结果一致。常规MRI诊断结果:肩袖全层撕裂1例(正确诊断率93.0%,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0),肩袖部分撕裂12例(正确诊断率86.7%,漏诊率为0,误诊率为40.0%),肩袖撕裂并发盂唇损伤例2例(正确诊断率93.3%,漏诊率为33.3%,误诊率为0),其中有2例被误诊为肩袖部分撕裂,MRA和关节镜显示为肩袖全层撕裂1例和肩袖撕裂并发盂唇损伤例1例。结论MR肩关节造影较常规MRI检查能提高肩关节损伤的诊断准确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肩关节造影 磁共振成像 盂唇 肩袖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磁共振平扫(MRI)与磁共振关节造影(MRA)对于诊断肩袖撕裂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2名肩关节损伤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常规的磁共振平扫检查之后,需接受磁共振关节造影检查,观察并记录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检查的准确性。结果磁共振关节造影的诊断准确性以及敏感度都远高于磁共振平扫,差异进行比较,P<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关节造影对于肩袖撕裂的准确度和敏感度更高,在临床诊断中值得被推广。

  • 标签: 磁共振平扫 磁共振关节造影 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对比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诊断方面的应用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7例作为研究样本,对其实施肩关节镜、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检查,以肩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基准,对比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方式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磁共振方式(P<0.05)。结论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检查方式均为全层撕裂型肩袖损伤的重要检查方式,检查结果具备准确性及可靠性,在部分撕裂型肩袖损伤方面,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检查方式诊断结果更佳,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灵敏度。

  • 标签: 磁共振 关节造影 肩袖损伤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入的疑似肩袖损伤患者70例进行研究,对其依次开展肩关节镜、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检查,肩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比较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的诊断效果。结果: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诊断肩袖部分撕裂患者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磁共振,P

  • 标签: 常规磁共振 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 肩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磁共振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诊断肩袖损伤情况。方法经随机抽取双色球分组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接诊的50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检查、常规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检查情况加以观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肩袖部分撕裂、肩袖全层撕裂检出情况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肌腱炎检出情况实行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对肩袖损伤患者实行诊断,诊断效果准确性较高。

  • 标签: 常规磁共振 磁共振间接关节造影 肩袖损伤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磁共振平扫(MRI)与磁共振关节造影(MRA)对于诊断肩袖撕裂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2名肩关节损伤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常规的磁共振平扫检查之后,需接受磁共振关节造影检查,观察并记录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检查的准确性。结果磁共振关节造影的诊断准确性以及敏感度都远高于磁共振平扫,差异进行比较,P<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关节造影对于肩袖撕裂的准确度和敏感度更高,在临床诊断中值得被推广。

  • 标签: 磁共振平扫 磁共振关节造影 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袖撕裂使用磁共振平扫(MRI)与磁共振关节造影(MRA)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42例肩关节损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进行了核磁共振平扫,对其进行磁共振关节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结果磁共振平扫的诊断的敏感度为73.81%、准确性为64.29%、特异性为100%;磁共振关节造影为95.24%、88.10%、100%,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性、敏感性等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特异性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肩袖撕裂临床中使用磁共振平扫和磁共振关节造影均具有比较高的特异性,但是敏感的和准确性为磁共振关节造影较高,因此临床中可以选择后者作为诊断方式。

  • 标签: 磁共振平扫 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用FISP序列得到的腰骶段MRM图像能清楚显示腰椎脊神经节及节后的一段脊神经,而常规的MRI图像则无法显示此段结构。故当临床上有神经损害体征而常规MRI未发现病变时,可尝试一下FISP法MRM,以明确有无节后脊神经损害。

  • 标签: 磁共振 脊髓造影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肩关节磁共振(MR)平扫与MR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及其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临床观察及手术结果证实为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及MR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造影检查。结果冈上肌腱完全撕裂5例(1例累及部分冈下肌腱),肩胛下肌腱完全撕裂1例,冈上肌腱部分撕裂59例(部分全层撕裂18例,腱内撕裂9例,关节面撕裂17例,滑囊面撕裂15例),肩袖间隙撕裂6例,肌腱变性(和水肿)12例。MR平扫与MR关节造影检查对冈上肌腱完全撕裂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平扫在腱内撕裂、滑囊面撕裂及肌腱变性的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MR关节造影(P〈0.05),而MR平扫在部分全层撕裂、关节面撕裂及肩袖间隙撕裂的诊断准确性又低于MR关节造影(P〈0.05)。结论MR检查是肩袖损伤可靠而较为准确的检查手段,联合MR关节造影可明显减少部分微小撕裂及复杂撕裂的漏诊、误诊率。

  • 标签: 肩袖损伤 磁共振成像 关节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肩关节损伤诊断中采用磁共振(MR)平扫与MR关节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1年5月为研究开展年限区间跨度,择取样本为本院收治36例肩关节损伤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磁共振平扫(MRI)、MR关节造影检查,分析具体检查结果。结果:以肩关节镜手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符合率为83.3%,MR关节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7.2%,MR关节造影显著高于MRI(P<0.05)。结论:肩关节损伤采用MR关节造影诊断准确率高于磁共振平扫,可全面推广。

  • 标签: 磁共振平扫 关节腔造影 肩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由于活体标本获取困难,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和电生理学检查具有局限性,制约了内耳膜迷路积水的诊治与研究,通过微创或无创显像技术对内耳结构进行可视化研究是临床的期待和热点。近年关于钆造影内耳成像的研究报道较多,并有广泛推广的趋势。相关研究涉及耳鼻咽喉科、神经科和放射影像科等多学科领域,研究者可能对非本专业知识的认识不足而出现问题及应用泛化。因此,必须对相关的内耳解剖、内耳膜迷路积水相关疾病特点、检查方法及钆对比剂相关危害性充分了解,以规范钆造影内耳磁共振成像研究。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内耳 梅尼埃病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关节造影(MRA)与常规磁共振平扫(MRI)在肩袖撕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肩袖撕裂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应用常规MRI及MRA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MRA的敏感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5.8%、88.5%,均显著高于MRI检查的70.8%、65.4%(P<0.05),两组特异度均为10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MRI及MRA检查对于肩袖撕裂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A检查的敏感性及准确率更高,但属于有创检查,可先实施常规MRI平扫并配合MRA进行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肩袖撕裂 核磁共振 关节造影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