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抗生素和磺胺药物诱导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概率。方法100例手术后肠道感染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将其随即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另一组才用磺胺药物进行治疗;然后,对其以上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急性间质性肾炎相关指标的检测,包括尿液检测和血液检测。结果接受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的患者诱发急性间质性肾炎发生率和接受磺胺抗感染治疗的患者诱发急性间质性肾炎发生率相比较,抗生素诱发诱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概率更大,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和磺胺药物在治疗手术后肠道感染的患者中,抗生素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病率较高,在以后的治疗中,应该值得注意。

  • 标签: 急性间质性肾炎 抗生素 磺胺类药物
  • 简介: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步测定渔用中草药中6种磺胺抗生素含量的方法,并比较和优化样品提取、净化及色谱分析条件。试验使用乙酸乙酯提取样品中的6种磺胺,用PEP-2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为2%乙酸溶液和甲醇、乙腈混合液,梯度洗脱;色谱柱为C18反相柱(5μm,4.6mm×250mm);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70nm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对6种磺胺的检出限为50μg/kg,平均回收率为86.8%~96.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7%,可用于渔用中草药中6种磺胺抗生素的定性、定量测定。

  • 标签: 磺胺类抗生素 渔用中草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他汀类药传统上是作为调脂药应用的,4S研究确立了他汀类药在心脑血管病中治疗及预防的地位,并形成调脂外多功能效应的理论。冠心病患者在心血管病事件后,β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各降低心血管病病死率25%,而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降低42%,作用强度最大,被誉为"心脏药物"〔1〕。经20余年临床实践,治疗适应症不断拓宽,有多种疾病能在治疗中获益且安全可靠。为更好地应用他汀类药物,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 标签: 他汀类药 临床应用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头类药物急性中毒的原因及治疗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39例乌头类药物急性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催吐、洗胃、导泻,静滴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恶性心律失常治愈率为100%。结论重视严密的临床护理观察,尤其护士对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护士能做出正确判断,并加强对乌头类药物正确宣传。

  • 标签: 乌头类药物/中毒 中毒/治疗 中毒/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阿片类药物产生依赖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14例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有所缓解,无死亡病例。结论在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通过使用阿片类药物和辅助性镇痛药,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或方法联合使用,发挥药物的相加或协同作用的平衡镇痛等。

  • 标签: 药物依赖 治疗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因有降胆固醇的功效而被临床广泛使用。虽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当与其他药物联用时会产生一定的药动学作用,可能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到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合理进行配药规划,对于维护临床安全来说极其重要。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做了简要阐述。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近年来,随着养殖品种的增加,养殖数量的增长,各种养殖病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鱼药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制止了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但近年来,由于养殖户片面追求低投入、高回报,滥用误用,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不但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同时也损害了中国水产的国际形象。现就水产品药残的现状做一下简单分析。

  • 标签: 水产品药物残留 水产动物疾病 养殖品种 养殖数量 养殖病害 经济损失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调节血脂药物,是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高血脂症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他汀类药物调脂外的多向性效应,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抗炎、抗氧化,增加斑块稳定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抗心律失常,免疫调节,抗肿瘤等。本文将结合近年的文献对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降血脂 研究进展
  • 简介: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能强力抑制3-羟基-3甲基辅酶A(HMG-CoA)还原酶,在降低LDL-C的同时使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发病风险明显降低,尤其是总病死率显著降低,奠定了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防治中的基石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料的积累,一方面,他汀类药物的多种有益作用不断被人们认识,其应用范围有扩大趋势;另一方面,他汀类药物对肝脏、肌肉、肾脏、神经系统、糖代谢及肿瘤的影响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出现一些本该强化治疗的高危患者其血脂不能达标,以及达标后不适当地减量、停药等问题.其中,对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性问题的担忧对其使用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 标签: 降血脂药 洛伐他汀 斯伐他汀 肝功能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综合叙述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在骨骼、皮肤、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各种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提出相应的用药建议,为临床医生提供警示,旨在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预防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喹诺酮类 不良反应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茶碱类药物治疗哮喘的护理。方法选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住我科的用茶碱类药物治疗的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40例和延续护理组4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出院前两组SGRQ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延续护理组症状评分和活动受限评分较出院前均明显降低,且降低幅度大于常规护理(P<0.05);出院后3个月,延续护理组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以及疾病影响评分较出院前均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显著提高用茶碱类药物治疗的哮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茶碱类药物 哮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是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非常重要的药物,正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汀类药物问世20年来,经历了大量的循证检验,不但确立作为调脂治疗的首选用药,而且也充分显示在冠心病防治方面的巨大意义,现已成为冠心病治疗不可或缺的药物

  • 标签: 他汀类药物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青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采用传统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注射法与青霉素快速过敏试验法作对照并观察记录。结果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霉素皮试仪准确性高,效果安全可靠,临床应用最好实行每日剂量2~4次给药方案。

  • 标签: 青霉素 抗生素 临床应用
  • 简介:为了比较高效他汀类药物与低效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的糖尿病发生率,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对加拿大6个省和英国以及美国的两个国际数据库的人群进行分析。研究对象年龄≥40岁,纳入了于1997~2011年间因主要心血管事件或手术入院治疗并开始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共136966名。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糖尿病 主要心血管事件 风险 哥伦比亚大学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根据相关报道,综合归纳并分析他汀类药物的使用规范。结果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能够极大地减小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不良反应 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镇静类药物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救治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6例镇静类药物中毒患者实施血液灌流救治的护理措施。结果34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急性重度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应采用及时洗胃,建立静脉通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尽快尽早的血液灌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血液灌流 镇静类药物中毒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