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国人在交际过程中,非常注意礼貌称谓用语的运用。这里,稍加综合,作一介绍,以供大家在使用时参考。

  • 标签: 礼貌 交际过程 称谓 用语 参考 综合
  • 简介: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中英两种语言都有一套完整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原则,反映到日常交流和会话的各个方面。本文旨在探讨中英两种语言在礼貌原则指导下反映在称谓语方面的异同。关键词称谓语;礼貌原则;对比1.中英礼貌原则对比礼貌原则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关于礼貌语言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社会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等角度提出了不少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1.1Leech的礼貌原则Grice于1967年提出了会话的合作原则,指出言语交际双方为了使交际能顺利进行,在交际中会遵循合作原则。如果说话人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听话人应该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的隐含含义,即会话含意。合作原则虽然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它的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和理解的,但它却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为此,英国著名学者Leech补充,丰富和发展了G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了系统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他认为礼貌原则可以援救合作原则,弥补其不足。礼貌原则主要包括6个方面1.1.1策略原则(TactMaxim)即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1.1.2慷慨原则(GenerosityMaxim)即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1.1.3赞扬原则(AprrobationMaxim)即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大对他人的赞扬。1.1.4谦虚原则(ModestyMaxim)即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1.1.5赞同原则(AgreementMaxim)即尽量缩小与他人的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相同之处。1.1.6同情原则(SympathyMaxim)即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1.2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历史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学者顾曰国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中国人日常交际的特点,提出了汉语言文化交流中四个方面的礼貌特征,即尊重(respe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同时借鉴Leech的礼貌六原则,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礼貌原则,共包括五个方面1.2.1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的称呼问候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上下有异,贵贱有分,长幼有等”在现代文化中的积淀和反应。使用恰当的称呼语被认为是最起码的礼貌准则。1.2.2自谦尊人准则即贬低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以及尊称他人或相关的事物。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也体现了汉文化中的谦虚品德。1.2.3雅言准则即使用高雅的语言,禁用“粗语”。这一准则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修养和自身的文化素质。1.2.4求同准则即交际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尽量和谐一致,满足对方的要求,赞同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的“尚同”或“恭敬不如从命”的礼仪。1.2.5德言行准则即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这个准则反映了汉文化中“有德者必有其行”以及“君子耻有其词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的传统思想。对比中英文化的礼貌原则,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大体上都遵循了两种基本模式其一尽量缩小不礼貌的表达;其二尽量扩大礼貌的表达。但在交际过程礼貌原则的应用又各有特点,本文着重讨论礼貌原则表现在称呼语方面的异同,并试图分析其原因。2.中英称谓语对比2.1汉英亲属称谓异同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傍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则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辈分外,亲疏、内外、长幼都可忽略不计。如sister姐,妹同为一词,年龄大小不分;grandmother既指奶奶也指外婆,父系、母系不分;uncle可指叔、伯、舅、姑父,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英语中的cousin一词更是无所不能,它不但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连性别也不分,囊括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一系列汉语称谓。2.2汉英社交称谓对比2.2.1汉语社交称谓汉语中的社会称谓,1)姓名2)通用称呼如“同志”,“先生”,“师傅”3)零称呼语“喂”,“劳驾”4)只要有头衔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所有的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博士;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从礼貌原则的角度考虑,第4)种称呼最为普遍。2.2.2英语社交称谓在英语中,1)称谓词+姓,几乎都用Mr.+姓称呼男性,Miss+姓或Mrs.+配偶的姓来称呼女性。2)关系比较亲密的或者是熟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如Mary。3)而职称+姓氏或名这种称谓形式一般常用于对皇室成员、政府上层、宗教界、法律界和军界人士的称谓。如PresidentClinton(克林顿总统),PrinceCharles(查尔斯亲王),PopeJohn(约翰教皇),JudgeJackson(杰克逊法官)。一般常见的职称或职业+姓氏的称谓是Doctor和professor。如Dr.White(怀特博士),Dr.Smith(史密斯大夫)。3.礼貌原则对称谓语的影响3.1礼貌原则对亲属称谓语的影响3.1.1不同的礼教传统。汉语亲属称谓中“内外有别,长幼有序”,这既遵循了礼貌原则也反映了汉民族传统的家庭宗法文化,根据父系血缘,围绕家长,确定他们在家族或宗族中的身份。封建礼教深入人心,礼节严格繁琐,也必然有详繁的称谓。与中国不同,西方强调法制,没有繁琐的礼教传统和名分观念。西方人崇尚平等,自我尊严与自由,那些礼貌规则仅仅是上层社会的一种文明装饰与点缀。3.1.2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长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中国人大多同宗同族而居,宗族、家族组织具有经济、教育、政治和武力自卫的职能作用。“亲亲”、“尊尊”、“父父”、“子子”,宗族内的亲属关系严格按等级区分。在西方人们偏爱小家庭生活方式,儿女到成年便要独立,较为多变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流动性较大,没有那么强烈的宗姓家族观念。西方人强调人格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因此英语中亲属称谓远没有汉语这么多,使用频率也没有这么高。

  • 标签:
  • 简介:·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貌应以真诚为基石,不能虚情假意·礼貌反映着一·个人的教养和文明程度·礼貌是赢得别人尊重的出发点·礼貌体现的是对别人人格的尊重

  • 标签: 礼貌 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 文明程度 真诚 个人
  • 简介:1.直接称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以示自谦,并表示对对方敬重。如《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醉翁亭记》:"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用于叙述或作传。如《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3)称所厌恶、轻视的人。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2.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人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 标签: 称谓 《醉翁亭记》 《陈涉世家》 《鸿门宴》 欧阳修 文天祥
  • 简介:阿姨来敏敏家做客,敏敏看到阿姨没有问好,阿姨还给敏敏带了个新玩具,敏敏拿到玩具就玩了起来。阿姨走的时候,敏敏一直在玩。妈妈送走阿姨后,对敏敏说:“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小朋友,你知道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吗?

  • 标签: 礼貌 待人 小朋友 玩具
  • 简介:眼下,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的人,也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抱怨现在社会上不讲貌。这是完全有事实做根据的。前许多年,当时我腿脚尚称灵便,出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多,几乎每一次我都看到车上吵架的人,甚至动武的人,起因都是微不足道的:你碰了我一下,我踩了你的脚,如此等等。试想,在拥拥挤挤的公共汽车上,谁能不碰谁呢?这样的事情也值得大动干戈吗?

  • 标签: 礼貌 公共汽车 社会 吵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与人交往,礼貌先行。若想用英语表达一种谦虚,以示礼貌,除语调变化之外,更多的还与措辞有关。本文拟对常用的礼貌表达作一简介。

  • 标签: 礼貌表达 与人交往 英语表达 语调 措辞
  • 简介:在日常交际中,礼貌用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各国文化差异的影响,礼貌用语的使用也不相同,礼貌用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与文化息息相关。以东西方不同的礼貌理论作为基础,分析英汉礼貌用语的原则及在日常交际运用中存在的差异,揭示存在差异的文化因素,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 标签: 英汉礼貌原则 英汉礼貌用语 文化差异
  • 简介:礼貌现象一直是语用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但就目前来看,对于言语不礼貌的研究显得相对不足。本文根据现有的言语不礼貌研究文献,结合礼貌的普遍性与相对性问题,评介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言语不礼貌的界定及其分类,并从语境顺应因素方面对言语不礼貌现象做出了初步阐释。

  • 标签: 言语礼貌 言语不礼貌 面子 顺应论
  • 简介:家长询问孩子.是否可以把他正在玩的玩具借给你,并说明你会还给他。如果孩子不肯借给你,你可以把玩具拿过来,玩一小会儿,并很快地还给他.并称赞他与你共同分享玩具。

  • 标签: 礼貌用语 学说 玩具 孩子 家长
  • 简介:跟一个感冒的人握手是危险的:他的手常常碰到自己的鼻子和面颊,因此40%的感冒者的手上都携带着感冒病菌!喷嚏不怎么危险、因为只有10%的感冒者会把病菌喷到离他们最近的人身上。在感冒流行期间,只有一条谨慎守则:你要离打喷嚏的人远一点,特别是不要跟朋友们握手!

  • 标签: 感冒 礼貌 危险
  • 简介:Canyou-passme...?vsGiveme...人们不喜欢别人支配他们去做事情,因此有时想直接得到你想要的可不是那么简单。换掉那些听起来是命令的语句,例如“Givemethenewspaper”,而使用”Canyoupassmethenewsspaper?”

  • 标签: 礼貌用语 英语 GIVE PASS CAN the
  • 简介:一批耶鲁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被导师带到华盛顿国家实验室参观。坐在会议室里,学生们等待着实验室主任胡里奥的到来。一位秘书给大家挨个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她,其中一个甚至问:"有黑咖啡吗?天太热了。"秘书说:"真抱歉,刚刚用完。"轮到一个叫

  • 标签: 礼貌力量
  • 简介:现有的语用学礼貌理论不足以解释语言交际中的非礼貌现象,需要补充完善。完整的礼貌理论应该包括礼貌策略和非礼貌策略。礼貌和非礼貌同处于一个程度等级不同的连续体中。实例证明,Rudanko的非礼貌策略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尚有完善的余地。

  • 标签: 礼貌理论 非礼貌策略 连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