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早期康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8月间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所有患者经颅脑CT扫描证实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术后1天、术后第7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情况。参考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差异(P>0.05),在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0例患者基本治愈10例,死亡2例,对照组30例患者基本治愈6例,死亡4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观察组的死亡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死亡率13.3%,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降低临床死亡率,提高临床有效率,对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微创术 高血压 脑出血 神经功能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06,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临床效果,可供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神经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脑栓塞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接收的86例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栓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以有效恢复,并使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改善,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脑栓塞 护理措施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初至2018年1月底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入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对两种护理方法对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功能康复优良率74%,观察组康复优良率高达96%。观察组功能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发挥患者潜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康复护理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巴氏(Barthel,BI)指数及凝血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呈明显下降,BI指数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在急性脑梗死患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心通胶囊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凝血功能 BI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52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分别进行口服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可改善精神缺损,提升治疗效果,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脑血栓 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亚低温治疗护理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49例进行观察(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A组24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一般治疗护理,针对B组25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护理,观察两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后对比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显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护理的效果显著,促进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 标签: 亚低温治疗护理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 神经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科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实施普通护理,作为对照组。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作为实验组。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病人躯体功能恢复情况的评定指标,MMSE评分作为病人认知功能的评定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mRS、MMSE评分均有提高,实验组提高更明显。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躯体功能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出血并发意识障碍的病例加强舒适护理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并发意识障碍的患者100例,均为我院脑血管病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50)与加强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n=50)对神经功能恢复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意识障碍病例加强舒适护理可促神经功能最大程度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脑出血 意识障碍 神经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这次研究将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栓塞患者分成对照组与优质组,每一组都有60例,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优质组60例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调查患者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优质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栓塞患者护理过程中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比常规护理更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脑栓塞 神经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12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64例)施加氟西汀干预治疗,对照组(64例)施加茴拉西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0,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且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9,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7,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治疗过程中,施加氟西汀能减轻患者抑郁程度,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症 神经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66例脑栓塞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33例,应用常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33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脑栓塞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结果两组脑栓塞患者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栓塞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栓塞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显著。

  • 标签: 脑栓塞患者 优质护理干预 神经功能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8例(2017年5月11日~~2018年2月11日)脑栓塞患者,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各34例,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患者在护理前神经、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差异不大(P>0.05);采取不同方式的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均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Barthel指数为(49.38±9.85)分,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为(64.38±12.47)分,差异明显(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差异。结论脑栓塞患者在神经功能康复期间给予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栓塞 神经功能康复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细致化优质护理对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细致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8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细致化优质护理可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增强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脑梗死 细致化优质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 肢体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患者例数为150例,入院时间在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增加认知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和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精神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认知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认知能力,缩短其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 脑卒中 抑郁症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优质护理在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中选取其中的6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两组,两组各30例患者,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后,优质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栓塞后抑郁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显著缓解和减轻患者的抑郁评分,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脑栓塞 神经功能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颌骨骨折并发下牙槽神经损伤相关影响因素和特点,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下颌骨骨折并发下牙槽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发下牙槽神经损伤相关影响因素、诊治经过、神经感觉功能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r=-0.352)、术前骨折移位(r=-0.578)及加强内固定治疗(r=-1.468)与并发下牙槽神经损伤具有相关性。所有患者下牙槽神经功能均在1年内恢复。结论下颌骨骨折患者年龄大,骨折移位大和加强内固定治疗易导致下牙槽神经损伤,使下唇感觉功能异常,应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下牙槽神经 内固定 神经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