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性期刊。该刊旨在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领域内的新技术、新经验和临床与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本刊以神经外科工作的医护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对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神经科学基础研究的相关人员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本刊开办的主要栏目有论著、实验研究、新技术、经验介绍、专家论坛、学术讲座、综述、护理技术以及短篇报告等。

  • 标签: 神经外科 临床应用 杂志 中国 稿约 神经科学基础
  • 简介:目的针对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然后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包括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开展问题评估,给予患者改良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促进临床护理质量,同时又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临床护理 问题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性期刊。该刊旨在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领域内的新技术、新经验和临床与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本刊以神经外科工作的医护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对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神经科学基础研究的相关人员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本刊开办的主要栏目有论著、实验研究、新技术、经验介绍、专家论坛、学术讲座、综述、护理技术以及短篇报告等。

  • 标签: 神经外科 临床应用 杂志 中国 稿约 神经科学基础
  • 简介:目的分析并研究在进行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褥疮问题。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始至2018年2月止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以及护理的疾病患者共100例,通过随机方式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中疾病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展开护理,而实验组中疾病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运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式,依照疾病患者的整体状态对方式作出优化与完善,最终将褥疮问题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最终实验组疾病患者的褥疮预防率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并且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上,实验组的满意程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程度为83.00%。结论在实际展开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时,应对疾病患者的褥疮发生展开针对性的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有目的的预防,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褥疮问题的发生概率,加强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帮助疾病患者更好的恢复。

  • 标签: 褥疮 神经外科 疾病患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收治患者病情大多较为危重,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及意外事件多,一旦护理过程中出现疏忽,极可能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引起护理纠纷。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的高龄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 选取 2017年 4月~ 2019年 4月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收治的高龄患者 7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有针对性的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前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76.00%、 18.67%,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96.00%、 8.00%,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高龄患者护理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各类风险因素,有针对性的实施处理措施,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

  • 标签: 高龄患者 神经外科 护理干预 处理措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总结神经外科常用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引流管安全性以及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正确的引流管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论严格控制各种引流管及护理方法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神经外科 引流管 目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 针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神经 外科诊疗病患看护危机要素,总结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解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 100例神经外科诊疗病患的临床资料。总结了看护进程中的看护危机,并提出了防治方法。结果神经外科诊疗病患看护进程中潜在危机要素包括皮肤损伤 28例( 28.00%)、医患调解的困难 20例( 20.00%)、跌倒 20例( 20.00%)、窒息、误吸和意外拔管 15例( 15.00%),病患原因 10例( 10.00%),看护人员原因 10例( 10.00%)。结论神经外科诊疗病患在看护进程中存在许多潜在的看护危机要素。应采取必要方法管制看护危机要素,减少不良看护事件的发生,为病患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确保病患能够接受平安有效果的诊疗与看护,避免作用不好对于病患的康复造成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全脊柱成像在神经脊柱外科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神经脊柱外科患者8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2月,术前均行磁共振全脊柱成像诊断,与节段磁共振的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80例患者行节段磁共振与磁共振全脊柱成像,经过图像处理以后得到全脊柱图像图,可见脊柱、脊髓解剖结构,以及病变定位与显像特征。诊断有效性为25.00%。结论运用磁共振全脊柱成像诊断神经脊柱外科,全面直观,定位准确,有效减少误诊率与漏诊率,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脊髓 全脊柱 神经脊柱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士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分析并探讨有效对策。方法通过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护患纠纷的风险因素以及探讨有效的防范对策。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风险防范护理,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实践及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4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出院后对比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科室护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实现医、护、患三方均受益。关键词神经外科;优质护理;体会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实践及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 2016年 2月 -2018年 7月收治的住院患者 14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出院后对比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科室护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实现医、护、患三方均受益。 【关键词】神经外科;优质护理;体会     于神经外科专科性强,患者病情严重而多变,卧床、偏瘫、生活不能自理者比例大。如果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则易发生压疮、湿疹、坠床、各种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神经外科病区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开展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旨在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实践,探索优质护理的流程和制度,对其进行总结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 2016年 2月 -2018年 7月患者 148例,其中男性 66例、女性 82例,年龄 16-82岁,平均年龄( 48.01±0.12)岁。疾病包括颅脑损伤 58例、高血压脑出血 7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5例、颅内肿瘤 11例、大面积脑梗塞 4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出院后比较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     1.2方法     1.2.1强化优质服务理念    护士是医院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者,应在抓基础护理工作中不断强化护士的思想,树立主动服务、按需服务、不依赖家属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让护士真正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内涵。通过召开科室专题会议,让护士特别是新护士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仅是让病人清洁舒适,而且为护士提供了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最好桥梁。     1.2.2保持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    住院环境对于患者的治疗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病房的卫生质控工作,争取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把病房环境纳入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来,完善住院环境,在晨晚间,必须要强化消毒隔离卫生工作,开窗通风,减少噪音,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康复环境。     1.2.3建立层级管理制度    采用了基础护理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即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进行三级质量控制。责任护士在上、下午下班前检查各组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情况。护士长则每周抽查,月底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采取全面检查、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使基础护理质量始终处于监控状态,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1.2.4使用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实施全面培训    制订了表格式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培训单包括了基础护理培训的各个方面。阶段:分为新护士( 3个月内)、一年内、三年内、三年以上 4个阶段;内容:包括所有基础护理操作项目;时间:有各项操作接受培训时间,有各项操作通过考核时间;考核方式:分为理论考试(口述或笔试)和操作考核两部分。有了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使实施培训者和接受培训者目的更加明确,对哪些内容已经接受培训,哪些内容已通过考核,哪些内容虽已培训但迟迟未通过考核,了如指掌。从而指导护士找出薄弱环节,予以强化,直至完全掌握。     1.2.5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根据护士管理的患者数量、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定期不定期地对患者工作进行量化考评,科室根据具体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涉及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建议及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2比对效果     148例患者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别为 84.45%、 95.27%,患者满意度分别为 90.00%、 98.00%。予以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提示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神经外科,深化了护理内涵,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3讨论     3.1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当前护理工作发展的新型成果,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神经外科作为主治各种外伤所致的脊髓、脑部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门独立外科学分支,疾病分类多,患者在治疗前后极其容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严重影响了治疗与转归,故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3.2优质基础护理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在进行基础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及时为其排忧解难。同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促进了他们的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从而使护患关系得到了良性发展。     3.3优质基础护理树立了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提升了护士自我价值感    由于受传统观念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存在轻视护理工作的现象,造成了护士心理不平衡,不安心本职工作。另外,基础护理工作付出时间多、劳动强度大,但经济效益低,使护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从而对职业态度产生负面影响。通过改变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塑造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提升了她们的自我价值感,使她们真正了解自己的职业内涵,将服务理念逐渐渗透到行为中,也让患者真正感受到护士贴心的服务,用行动改变了他们对护理工作的误解,从而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4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我院神经外科开展的一次颇具意义的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总体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来讲,从此次活动中认真总结经验,树立全心服务的理念至关重要,并应在以后的具体工作中运用有效经验,不断提高我院的总体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段平,叶少蓉,周万芳 . 神经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及体会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04: 167-168.     [2]王守芳,潘燕春,季联群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改进神经外科基础护理质量 [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0, 11( 6): 8.     [3]王建荣,皮红英,马燕兰,等 .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效果 [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9): 611.     [4]鲍志燕 . 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07: 145-146.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对128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防范对策。结果128例中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17例,发生率为13.28%(17/128),其中护理人员因素6例,发生率为35.29%(6/17),患者因素5例,发生率为29.41%(5/17),管理因素2例,发生率为11.76%(2/17),其他因素4例,发生率为23.52%(4/17)。结论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院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因素,临床特征,为开展颅内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 1月~ 2014年 12月,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患者 719例,发生颅内感染 5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患者病历资料,分析颅内感染临床特征。并将颅内感染患者纳入感染者,余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男女比例 1.15:1,年龄 11~ 84岁、平均( 34±10)岁;春夏季合计占 75.86%;脑外伤占 31.03%1;分离 7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 56.33%、格兰阴性杆菌占 35.21%2;患者术后表现为持续性发热,感染控制时间( 5.1±3.1)日,死亡 5例,继发癫痫 7例;感染组与对照组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长≥ 4h、术后脑脊液漏、术后应用激素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长> 4h、脑脊液漏、术后应用激素成为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男性多于女性,但与性别无关,年龄跨度广,春夏多见,感染控制时间可长可短,重症者可致死亡,术后还易发生癫痫,颅内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做好脑脊液漏预防,慎重应用脑室外引流、激素药物治疗,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临床手术方式在治疗神经外科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治疗经验,为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0月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 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选的本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依照临床手术方式的不同,将 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 30例)和观察组( 30例),对照组 30例颅脑外伤患者,施治过程中,运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 30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 30例患者中, 10例患者格拉斯哥预后( GOS)评分良好, 11例为中毒残疾, 5例为重度残疾, 3例患者为植物状态, 1例患者发生死亡,总有效率为 70.0%。而观察组 30例患者中,有 18例患者( GOS)评分为预后良好, 8例患者出现中度残疾, 3例患者为重度残疾, 1例患者出现植物状态,未发生死亡病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86.7%。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颅脑外伤 临床手术治疗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置入PICC的应用及规范化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68例PICC置管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探讨患者PICC术后的规范化管理,分析PIC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处理措施,评判管理疗效。结果68例患者有13例患者出现不同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1%。其中穿刺点渗血5例(7.3%),静脉炎3例(4.4%),意外拔管2例(2.9%),感染2例(2.9%),导管堵塞1例(1.5%)。中断治疗的有导管堵塞(1例)及意外拔管(2例),其余患者的并发症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痊愈。结论对置管患者进行术后规范化管理,密切监护穿刺点及精心护理导管,积极预防及早期对并发症进行规范处理,能降低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延长导管留置使用的时间,达到预期置管的目的。

  • 标签: PICC 神经外科 危重患者 应用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