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联合神经康复重建疗法对改善痉挛型脑瘫肌患儿张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痉挛性脑瘫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通过WOND2000F2型神经康复重建仪形成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联合神经康复重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腓肠肌肌张力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肌张力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张力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痉挛性脑瘫患儿应用中医综合联合神经康复重建疗法,可以显著降低肌张力,减轻运动功能障碍,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康复重建疗法 痉挛型脑瘫 肌张力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不可逆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收集58例不可逆桡神经损伤肌腱移位功能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方法,采用国内通用评定标准进行术后随访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持续随访6~36个月,结果优50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7.32%。无一例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合适的功能重建术和精心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是不可逆桡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桡神经损伤 功能重建 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用康复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救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组采取的方法是乱数表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括30例,两组采取的治疗措施分别是康复疗法和常规治疗,将治疗前后患者病症的改善程度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症均有缓解,而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症状评分和对照组对比均是相对较低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疗法的治疗效果是颇为理想的,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症,在临床上是有推广价值的。

  • 标签: 康复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肿瘤复发患者康复信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66例恶性肿瘤复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3例,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阅读疗法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的心里状况及自信心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的;SDS及SAS评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相对于干预前均明显增高,而观察组在阅读干预后则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自信心评分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阅读疗法对肿瘤复发患者而言,能够有效地改善其心理状况,增强康复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阅读疗法 肿瘤 复发 康复信心
  • 简介:摘要进行运动疗法,对急性期完全不能收缩的肌肉或刚出现收缩时进行肌肉功能的再训练,可增强下意识地传到中枢的肌肉运动的感觉;可促进神经肌肉的连接恢复。促进了神经功能恢蔓,有利于神经的再生。同时使残存肌肉和接受神经再支配的纤维肥大与强化,延缓、预防肌萎缩,若待肌力恢复后,再开始肌力增强训练,易致肌肉挛缩而留有功能障碍。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运动疗法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药并用结合康复疗法对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早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面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包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面神经麻痹过程中应用针药并用配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面神经麻痹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和运用该方法。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 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 面部康复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通过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的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指导饮水计划而进行康复护理,并在干预前后8周进行膀胱功能测定。结果68例神经原性膀胱功能均得以改善,患者的小便均能自解。结论我科室采用健康教育指导式为患者进行间歇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患者小便均能自理,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神经原性膀胱 间歇导尿 膀胱功能训练 康复
  • 简介:摘要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可对脑卒中、痴呆、帕金森病等疾病具有康复作用。现对音乐疗法的背景和目前国内外对音乐疗法在老年人神经康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音乐疗法在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音乐疗法 康复 脑卒中 痴呆 帕金森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以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缓解其疼痛感为目的,探究采用运动疗法的有效性、实施性。方法 文章研究时限:2022年5月到2023年9月,研究对象:45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患者,均选自我院电子病历系统,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整合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各期间疼痛指数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且借助于统计学工具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结果 实施运动疗法后,观其有效性尤为突出,患者机体疼痛感明显缓解,且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同时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效果更为明显,各数据间体现统计含义,P值均<0.05。结论 针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患者,临床选用运动疗法,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有保障,对患者机体疼痛感的缓解、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的改善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与患者的后期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 标签: 运动疗法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 康复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运动疗法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患者54例做为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均进行运动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二周、治疗后四周、治疗后八周患者疼痛指数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评分(ROM)、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结果:治疗后患者各各时间点的膝关节活动度评分(ROM)、疼痛指数评分(VAS)、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均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疗法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膝关节活动度,降低患者疼痛。

  • 标签: 运动疗法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术后功能障碍 康复
  • 简介:不寐,即一般所谓“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不寐的症状不一,轻者入寐困难,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寐。不寐一症,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兼有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症。不寐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 标签: 不寐 康复疗法 正常 健忘 失眠 更年期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生理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 57例本院于 2018年 4月 -2019年 2月内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护理措施差异为分组原则,设对照组行神经生理疗法,设观察组行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生理疗法,观察对比 2组焦虑、抑郁情绪、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较低, P< 0.05( t=6.3658、 7.1241)。观察组 NIHSS评分低, ADL评分高, P< 0.05( t=6.5211、 7.5881)。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较高, P< 0.05。结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建议采取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生理疗法,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神经功能缺损以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恢复期 神经生理疗法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136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为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电刺激治疗,干预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51.39±1.46)ms、尺神经传导速度为(48.36±1.39)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为(38.46±1.24)ms,干预组分别为(68.24±1.64)ms、(55.68±1.45)ms、(45.51±1.36)ms,都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为(70.14±1.85)分,干预组为(81.26±2.0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65/78),干预组为93.59%(73/7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有利于修复受损的周围神经,加快四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并且改善治疗效果,增强四肢运动功能,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综合康复疗法 周围神经 损伤 神经传导速度 肢体功能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