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患者例数为150例,入院时间在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增加认知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和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精神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认知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认知能力,缩短其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 脑卒中 抑郁症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麻醉与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人们对手术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会接受麻醉和手术治疗。然而,一些研究表明,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记忆、注意力和思维等方面的问题。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了解麻醉与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和预防策略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水平。

  • 标签: 麻醉 围手术 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特指患者在术前或术后出现的认知功能损害或改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和医疗水平的进步,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数量逐年增高。有数据统计年龄大于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生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概率显著增高,PND的研究已成为围术期医学的热门话题之一。尤其是老年患者术后发生神经认知障碍会导致增加其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甚至严重影响其远期的生活质量。围术期发生神经认知障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近期的PND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PND 老年患者 麻醉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82例脑卒中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是可行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循证护理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82例脑卒中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脑卒中 循证护理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中脑氧饱和度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腰椎手术后神经认知障碍(PND)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手术患者210例,性别不限,年龄65~75岁,体质指数(BMI) 19.5~32.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术前并存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术前1 d 、术后7 d和术后3个月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状态。根据术后MMSE和MoCA量表评分及PND诊断标准筛选出PND组(n=38)和非PND组(n=172)。于麻醉前(T0)、麻醉开始10 min(T1)、麻醉开始20 min(T2)、手术开始30 min(T3)、手术开始1 h(T4)、手术结束(T5)、离开麻醉恢复室(T6)时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脑氧饱和度(SctO2,以左脑和右脑SctO2平均值记录)。T0时间点SctO2为SctO2的基础值,计算各时间点SctO2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数(SctO2max%)。结果210例老年手术患者中,PND发生率为18%(38/210)。PND组与非PND组患者年龄分别为(71.0±2.1)、(67.8±2.0)岁,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分别为(57±5)、(46±8)min;与非PND组比较,PND组的年龄偏高(t=2.600, P<0.05),PACU时间延长(t=3.039,P<0.05)。PND组在T3、T4、T5和T6时间点SctO2分别为(62±10)%、(60±11)%、(64±12)%、(66±10)%,低于非PND组的(67±6)%、(68±6)%、(69±5)%、(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69、4.906、3.787、2.516,均P<0.05)。PND组术前1 d的MoCA、MMSE评分分别为(22.9±1.2)、(24.1±1.2)分,术后7 d的MoCA、MMSE评分均降低,分别为(20.8±1.2)、(21.3±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23、5.675,均P<0.05)。非PND组术后7 d的MoCA、MMSE评分分别为(22.4±1.3)、(23.1±1.6)分,与非PND组比较,PND组术后7 d的MoCA、MMSE评分均降低(t=2.630、3.108,均P<0.05)。术中SctO2max%的临界值为13.74%,预测PND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819~0.99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88.5%。结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腰椎手术术中SctO2max%>13.74%可以作为预测PND发生的指标。

  • 标签: 脑氧饱和度 预测指标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就诊时间的先后将2016.03.02日至2017.11.02日在本院就诊的44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2例。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后组采取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将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认知功能加以对比。结果训练一段时间后,观察组22例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11.25±1.13分)、认知功能得分(26.59±0.24分)都比对照组更令人满意(p值<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认知康复训练方案,能够使其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早日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认知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效果,并探讨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患者运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价值。方法:抽选出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均低于24小时,并由同一组医师对患者病情展开诊疗,以此为基础,将100例脑卒中患者以信封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分别50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展开常规脑卒中护理,而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则展开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在对100例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前后,使用神经缺损功能量表(NIHSS)、上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NIHSS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越低,FMA、ADL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越高。结果:护理前,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NIHSS、FMA、ADL与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FMA、ADL评分均提高,而且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结论: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发病率上升,导致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该疾病作为中老年人群常见疾病之一,会导致患者出现残疾、偏瘫、神经功能缺损等情况,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相关研究表明,除了良好治疗方式外,尽早开展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病情,避免神经缺损程度进一步恶化,减轻患者运动、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在早期认知康复训练中,通过加强患者肢体功能锻炼、认知行为训练等,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修复,并降低致残率发生,全面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总之,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效果令人十分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认知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为期1个月的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训练的第15天和最后一天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做观察记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未经早期康复治疗时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评分普遍较低,经过训练15天后,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13.51±1.65)分、MMSE评分(22.63±1.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训练后,其认知功能神经功能都得到较好的改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度患者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对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对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恢复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术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但目前诊断和防治POCD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神经影像学技术作为有效而无创的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认知神经学研究领域。文章介绍了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以及PET与CT联合的新兴神经影像学技术在POCD为主的认知方面的应用和在POCD诊疗中的可行性及技术优势,旨在为早期诊断和防治POCD提供可靠的手段。

  • 标签: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 简介:摘要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包括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和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目前的评估方法主要依靠量表,尚无金标准。文章通过对传统的纸笔评估量表和近年来基于计算机的评估技术进行综述,为临床科研实践中量表的选择提供参考。传统的纸笔评估量表目前依然广泛应用,同时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逐渐得到推广应用,针对不同患者群体选择几种量表组合评估,以达到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是重要的方法。

  • 标签: 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围手术期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认知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的MMSE评分、MBI、C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认知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早期认知康复护理 脑卒中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麻醉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一直是临床所关注的重点,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手术疗效,还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心理负担。因此,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以采取有效对策进行防治处理,便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神经外科 麻醉 术后 认知功能障碍 机制
  • 简介:人类思维的生理基础同一性决定了思维模式的同一性或相似性。在人类共有的思维模式的作用下,不同语言中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似的修辞手段。从词语词义的视角审视,建立在人类共有的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辞格,以普遍的思维方式存在于各种语言中,除了其美学修辞功能以外,通过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邻接联想的心理过程,以词义转移和引申的方式,也发挥着促进个体认知逐步发展的重要功能

  • 标签: 语义转移 辞格 思维模式 联想能力 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