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不能用宏观调控替代投资者决策,也就是政府只有亮红灯,可以告诉投资者哪个行业过热了,哪个行业有问题了,但是不能帮投资者“握方向盘”,甚至帮助“踩刹车”。本来是投资者、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不能变成宏观调控的责任。

  • 标签: 投资者 商业银行 行业 宏观调控 投融资体制 风险
  • 简介:摘要:投融资支持能够为科技产品研发与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了有效解决科技创新投融资现存问题,必须加强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配合,提高投融资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本文结合科技创新投融资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合理性建议,旨在缓解科技创新资金紧张的压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 标签: 科技创新 投资融资 银行信贷 信用评级体系
  • 简介:8月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3号),对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出六条意见: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不断完善铁路运价机制,稳步理顺铁路价格关系:建立铁路公益性、政策性运输补贴的制度安排,为社会资本进入铁路创造条件:

  • 标签: 投融资体制改革 铁路建设 建设资金 社会资本 国务院 公益性
  • 简介:水务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城市建设、改善民生、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供水产业链中的一个具有自然垄断属性主体——供水企业,它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因无法卸载的公益属性,政府投资不能及时到位;加之水价的偏低,市场体制不健全,水价调整周期长。虽具有自然垄断性,由于其投资门槛高、资金回报率低,以及需求的弹性空间较低等,传统的由政府投资机制已不能适应供水企业的健康发展。因而,供水企业投融资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 标签: 水务行业 投融资体制 自然垄断性 供水企业 运营 政府投资
  • 简介:<正>投资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行为,是关系到宏观经济发展和微观经济效率的重要经济变量.投资是一种资本积累,是为取得用于生产的资源、物力而进行的购买及创造的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投资体制的主导模式是集权投资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开始从传统的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投资体制也相应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就在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改革我国的投融资体制被列为重要任务之一.一、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进程及当前的主要问题近20年来,投融资体制改革始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9年至1987年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起步时期.这一时期改革的中心是简政放权、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在工程建设卖施阶段开始引入竞争机制.主要内容有;实行财政“分灶吃饭”,开始形成两级事权划分;允许非国有和非公有经济成分发展,鼓励外国投资者以各种方式来华投资;改进投资计划管理,缩小指令性计划,将全社会投资规模作为指导性计划;推行项目建设投资包干责任制、建筑安装工程招投标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等.这些措施使中国经

  • 标签: 投融资体制 体制改革 财政性投资 投资体制 资本市场 政策性银行
  • 简介:在目前通货紧缩,消费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强化财政投融资体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进一步稳定、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分析,提出了今后如何强化与完善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的看法。

  • 标签: 财政投融资体制 特点、作用和必要性 旧体制的问题分析 强化和完善
  • 简介:一、宁夏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回顾投融资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开始起步。与全国一样,宁夏投融资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7年),为初试阶段。主要特点是简政放权、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以及尝试市场化手段。这一阶段,开始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体制;随着国有企业经营承包制的实行,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三资”企业的出现,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的局面被打破,投资主体多元化局面逐步形成;实行‘被改贷”,发行重点建设债券和企业债券等措施,投资渠道逐步拓宽;改进投资计划管理,下放项目审批权限,简化程序,地方和企业的投资决策权利得到扩

  • 标签: 体制改革 投融资体制 投资项目 “八五”时期 宁夏 固定资产投资
  • 简介:<正>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的价值,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

  • 标签: 科技成果 投融资机制 经济发展方式 直接融资渠道 贷款担保 科技与经济
  • 简介: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大规模融资马健(国家开发银行信贷管理局副局长):为了使铁路运输能力适应全社会的运输需求,2003年,铁道部党组提出铁路实施跨越式发展.这意味着在铁路新建规模、投资规模等方面超过既有水平.不解决铁路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很难满足铁路发展的资金需求.

  • 标签: 投融资体制改革 中国铁路 发言摘要 高层论坛 北京交通大学 纵论
  • 简介:重庆市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年轻的直辖市,幅员面积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13万,其中农业人口2,144万,占68.9%。全市有14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6个三峡库区淹没县。截至2003年底,全市共有高等学校45所、普通中

  • 标签: 投融资体制 投融资政策 教育事业 重庆 教育经费投入 税费收入
  • 简介:首先,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在中国是比较模糊的一个概念。从国家所出台的一些政策上来看,虽然社会资本也应该包含地方政府的资本,但更多的应该是指私企或者说是非国有经济中的资本。自从5月6日国务院研究部署2013年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以来,其中关于铁路放开社会资本限制的消息引人关注。但我认为在目前的体制下,民间资本不可能大规模进入铁路行业。

  • 标签: 投融资体制改革 铁路行业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资本 命题 地方政府
  • 简介: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目标是改革政府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发展多种融资方式;培育规范的投资中介服务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公平竞争;健全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改进调控方式,完善调控手段;加快投资领域的立法进程;加强投资监管,维护规范的投资和建设市场秩序。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最终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 标签: 投融资体制改革 项目 宏观调控体系 投资体制改革 中介服务组织 企业投资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崛起,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力量,使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结构、流程和微观基础发生了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基本上维持着粗放型经济增长和小规模散点式分布的格局。90年代以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和发展,中低档工业品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企业分化加剧,生产和效益越来越向少数优势企业集中,大多数乡镇企业的生产

  • 标签: 乡镇企业 投融资 债务融资 中小企业 企业投资 粗放型经济增长
  • 简介:本文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路建设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的若干对策建议。

  • 标签: 公路建设 投融资体制 建议
  • 简介:我国铁路需要加快发展步伐,尽快使铁路运输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铁路投融资的现行体制已成为制约我国铁路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在:目前投融资体制下铁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严格的投融资管制束缚了铁路发展;铁路建设投资责任主体不到位;亟需建立公益性铁路的新提供机制。必须根据我国铁路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

  • 标签: 投融资体制改革 铁路发展 到位 铁路建设投资 中国 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