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小鼠皮肤移植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移植模型,应用较为广泛[1,2],以往制取小鼠皮采用修剪制皮法,易剪破皮肤,且皮厚薄不一、制取时间长.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有效地制取小鼠待移植的方法,以期为进行与皮肤移植相关的医学实验提供帮助.

  • 标签: 小鼠 移植皮片 制备 移植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Meek植皮结合大张皮联合移植在重度烧伤病人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于2016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6例重度或特重度烧伤病人,采用Meek植皮结合整张中厚皮联合移植的方法,分析患者在创面封闭和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6例患者所植皮均成活良好,除个别Meek皮有脱落外,所植整张皮均完全成活,皮无移位,部分皮下有少量积液,予以扩孔引流后均愈合良好。结论Meek植皮结合大张皮联合移植的疗效确切,此手术易于基层医院开展,以最大限度保证封闭创面和功能重建同时进行,减少病人手术次数,利于病人术后功能的恢复,降低治疗费用。

  • 标签: Meek植皮 大张皮片 移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移植瓣修复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应用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瓣修复小腿组织缺损创面的患者20例,皮瓣类型有股前外侧皮瓣、胸脐皮瓣、背阔肌肌皮瓣、腓骨骨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对所有患者都实施移植瓣修复组织缺损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皮瓣均全部成活;其中3例皮瓣部分坏死、二期游离植皮修复痊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对小腿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实施移植瓣修复组织缺损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皮瓣成活率以及游离植皮的修复痊愈率,效果显著.关键词移植瓣;修复组织缺损;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7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面颈部游离皮移植。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面颈部植皮多采用全厚和厚中厚皮,口腔内植皮,多采用薄中厚皮,有感染的肉芽创面或骨面,则只能采用表层皮移植

  • 标签: 面颈部 游离皮片 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在移植瓣术后毛细血管反应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8例移植瓣术后患者除常规单纯肉眼观察外,还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设为实验组;76例传统单纯肉眼观察法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生血管危象的检出例数和平均时间,经保守处理后皮瓣的成活率和手术探查后皮瓣的成活率、护士对皮瓣观察的放心度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管危象的检出率为100%而对照组为60%。检出平均时间明显比对照纽提前;经保守处理和需手术探查的皮瓣成活率明显提高;在护士放心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多普勒血流仪能及早提供判断血管危象客观依据.及早处理,提高皮瓣成活率,提高护士工作放心度,较传统单纯肉眼观察法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外科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观察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创面植皮术后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创面植皮术后皮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凡士林治疗,观察组进行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创面植皮术后皮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建议推广。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创面植皮术后皮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改进游离皮植皮的操作、提高成活率。方法对20例创面进行游离皮植皮时,配合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果20例受皮区游离皮完全成活。讨论VSD介入植皮治疗后,操作省力、植皮成活省心并方便护理,这样的组合是个良好治疗方法。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 游离植皮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近5年采用亲属和患者头皮混合移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的经验,并探寻严重烧伤残余创面在自体皮源缺乏时或全身情况不佳时创面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我科近5年21例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采用亲属和患者头皮混合移植的方法,成功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肉芽创面,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21例患者全部成活,亲属和患者每取刃厚头皮一次,总面积约6%,一次修复最大创面约20%-25%,术后5天皮成活,7~10天融合成片,成活率>85~90%,每间隔10天左右待头皮愈合即可再次手术。亲属头皮成活后排异不明显,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亲属头皮混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不仅节省经费,排异不明显,而且为皮源不足患者找到新的供皮来源。

  • 标签: 残余创面 混合移植 头皮 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刃厚皮植皮治疗感染性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12—2014年收治的60例(实验组)皮肤缺损伴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植皮前先行清创VSD覆盖,细菌培养,使用敏感药物,待细菌培养阴性,皮肤创面大量肉芽组织生长时,行VSD联合刃厚皮植皮。选取同时期60例感染性皮肤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行传统游离植皮术,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5.0%,术后窦道形成率为10.0%,对照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6.7%,术后窦道形成率为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皮肤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刃厚皮片植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体肝大网膜移植后,肝生长情况,为肝脏外科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5只大鼠均左外肝叶切除自体肝大网膜移植,分别于术后3、7、14、21d分批处死动物。肉眼观察移植物颜色、大小及粘连情况,HE法染色,常规光镜观察移植肝片在不同时期的组织学特点。结果自体肝移植术后3d即有血管从移植周围大网膜向肝内伸展,伴肝细胞凝固性坏死,随时间推移肝进一步坏死至消失。结论自体肝大网膜内移植是简便的肝移植方法,但其存活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肝脏自体移植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情况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9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烧伤且行Meek植皮治疗的患者(男95例、女20例,年龄1~74岁),对其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患者分为皮存活率≥70%的皮存活良好组(68例)和皮存活率<70%的皮存活不良组(47例)。统计2组患者入院后行第1次Meek植皮术时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伤后手术时间,术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白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术后第1、3、5天血小板计数。对上述指标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对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伤后手术时间行1∶1倾向评分匹配(PSM)消除基线资料差异后,对2组剩余患者再次行上述指标统计与检验。选择行1∶1 PSM后2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独立危险因素对行1∶1 PSM后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不良预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最佳阈值与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将行1∶1 PSM后的患者分为独立危险因素>最佳阈值组和独立危险因素≤最佳阈值组,采用χ2检验对比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不良发生率,计算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不良的相对危险度。结果行1∶1 PSM前,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伤后手术时间、术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中性粒细胞、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存活不良组患者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均明显高于皮存活良好组(Z=-2.672、-2.882,P<0.01),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皮存活良好组(Z=-3.411、-3.050、-2.748、-2.686,P<0.01)。行1∶1 PSM后,每组各剩余46例患者。2组剩余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伤后手术时间、术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中性粒细胞、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存活不良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皮存活良好组(Z=-3.428、-2.940,t=-2.427、-2.316,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术前血小板计数为影响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0.994,95%置信区间=0.989~0.998,P<0.01)。术前血小板计数对92例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不良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95%置信区间=0.603~0.798,P<0.01);术前血小板计数最佳阈值为98×109/L,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4.3%和78.3%。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组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不良发生率为71.4%(25/35),明显高于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组的36.8%(21/57),χ2=10.376,P<0.01。与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组相比,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组患者行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不良的相对危险度为2.211(95%置信区间=1.263~3.870)。结论术前血小板计数是影响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当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时,应谨慎进行Meek植皮手术。

  • 标签: 烧伤 血小板计数 预测 Meek植皮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大面积深度烧伤应用Meek微型皮移植手术的配合体会。方法选择2008~2012年入住本院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18例,在休克期渡过后,分别在伤后3~9天内行四肢大面积切削痂Meek植皮术。结果18例患者均平稳渡过手术过程而安全返回病房,手术时间较以往同等面积切削痂手术时间缩短。移植成活率高。结论Meek微型皮移植术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较为理想的植皮技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熟练的手术操作和积极的护理配合。

  • 标签: Meek植皮 烧伤 手术配合
  • 简介:牛心包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和组织细胞成分组成,经去细胞处理后,主要成分为I型胶原蛋白,经特殊处理后其临床应用广泛。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实验组样品以牛心包为基材,经环氧固定、除抗原、组织材料诱导改性等处理后制成。我们通过动物体内对照实验,评价了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这种新型人工硬脑膜补的植入转归过程。

  • 标签: 颅脑手术 人工硬脑膜 家犬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和邮票植皮术在修复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深度烧伤患者42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A组与B组,每组21例。A组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术,B组采用邮票植皮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瘢痕发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95.24%,20/21)与B组(71.43%,15/2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瘢痕发生情况优于B组(P<0.05)。出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A组温哥华瘢痕量表、患者瘢痕评价量表评分低于B组(t=3.89、5.56、22.33、2.95、7.48、8.48,P均<0.05),A组MBI评分高于B组(t=5.93、4.61、4.39,P均<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4.76%,1/21)与B组(14.28%,3/2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和邮票植皮术在修复深度烧伤创面中均具有一定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可改善瘢痕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烧伤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 邮票植皮术 瘢痕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壳聚糖季铵盐联合闭式冲洗对大鼠移植瓣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壳聚糖组3组,每组15只。术前测降钙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制备右下腹岛状皮瓣I/R模型。术后I/R组及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壳聚组用壳聚糖季铵盐胶体液进行冲洗。分别采集冲洗3 d、5 d、7 d的各组皮瓣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移植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测定以及动脉血降钙素(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并于术后7 d计算皮瓣成活比例。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壳聚糖季铵盐组比I/R组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组织水肿程度明显改善。I/R组较假手术组SOD活力逐渐降低,MDA指标逐渐升高;壳聚糖组较假手术组SOD活力降低,MDA指标升高;壳聚糖组较I/R组SOD活力逐渐升高,MDA指标逐渐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的动脉血降钙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呈逐渐增高后降低趋势,壳聚糖组3 d、5 d、7 d的指标较I/R组明显下降。其中3 d、5 d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I/R组皮瓣成活比例为(41.11±14.17)%,壳聚糖组皮瓣成活比例高达(85.34±10.02)%,较I/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壳聚糖季铵盐联合闭式冲洗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及减轻组织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提高移植瓣的成活率。

  • 标签: 外科皮瓣 缺血再灌注损伤 闭式冲洗 壳聚糖季铵盐
  • 简介:摘要目的从临床角度分析外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后术中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预防远期暴发感染的效果。方法对12年来59例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一例发生远期暴发感染,治愈率100%。结论外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后术中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对弥补脾脏功能并预防远期暴发感染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自体脾组织片 移植 大网膜 暴发感染
  • 简介:摘要对于烧伤以及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创面,及时通过外科手术封闭开放创面是治疗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自体皮肤移植。然而,对于大面积以及长期慢性的创伤,自体皮源的缺乏使其治疗成为一项巨大的挑战。为此,临床医务工作者通过不断研究逐步发展出了微型皮移植技术。本文对点状皮移植术、邮票状皮移植术、Meek植皮术以及微粒皮移植术等相关皮肤移植技术进行综述。

  • 标签: 皮肤移植 伤口愈合 微型皮片 点状皮片 邮票状皮片 微粒皮片 Meek植皮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