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7例再造拇指手术病人术前及术后的护理,7例手术全部成功,得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的观察、舒适的体位、适宜的环境、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是再造拇指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第二足趾移植 再造拇指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应用第二足趾移植修复拇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拇指缺损47例患者采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结果术后47例全部存活,其中4例发生顽固性血管痉挛,经治疗缓解。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协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20例;良15例;中7例;差5例。结论对于拇指缺损采用第二足趾移植修复再造拇指,既可重建部分手功能,又对供区的破坏和影响不大。

  • 标签: 拇指 第二足趾 再造 移植
  • 简介:我院自1994年以来急诊行第二足趾部分移植再造示指中、末节毁损性指缺损5例。再造指全部成活,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第二足趾 示指 急诊 移植 再造 末节
  • 简介:目的探讨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的临床护理及疗效。方法对56例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6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4例再造拇指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对症支持处理顺利成活。结论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及时观察再造拇指末梢血液循环、发现血管危象及时处理及预防血管危象是保证再造拇指成活的关键措施,指导患者恢复期功能锻炼是护理游离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的基本护理措施。

  • 标签: 第二足趾移植 拇指再造 护理
  • 简介:目的:手的拇指缺损,不可避免的影响手的外观,并丧失一定比例手的功能,因此,许多患者有再造要求。方法: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可一期再造拇指。报告了40例接受该手术患者的血液循环的观测与细致护理,血液循环的观测包括术后护理,皮肤颜色观测,皮肤张力观测,毛细血管回充盈时间观测,经皮氧分压测定,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5例出现血管危象的早期症状,对发生血管危象病人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抬高患肢,拆线减压,小切口放血,有效止疼,适当应用解痉剂等。结论:本组再造拇指全部成活。

  • 标签: 游离第二足趾 拇指 移植 血液循环 手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后的血液循环观察与护理方法,以提高拇指再造的成功率。方法将2006年7月~2013年7月我科急诊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改革后护理。比较两组拇指再造后功能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拇指功能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给予改革后护理,加强护理观察、康复及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拇指功能,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拇指再造 护理 趾移植 血液循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串联第二足趾组合甲瓣移植修复桡骨并拇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我科收治桡骨并拇指缺损患者4例,按术前设计切取对健侧腓骨皮瓣及第二足趾组合甲瓣,将者串联后移植于受区,同时修复桡骨缺损和全形再造拇指,腓骨瓣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第二足趾剩余组织组合覆盖趾创面。结果术后4例腓骨皮瓣及再造拇指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10~16个月,平均13个月,外形美观,按Enneking系统评分:平均23分,功能恢复81%。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例,良2例。供区外形、功能良好。结论游离腓骨皮瓣串联第二足趾组合甲瓣能够一次手术解决多部位组织缺损,最大程度改善患肢功能,恢复肢体外观,术后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第二足趾 拇指再造
  • 简介:目的探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68剜拇指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静两点分辨觉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动静两点分辨觉均有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治疗拇指缺失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感觉功能,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拇指再造 感觉功能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第二足趾修饰性再造甲弧影以远指尖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我们切取第二足趾指尖复合组织瓣,携带部分末节趾骨游离移植,吻合胫侧(双侧)趾底动脉、神经及趾背静脉重建再造8例8指指尖缺损患者的指尖血运、感觉及外形。保留部分趾甲甲板,剥离并剔除甲基质,与患指残甲拼接。足趾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8例8再造指尖全部存活,其中1例术后30 h出现静脉危象,及时换药拆线后,顺利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5~20个月,其中5例术后4~10个月行指腹微修整术。再造指指腹饱满、皮纹接近,两点分辨觉为4~6 mm,手指功能接近正常,指甲生长外观良好,甲体无畸形。供区足趾无疼痛,行走功能无影响。结论第二足趾部分移植修饰再造指尖甲弧影以远缺损,具有患指外形及感觉恢复佳、供区创伤小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指尖缺损修复重建术式。

  • 标签: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足趾移植 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游离足趾移植再造与修复手指缺损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35例手指缺损患者为对象,均接受游离足趾移植再造与修复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分析患指与健侧对应指功能的差异。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患指功能评分与健侧对应指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游离足趾移植再造与修复手指缺损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再造与修复方法。

  • 标签: 游离足趾移植 再造修复 手指缺损 治疗效果
  • 简介: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手术技术难度大,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及护理要求高.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我科采用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13例,均获得成功,且功能恢复良好,现将13例病人术前护理,术后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足趾移植 护理 手指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第二足趾胫侧趾固有动脉为蒂的两块游离皮瓣修复两个手指指端缺损,探讨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11月至2018年9月,对5例同时伴有两个手指指端缺损的患者,急诊采用游离第二足趾胫侧一蒂双瓣分别修复两指创面,均以第二足趾胫侧固有动脉为血管蒂,切取后两块皮瓣分别和伤指重建血液循环,供区采用小腿内侧全厚皮片植皮。结果术后5例10指皮瓣均顺利存活,供受区伤口Ⅰ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个月,游离皮瓣外形、感觉及功能恢复良好,无需次手术修薄,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及挛缩,未出现不耐磨及疼痛等情况。结论应用第二足趾胫侧切取两块游离皮瓣修复两个手指指端缺损,能较好地覆盖缺损创面,保证手指的外观、感觉及功能,同时可减少供区数量,减少损伤,是较理想的修复术式。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第二足趾 一蒂双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手指的改形修饰方法,以改善再造后的手指外形。方法对30例35指再造病例在切取第二足趾的同时,于踇第二趾腓侧设计并切取带血管蒂岛状皮瓣,将第二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跖侧狭窄部分。结果再造30例35指全部成活,嵌入的第二趾腓侧皮瓣也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21个月,再造的拇手指及的外形塑形较为满意,外形的美观及逼真程度较传统的第二足趾移植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结论第二趾腓侧皮瓣移位嵌入第二足趾跖侧狭窄部分,能较好地改变第二足趾槌状外形,同时填充第二趾狭窄部分,使之更接近正常的拇手指外形。

  • 标签: 拇手指损伤 外科皮瓣 第二足趾移植
  • 简介:摘要游离足趾移植术于1966年由我国杨东岳首创,经过国内外广大学者50多年的潜心研究与广泛应用,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拇、手指缺损修复与再造的方法。本文从足趾移植重建拇、手指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手术技术与观念的创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研究现状等方面作一介绍。

  • 标签: 组织移植 显微外科技术 拇指再造 手指再造 足趾移植
  • 简介:自2003年1月-2006年5月,我院应用不同足趾不同部位的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部分组织缺损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9例。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损伤部位:食指13例,中指7例,拇指5例,环指3例。其中甲根部以远指体缺损9例,部分甲床及侧方缺损7例,指腹缺损6例,指体中部节段性组织缺损4例,脱套伤2例。指腹及侧方缺损面积为1.2cm×3.0cm~1.5cm×3.5cm。

  • 标签: 手指组织缺损 移植修复 组织瓣 游离 足趾 指腹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足趾的自体复合第2足趾关节移植治疗手指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共收治创伤性手指关节炎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19~ 53岁,平均31.7岁;示指3例,中指6例;掌指关节(MP)关节炎4例,近侧指骨间关节(PIP)关节炎5例;均为创伤后继发的手指关节炎。采用游离带血供的自体复合第2足趾跖趾或趾骨间关节移植进行治疗,同时将受区废弃关节(7例)或切取自体髂骨移植(2例)修复供区骨缺损保留足趾长度,供区创面均直接关闭。术后观察手指和足趾骨折愈合情况、外形、移植关节活动度(ROM)、术后供区愈合情况和行走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本组术后9例移植关节全部成活,1例足部供区行髂骨植骨微型钢板固定,术后1周伤口不愈合,考虑为内固定物排异反应,予拆除钢板改克氏针交叉固定,2周后创口顺利愈合。术后随访6~ 30个月,平均16.3个月。手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 10周,平均8.3周,手指外观及功能良好。移植后的MP活动度为50°~75°,平均65.3°,PIP活动度为10°~85°,平均60.6°。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指功能:优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8.9%。足趾骨折平均愈合时间9~ 12周,平均10.2周,所有患者足趾外形良好,行走功能正常。2例取髂骨患者供区仅残留一条线形瘢痕,无疼痛、麻木等不适。结论游离带血供的自体复合第2足趾关节移植治疗手指关节炎,同时应用受区废弃关节或切取自体髂骨移植修复供区骨缺损保留足趾,不仅能恢复手指关节的正常结构,使关节具有良好的功能,而且能保留足趾外形与功能,减少供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移植 关节炎 指关节 足趾关节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1966年杨东岳首先选用第二移植施行拇指再造获得成功,建立了再造外科的丰碑.相继有Cobbett(1968)、Buncke(1973)、Tamai(1974)选用(足母)趾移植再造拇指获得成功的个案报道.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最初由单纯粗放型的拇指再造发展到现在施行的精细修饰性再造与修复,使再造拇手指的外形与功能获得精细的专科修复.Foucher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中国人民解放军手外科中心对985例1233个有不同程度缺损的拇手指,选用不同形式的足趾组织移植再造与修复,获得了98.6%的成功率,达到缺什么再造修复什么的程度,使拇手指再造与修复获得了自由.

  • 标签: 修复 组织移植 拇手指再造 足趾 拇指再造 个案报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临床效果,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护理、术后饮食护理、术后功能锻炼、危象观察与护理等全方位护理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再造手指外形无明显差别,功能良好。结论有效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足趾移植 再造拇指 临床效果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