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血肿的超声诊断方法。方法对31例血肿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按部位分类17例血肿位于睾丸、附睾上方;8例血肿位于睾丸旁;5例血肿位于睾丸下方;1例受伤后1天时血肿位于睾丸旁,一周后位于睾丸下方。按形态、回声分类6例表现为类圆形、梭形液性无回声团块,内部回声呈多房状,内部无血流信号;4例表现为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团块,内部无血流信号显示;21例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团块,内部无血流信号显示,或可见丰富血流信号穿行。结论结合病史和声像图特征,依据解剖标志定位才能准确诊断血肿。

  • 标签: 超声 精索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扭转误诊的原因,并以此为教训,不断提高扭转诊治水平,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对42例扭转首诊误诊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扭转,因未能及时确诊,延误时机而切除缺血坏死的睾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应作为诊断该疾病的常规与首选方法,对扭转一旦确诊或高度疑似的患者,应及早行紧急复位或手术探查,以期挽救睾丸,同时行睾丸固定术也十分必要,对于确诊又毫无保留价值的睾丸应行切除。

  • 标签: 精索扭转 误诊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本例患者行肿物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确诊为神经鞘瘤。神经鞘瘤属于罕见病例,最佳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术后应严密随访。

  • 标签: 精索 精索神经鞘瘤 良性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隐睾并扭转的诊治经验,提高隐睾并扭转的诊治水平,防止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隐睾并扭转患者临床诊治资料,8例诊断为嵌顿疝,4例腹股沟急性淋巴结炎,3例诊断为输尿管结石,2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结果17例患者均手术治疗,5例行手术切除,4例行复位后下降固定,其中3例一到四年后对侧出现睾丸扭转,2例复位固定,1例切除。结论隐睾扭转比较少见,但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应首选彩色B超检查,临床查体最重要,隐睾扭转手术治疗后应同时行对侧睾丸固定。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镜保留内动脉的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科室应用钛夹、超声刀、丝线结扎等不同方式行腹腔镜下保留内动脉的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700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内动脉的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对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手术经验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0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年龄16~46岁(平均27岁);其中单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482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218例,均采用腹腔镜行双侧静脉高位结扎术,术中均分离并保留双侧内动脉。其中钛夹组患者150例,超声刀组患者200例,丝线结扎组患者350例。手术时间30分钟~6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43分钟;住院时间3~5天。术后患者均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阴囊坠胀不适感明显改善,不育患者复查精液显示精子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术中出现皮下气肿患者18例,术后出现睾丸鞘膜积液者12例,睾丸炎者8例,术后复发者5例,均经保守治疗或二次手术后治愈。无输精管损伤、睾丸萎缩病例发生。结论腹腔镜保留内动脉的静脉高位结扎术能更大限度保留睾丸血供,具有简便、微创、并发症少、效果可靠、术后恢复快等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具有腹股沟区手术史、术后复发等患者,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有价值的方法,可作为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 精索静脉曲张
  • 简介:附睾炎为泌尿生殖系常见病,近年来我院以封闭治疗附睾炎48例,疗效满意,报告病例并讨论如下。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992年至1997年经检查诊断为附睾炎者48例,年龄14~68岁,平均年龄41岁,其中左侧28例,右侧20例;急性附睾炎30例,慢性附睾炎18例;住院治疗10例,门诊治疗38

  • 标签: 急性附睾炎 封闭治疗 慢性附睾炎 精索封闭 长庆油田 前列腺切除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显微镜下高位小切口静脉结扎术与传统经腹股沟静脉结扎术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70例,采用随机分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高位小切口静脉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腹股沟静脉结扎术,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结扎手术后的精液质量、病症的复发情况以及配偶妊娠的几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手术后的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精子浓度比术前有了明显地提高,并且观察组患者精子浓度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非常大,P<0.05。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精子浓度与精子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其配偶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病情复发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显微镜下高位小切口静脉结扎术效果优于传统经腹股沟静脉结扎术,是一种值得使用与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显微镜 高位小切口精索静脉结扎术 传统经腹股沟精索静脉结扎术 比较
  • 简介: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时期。当此军阀混战、藩镇林立之时,地僻西南的四Jl!地区也先后有王建、王衍父子与孟知祥、孟昶父子割据称帝,统治达五十余年,是为前蜀(公元907—925年)与后蜀(公元934叫65年)。这是历史上继三国蜀汉政权灭亡后六百多年又出现的两个地方政权。前后蜀割据政权的建立,客观上阻止了战乱向四Jl!地区的波及,为广大人民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 标签: 后蜀 称帝 割据政权 藩镇 孟昶 灭亡
  • 简介:在日常腹股沟疝修补手术过程中可以见到的脂肪性异常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注意。男性内脂肪性异常比较常见,但是在国内外的文献中显示这类异常被大家关注不多。文献中显示只有少量的病例报告和文章涉及脂肪瘤。作者经过在腹股沟疝修补过程中仔细观察后发现,在目前临床上至少实际存在脂肪瘤、脂肪肉瘤和内脂肪增生三种情况。虽然目前尚有许多有关问题不清楚,但这正是需要我们探索和研究的。最终的结果有可能导致内存在一类脂肪性疾病概念的产生。

  • 标签: 脂肪异常 疾病概念 精索内 男性 精索脂肪瘤 精索脂肪肉瘤
  • 简介:目的总结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5年6月~2004年6月期间26例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6例患者经彩超检查(CDU)确诊为扭转23例,25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扭转.1例手法复位治愈,18例行坏死睾丸切除术.7例手术复位者随访0.5~3年,6例复位睾丸血流正常,1例睾丸萎缩.结论在诊断扭转中,CDU与核素显像相比,CDU具有准确率高,方便快捷.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探查行扭转复位和睾丸固定是提高睾丸存活率的关键.

  • 标签: 精索扭转 诊断 治疗学
  • 简介:隐睾症为小儿生殖系先天性异常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占男婴疾病4~10%。除部分应用药物治疗有效外,大部分仍需手术治疗。我们自1989年至1993年采用、阴囊肉膜固定术治疗隐睾症46例,固定睾丸51只。术后2个月至一年随访40例,睾丸全部位于阴囊内,发育良好。手术方法全部采用腹股沟斜切口,切开腹外

  • 标签: 阴囊肉膜 固定术 隐睾 精索扭转 睾丸回缩 手术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脂肪肉瘤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结果术前检查未发现局部及远处转移,经腹股沟切口,在内环口处切断并将带包膜的肿瘤连同睾丸和附睾一起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高分化脂肪肉瘤。未行放疗或化疗。分别随访7、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脂肪肉瘤较罕见,首选手术切除,术后辅以综合治疗。

  • 标签: 精索 脂肪肉瘤 病理 诊断 治疗
  • 简介:的转移性肿瘤临床罕见,本中心于2014年12月收治该病患者1例,其临床表现具有鲜明特点,特报道并对该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者男,52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包块1月"于2014年12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包块,体积渐增大,质硬,无明显发热等不适,渐出现右侧阴囊肿胀,体积增大,未行特殊治疗,以上症状渐加重。2天前至当地医院

  • 标签: 右侧腹股沟 转移性肿瘤 转移性腺癌 右侧阴囊 右侧睾丸 转移性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报道1例脂肪肉瘤的临床资料和分析基因检测罕见病的方法,并经过诊断分析和提供治疗方案,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方法运用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选取病理诊断为脂肪肉瘤的石蜡包埋组织,对与免疫治疗、靶向用药、肿瘤驱动和遗传性肿瘤相关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部分内含子区域进行捕获测序,在DNA水平上分析疾病相关基因的突变形式,从而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方案。结果脂肪肉瘤驱动基因相关突变检测显示:CDK4扩增6.61倍,MDM2基因扩增6.61倍;免疫治疗相关检测显示:突变负荷(TMB)为0.56,微卫星稳定分析为稳定型;胚系突变检测未测出与遗传性肿瘤明确相关的致病突变;靶向药物检测显示:可能对哌柏西利敏感。结论通过肿瘤基因检测对脂肪肉瘤的病例分析,可以对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一些罕见病和特殊疾病,在临床上运用基因检测的方法,能指导医生认识疾病和进行研究。

  • 标签: 脂肪肉瘤 精索 基因检测
  • 简介:笔者运用封闭治疗急性附睾炎病人42例,方法将2000~2005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附睾炎病人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周时附睾大小恢复正常86.9%

  • 标签: 临床观察 例临床 封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