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构建高产谷氨酰胺且具有活性的基因工程菌。方法:以茂原链霉菌总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2b-MTG,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并优化表达时间和温度。结果:成功构建产谷氨酰胺的基因工程菌,酶活为15.9U/mL,最优表达时间5h,温度25℃。结论:成功构建TG基因工程菌,TG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为后续试验提供原材料,为微生物发酵生产TG打下基础。

  • 标签: 转谷氨酰胺酶 大肠杆菌 表达 改性 大豆分离蛋白
  • 简介:研究谷氨酰胺转氨酶及其对肉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分析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来源及性质,对催化蛋白质凝胶反应机理进行介绍。阐述谷氨酰胺转氨酶在肉制品凝胶过程中的作用,并对肉制品品质的改善进行综述。

  • 标签: 谷氨酰胺转氨酶 肉制品 凝胶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联合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预防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对78例接受以奥沙利铂(L-OHP)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接受静脉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口服谷氨酰胺胶囊治疗,对照组未接受相应预防治疗。结果四个周期后,治疗组有9例(22.50%)出现神经毒性,而对照组为27例(7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谷氨酰胺联合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能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率。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谷氨酰胺 钠钾镁钙 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合并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GIDF)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老年AECOPD合并GIDF患者,随机分为Gln组(Gln辅助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血清前白蛋白、D-乳酸水平。结果Gln组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前白蛋白、D-乳酸水平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GIDF的老年AECOPD患者补充谷氨酰胺可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 谷氨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制剂对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64名颅脑损伤患者分为Gln强化组和常规EN组,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及支持后14天营养指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Gln强化组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常规EN组;预后好于常规EN组;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均少于常规EN组。结论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治疗可增强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治疗的效果,减少与肠内营养有关的并发症及降低颅脑损伤病人感染率和死亡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 标签: 谷氨酰胺 颅脑损伤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谷氨酰胺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引起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化疗相关毒性反应及化疗后病理反应的影响。方法入组江苏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进展期胃癌(T3/T4,N+)患者45例,随机分为2组(A组:口服谷氨酰胺组,B组:常规对照组)。A组(25例)给予口服谷氨酰胺(10g/次,3次/日,持续15天)+DOX方案新辅助化疗(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卡培他滨),B组仅给予DOX方案新辅助化疗。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1天(NACT-1),后第14天(NACT+14),检测肠黏膜通透性,并记录化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患者化疗2周期后手术,记录两组术后病理化疗反应情况。结果新辅助化疗后,A组恶心、呕吐(P=0.036),腹泻(P=0.034)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肠黏膜通透性两组均较化疗前增加(均P<0.001),但A组化疗后肠黏膜通透性增加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01)。两组新辅助化疗反应率未及明显差异(76%vs.70%,P=0.651)。结论口服谷氨酰胺能够有效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肠黏膜通透性增加,降低化疗相关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不增加新辅助化疗反应率。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肠黏膜屏障 化疗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成单一组和联合组两组,每组各26例。单一组采用静脉滴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方案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1、4、7、10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内毒素、IL-6及IL-8水平。结果①单一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5.9±2.7)天和(5.8±3.0)天,明显高于联合组的(4.0±1.1)天和(4.1±2.5)天,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3±1.4)天、(6.7±2.4)天和(23.2±1.9)天,明显低于单一组的(6.9±2.7)天、(9.1±3.3)天和(31.6±4.1)天,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治疗第一天的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联合组TNF-α、内毒素、IL-6及IL-8水平分别为(30.02±11.43)ng•L-1、(0.26±0.09)ng•L-1、(92.43±12.04)ng•L-1和(32.94±17.62)ng•L-1,均低于单一组的(48.53±16.16)ng•L-1、(0.49±0.16)ng•L-1、(110.38±15.72)ng•L-1和(43.33±18.58)ng•L-1,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方案能有效抑制血清内IL-6及TNF-α合成,起到保护肠粘膜、降低患者肠道内毒素移位的作用,能减少因肠道粘膜损伤导致的胰腺炎症介质升高,有效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丙氨酰谷氨酰胺 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血清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旋门冬酰胺治疗复发鼻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共入组经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证实的40例复发的鼻NK/T细胞淋巴瘤,治疗方案为LOAP方案左旋门冬酰胺(L-ASP)6000U/m2,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5天;长春新碱1mg/m2,静脉滴注,第1天;阿糖胞苷100mg,每日一次,共5天;强的松45mg,每日一次,共5天。21天一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6例(90%),部分缓解(PR)4例(1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结论左旋门冬酰胺治疗复发鼻NK/T细胞淋巴瘤疗效较好,毒性可耐受。

  • 标签: 左旋门冬酰胺酶 复发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化学药物治疗
  • 简介: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广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越来越多耐药菌株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而含AmpCβ-内酰胺的耐药菌株则是其中的代表之一[1]。自1973年第一株AmpCβ-内酰胺被发现至今,产AmpC酶的耐药菌株的病例不断被报道。

  • 标签: AMPC酶 耐药 质粒 诱导
  • 简介: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检测及耐药性。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我院2013年度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130株对15种抗生素药敏谱的检测,同时采用双纸片协同试进行金属β-内酰胺的检测。结果:IPM耐药菌18株,占1385%;AMP、CZO、CTT、SAM的耐药率分别为99.23%、96.92%、95.38%、94.62%,均显著高于其他药物,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5)。TOB、AMK、GEN、TZP的敏感率分别为93.08%、92.31%、9077%、88.46%;经协同试验,共检出MBL菌株7株,占5.38%,占IPM耐药菌的38.89%(7/18)。产MBL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比较高;其中,TOB、AMK、GEN、TZP的耐药性分别为23.1%、23.1%、30.8%、30.8%。结论: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检测β-内酰胺,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对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及流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围术期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知情同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术前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术前GEEN组)、术后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术后GEEN组)、胃肠外营养组。术后GEEN组患者在术后12h间断口服温水,如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24h开始口服肠内营养液逐渐增加至全量,第4天开始按30mL/(kg·d)口服至第七天,术后3d内,不足的能量或水、电解质通过静脉途径补充。同时术后7d内按4IU/d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思增)。术前GEEN组在术前3d按30mL/(kg·d)开始口服肠内营养液,术后4d与术后GEEN组的前4d方案相同,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同时术前3d至术后4d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思增)。胃肠外营养组术后7d内按胃肠外营养常规支持,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观察患者临床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或脂肪液化、肺部感染等)。营养前或术前1d和术后8d清晨采血检测肝功能、NK细胞、T细胞亚群(CD3比例和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补体(c3、C5)。结果术前GEEN组和术后GEEN组中各有l例因术后出现明显腹胀不愿意继续口服而退出,其余个别病例出现轻度腹胀等不适,经过调整进食速度和短暂休息后好转,均按计划完成治疗。三组患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无大出血、手术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三组患者发生感染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GEEN组相对较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三组患者蛋白水平比较,术后GEEN组、术前GEEN组总蛋白均比胃肠外营养组高(P=0.00),以术前GEEN组提高更明显(P=0.00),而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16),肠内营养组需要补充的白蛋白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 简介:疼痛是严重困扰人类健康的疾病。迄今为止,关于疼痛的产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谷氨酸是脑内最重要的兴奋性递质之一,是初级痛觉传入的主要神经递质。它能够与谷氨酸受体相结合,从而产生生物学效应。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综述了代谢谷氨酸受体5参与疼痛的研究现状。

  • 标签: 疼痛 谷氨酸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培门冬酰胺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治疗时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和不良反应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86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者,对照组患儿接受左旋门冬酰胺治疗,观察组接受培门冬酰胺治疗,对这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8%,观察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类型包括过敏反应、凝血异常、高血糖、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培门冬酰胺在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治疗时可以有效避免患儿对左旋门冬酰胺过敏,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 标签: 培门冬酰胺酶 左旋门冬酰胺酶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联合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谷氨肽酶(γ-GT)在早期2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依据血清葡萄糖及尿蛋白水平将受试对象分为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3组,分别测定各组受试对象β2-MG、CysC、γ-GT、肌酐(Cr)、尿素氮(BUN)数值,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早期肾病组β2-MG、CysC、γ-GT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受试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MG、Cysc、γ-GT在2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可升高,联合检测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Β2微球蛋白 胱抑素C 谷氨酰转肽酶
  • 简介:内生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模式和独立学院的主要形式,从“生成”到“发展”,都对母体高校高度依附,并模仿母体高校.转向建设时期,内生独立学院将在寻求校外合作伙伴的基础上,超越与母体高校的上下隶属关系,走向两者平等合作.

  • 标签: 转设期 内生型 独立学院 合作
  • 简介:“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要想知道山的奥秘,就得亲身走一走。今年是农历马年,正逢阿尼玛卿雪山的本命年。在藏族兄弟的心里,阿尼玛卿雪山是一座被赋予了神圣人格和超强神性的圣山。驻足这里,它就像一个富有巨大引力的磁场,吸引你不由自主地跟随山者们的脚步走进一个神奇美妙的童话境界,随着时光隧道陷入历史和文化的漩涡。

  • 标签: 转山 阿尼玛 本命年 雪山 藏族
  • 简介:我从来没有萌生过要骑行去西藏的念头,虽然我很佩服那些人,但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有这样的勇气,我也好好奇他们是怎样拥有这样的勇气。当一个骑着摩托车数次进藏的大哥给我推荐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从第一眼就爱上了这部电影。

  • 标签: 转山 摩托车 勇气 电影
  • 简介: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学练跟进、多学少教"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创建了以"三想、两做、四换"为模式的要素组合方式课,实现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行为。

  • 标签: 要素组合 课型 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 学习活动 心理特征
  • 简介: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组织主要包括自我超越、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这种管理模式相对传统组织管理来说更具有先进性,因此,创新型企业组织管理采用学习组织模式是顺应了企业组织管理变革的需要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当然,创新和文化等因素对企业学习组织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传统企业组织 学习型组织 组织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