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对口腔细菌微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牙周正常体检者10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行口腔细菌培养,经碱性磷酸酶活性(ALP)检测。结果观察组正畸后球菌、杆菌、螺旋体、梭状菌、弯曲菌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正畸后AL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会影响患者口腔细菌微生环境,临床应重视口腔卫生,避免发生牙龈炎病变。

  • 标签: 口腔正畸 细菌微生态 ALP活性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究口腔正畸疗法在口腔细菌微生中的作用。随机选取接受口腔正畸疗法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然后选50例口腔健康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主要在患者牙龈沟内采集样本进行细菌培养,然后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果接受正畸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牙龈沟内的细菌分布状况与对照组几乎没有差别,细菌类型主要有球菌和杆菌;接受正畸治疗后的30天、90天,观察组的球菌、杆菌含量明显减少,螺旋体、梭状菌的占比增加(P<0.05);并且观察组中核梭杆菌、福塞氏类杆菌等口腔细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最终得出结论采用口腔正畸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口腔细菌微生,提升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并且有效提升核梭杆菌、福塞氏类杆菌等口腔细菌的检出率,从而引发口腔炎症。

  • 标签: 口腔正畸 细菌微生态 ALP 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口腔正畸治疗对口腔中细菌微生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观察组为2019年3月-2020年11月本院40例口腔正畸患者,对照组为同期40例健康者,对两组口腔中细菌微生进行比较。结果 螺旋体和索状菌占比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而球菌、杆菌、弯曲菌及丝状菌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细菌微生态 口腔正畸 龈沟液
  • 简介: 摘要:阴道微生是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平衡状态对预防和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阴道微生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阴道分泌物中的微生物组成,评估了微生失衡与BV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阴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分类和定量,发现特定的微生物标志物与BV的诊断具有高度相关性。此外,本研究还评估了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工具。

  • 标签: 阴道微生态 细菌性阴道病 分子生物学技术 微生物标志物 诊断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的原因及阴道微生评价指标对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影响。方法选择玉田县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妇科门诊患者180人,随机分为2组A组用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B组用甲硝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的复发情况及阴道微生评价指标(阴道菌群密集Ⅱ-Ⅲ级、阴道PH值、阴道清洁度、过氧化氢)。结果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并且A组患者的阴道微生评价指标正常的百分比远高于B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乳酸菌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率低。2.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的原因为阴道正常的微生环境未能恢复正常。3.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不能因症状消失而停止治疗,而应治疗至阴道微生正常才能减少复发。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乳酸菌阴道胶囊 复方沙棘籽油栓 阴道微生态 复发
  • 简介:摘要;在人人都追求精致外表的今天,护肤成为了很多青年人必不可少的生活步骤。市面上的护肤品种类层出不穷,其护理皮肤的原理也大相径庭。而微生护肤作为一种新型的护肤理念在近两年开始变得流行,把微生物添加到护肤品中,通过调节菌群的平衡,从而维持皮肤微生的稳定,进而达到护理皮肤的效果。本文主要围绕微生护肤,重点阐述目前几种主要被添加到护肤品中的微生物对皮肤的作用。

  • 标签: 微生态护肤,菌群平衡,皮肤微生态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浙江杭州地区妇科门诊病人细菌性阴道病( BV )中间型阴道分泌物微生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2016年 7月至 2017年 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就诊病人( 1309 例 )阴道分泌物微生状况进行研究,其中无明显异常者做为健康对照组共 527例( 40.26%), BV中间组 148例( 11.31 %), BV组 152例( 11.61 %),检测指标包括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革兰阳性大杆菌(主要是乳酸杆菌)、动弯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线索细胞等。 结果 BV中间组中革兰阳性大杆菌少见仅 5.41% ( 8/148 ) ,菌群密集较健康对照组度明显减少,菌群多样性轻度增高,线索细胞明显增多 ,G+ 球菌、 G- 杆菌构成比下降 结论 BV 中间型阴道分泌物微生情况的客观评价能有效指导 BV 的预防与复发。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微生态 菌群失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探讨微生制剂胶囊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126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时间2021年1月-2022年6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微生制剂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率、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下腹疼痛、精神不振、头晕乏力合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使用微生制剂胶囊进行治疗,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有明显减少,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未有明显增加,具有一定安全性。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微生态制剂胶囊 乳酸菌阴道胶囊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期事件:6月7日18时22分,在厦门BRT快速公交车道蔡塘站往金山站之间,车号为闽D-Y7396的公交车突发大火。事故造成42人死亡、33人受伤,伤员全部送往医院救治。网友提供的事故现场照片显示,多名赤脚走回BRT停靠站的伤员衣物被烧得焦黑甚至破烂,大多数伤员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烧伤,

  • 标签: BRT 厦门 微生态 起火 事故现场 快速公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然界中的生物除了动物和植物以外,还有一类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原生动物、病毒等。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据说是在37亿年前,比动植物的出现要早得多。因为微生物很小,一般肉眼看不见,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并不清楚它们的存在,但对微生物的利用却有几千年的历史,例如酿酒。

  • 标签: 微生物 细菌 病理 原生动物 动植物 自然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以益生菌、中药和化药等为代表的微生制剂在人体健康调理和疾病治疗方面都显现出了较好的效果。微生制剂[1]可以通过分泌有益代谢产物来调节机体脂代谢,当菌群失衡时会引发各类疾病,身体机能下降。通过口服微生物制剂调节恢复人体微生环境菌群平衡,已是当今解决菌群失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 标签: 人体微生态 生态修复 人体健康 菌群重建 肠道菌群 益生菌 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
  • 简介:2013年8月,黑龙江下游遭遇百年一遇洪水,同江、抚远、嘉荫、通河、巴彦、依兰、饶河、木兰、双城、哈尔滨、大庆…一堤坝决口。村民房屋倒塌,庄稼被淹,村民划船不愿离开水中的家。与此同时。全省各地紧急迎战大洪水。武警官兵奋力救坝,每天十几个小时连续搬运沙袋,筑起最坚实的堤坝。

  • 标签: 大洪水 黑龙江 微生态 房屋倒塌 武警官兵 哈尔滨
  • 简介:摘要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过敏等,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其重要机制之一。现以机体免疫状态与肠道微生的关系为基础,回顾与探讨生命早期肠道菌群改变在过敏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机制,以及益生菌在过敏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深刻理解肠道微生与儿童过敏的关系,为防治过敏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过敏 肠道微生态 儿童 菌群 益生菌
  • 简介:摘要研究发现肠道真菌在微生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直接作用于肠道或间接影响肠道细菌等途径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肠道微生中真菌及其产物对宿主健康的影响和真菌与细菌互相作用的现有研究进行详细综述,系统阐述肠道真菌与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HBV相关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等肝肠疾病的关联,并提示了肠道真菌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微生态系统 肠道真菌 肠道疾病 肝脏疾病
  • 简介:1微生制剂的概念微生制剂亦称微生调节剂。包括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合生元(synbiotics)。均是根据微生学理论,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或促进物质的生物制剂,具有补充或促生有益菌的作用,恢复和保持微生平衡,达到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微生制剂可分为两类: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临床应用 微生态调节剂 微生态学理论 微生态平衡 生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