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复位内固定的护理配合。方法术前访视,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物品准备齐全,加强手术体位的护理,密切配合医生的工作,重视术中病情的变化。结果手术过程顺利,医生对手术护理配合满意,术中病人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手术人员配合默契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 标签: 口咽入路 齿状突骨折复位内固定 手术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胚胎残余性良性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蝶窦切除颅管瘤是最早被采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由于手术视野小,脑脊液漏发生率高,对鞍上肿瘤部分切除困难等原因,蝶窦一直被视为一种颅管瘤手术切除的补充。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进步,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扩大经蝶手术方式的发展,蝶窦手术逐渐成为治疗颅管瘤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本文就目前采用蝶窦手术治疗颅管瘤的情况做一综述。

  • 标签: 颅咽管瘤 经蝶窦入路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点显微手术切除颅管瘤及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方法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常规翼,切除颅管瘤。结果本组手术中肿瘤全部切除9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均每6个月进行随访,影像学提示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准确全面的术前评估、正确的手术方法、积极的术后治疗是提高颅管瘤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手术 翼点入路 术后并发症 治愈率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全切除颅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10例视交叉前置型或突入三脑室前部的颅管瘤,采用终板,术中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并注意保护下丘脑神经结构和防止穿通动脉的损伤。结果9例患者达到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术后9例正常生活,1例患者术后生活自理。随访14个月至5年未见肿瘤复发,视力视野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额下终板显微切除视交叉前置型或突入三脑室前部的颅管瘤,术中注意保护下丘脑结构和穿支动脉,术后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颅咽管瘤 终板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底纵裂鸡冠切除颅管瘤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12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额底纵裂鸡冠切除且术后病理证实为颅管瘤的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随访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的肿瘤全切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通过该手术,肿瘤全切率达90.1%(91/101),病死率1.9%(2/101)。术后并发症以钠离子代谢紊乱最常见[54.5%(55/101)]。结论额底纵裂鸡冠可以在安全、彻底的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避免下丘脑及周围临近组织的损伤。

  • 标签: 颅咽管瘤 额底纵裂 鸡冠入路 下丘脑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翼点额底纵裂治疗儿童颅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5例儿童颅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分为两组,其中23例患儿翼点手术作为翼点组,32例患儿额底纵裂手术作为额底纵裂组。统计两组患儿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全切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额底纵裂组垂体柄保留率(75.0%)高于翼点组(52.17%),额纹变浅或颞肌萎缩率(0)低于翼点组(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点额底纵裂治疗儿童颅管瘤均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术前综合分析肿瘤影像学图像,根据颅管瘤的部位以及生长方式,选择更为准确、损伤小的手术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翼点额底纵裂治疗儿童颅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5例儿童颅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分为两组,其中23例患儿翼点手术作为翼点组,32例患儿额底纵裂手术作为额底纵裂组。统计两组患儿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全切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额底纵裂组垂体柄保留率(75.0%)高于翼点组(52.17%),额纹变浅或颞肌萎缩率(0)低于翼点组(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点额底纵裂治疗儿童颅管瘤均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术前综合分析肿瘤影像学图像,根据颅管瘤的部位以及生长方式,选择更为准确、损伤小的手术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摘要探讨逐级扩大行斜坡置钉和钢板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在7例新鲜人颅颈段标本上采用逐级扩大行经斜坡置钉枕颈固定:单纯软腭切开入软硬腭切开入咽下颌骨切开入咽下颌骨-舌体切开入。在切开入路过程中观察后壁软组织的分布并测量其厚度,观察椎动脉走行及其至中线的距离,测量斜坡的显露范围、椎骨显露范围及斜坡置钉角度范围(下切牙或下颌骨基底中点处至斜坡显露端的连线与斜坡骨面切线的夹角)。结果后壁软组织厚度于斜坡结节以上为(3.5±0.6)mm,C1~C5椎前为(5.0±0.5)mm。双侧椎动脉至中线的距离在C1,2、C2,3、C3,4和C4,5水平分别为(19.5±1.2)mm、(14.6±2.7)mm、(14.0±2.7)mm和(13.9±2.7)mm。单纯:斜坡显露纵径为(8.3±3.0)mm,下切牙至斜坡显露上缘、斜坡下缘、C1前结节、C2椎体及C3椎体的距离分别为(104.7±4.3)mm、(99.2±6.8)mm、(81.4±4.3)mm、(75.1±4.0)mm及(68.7±6.5)mm;6例标本颈椎显露达C3椎体,1例显露至C2椎体。软腭切开入:斜坡显露纵径为(18.5±4.8)mm,下切牙至斜坡显露上缘、结节距离分别为(107.9±6.7)mm、(104.8±6.7)mm。软硬腭切开入:斜坡显露纵径为(26.3±1.8)mm(斜坡全长),下切牙至斜坡显露上缘的距离为(112.4±12.6)mm。咽下颌骨切开或下颌骨-舌体切开入均显露斜坡全长,下颌骨基底中点处至斜坡上、下缘及结节的距离分别为(141.8±15.7)mm、(131.0±9.9)mm及(120.5±8.2)mm;颈椎显露最下缘可达C5,6椎间隙。单纯路由于斜坡显露范围不够,无法完成斜坡理想置钉;软腭切开入软硬腭切开入的斜坡置钉率分别为71%(5/7例)和86%(6/7例),置钉角度为92.6°±7.7°;咽下颌骨或下颌骨-舌体切开入的斜坡置钉率为100%,置钉角度为75.1°±7.7°。结论软腭切开及软硬腭切开入路基本能满足前路枕颈固定术的斜坡置钉要求。对口裂较小或张口受限、颅底扁平、颅底凹陷所致斜坡倾斜角度较小或需下颈椎固定重建者,应采用咽下颌骨切开入

  • 标签: 颅脑损伤 内固定器 口咽 解剖学,局部
  • 简介:目的探讨鞍膈下颅管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290例颅管瘤,其中29例为鞍膈下颅管瘤,行经蝶显微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116月,采用MRI评估肿瘤切除程度和复发。结果肿瘤全切24例,全切率82.8%;次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6例出现脑脊液鼻漏,2例行手术修补,4例行腰穿置管,均治愈。术后6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尿崩,2例出现电解质紊乱,3月后恢复正常。14例术前视力下降患者,12例术后得到不同程度改善。8例术前高泌乳素水平患者术后恢复正常,5例新出现垂体功能障碍,3月后复查恢复正常。1例复发再次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论鞍膈下颅管瘤手术可安全切除,创伤小,疗效好。

  • 标签: 鞍膈下颅咽管瘤 经蝶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会阴治疗先天性无肛并前庭瘘的手术方式和效果。方法设计前会阴手术径路,对36例先天性无肛并前庭瘘的患儿均采用该行直肠肛门成形术,对手术后效果及排便功能进行分析。结果36例未出现感染、大便失禁以及直肠回缩和脱垂,2例肛门狭窄扩肛后缓解。18例随访超过3岁患儿中,15例排便功能临床评分均为优,3例为良。结论该手术方式对会阴体的创伤较小,术中显露好,能够恢复肌肉和直肠肛门的正常解剖关系,术后可获得较满意的排便功能。

  • 标签: 肛门直肠畸形 前庭瘘 前会阴入路 经瘘口 直肠肛门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治疗102例颅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肿瘤82例,复发肿瘤20例。术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患者的视力、视野,评估垂体-靶腺轴损伤数量以及有无尿崩症,复查头颅MRI观察肿瘤有无复发、进展。根据术后3个月的头颅MRI结果,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102例患者中,92例(90.2%)肿瘤全切除,10例(9.8%)次全切除;其中原发肿瘤全切除77例,复发肿瘤全切除15例。术后5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并行神经内镜鼻修补术,3例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无一例患者死亡或出现昏迷。102例患者随访时间的中位数(范围)为12(6~19)个月。至末次随访,96例术前视力、视野受损的患者中,62例视力明显改善,27例稳定,7例恶化;术前视力正常的6例患者中,仅1例术后视力短暂下降,术后3个月复查时视力恢复正常。99例合并尿崩症,其中72例尿崩症持续时间≤3个月,27例持续时间>3个月。至末次随访,73例术前存在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的患者,垂体-靶腺轴功能均无改善;29例术前垂体-靶腺轴功能正常的患者中,22例出现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102例患者随访期间复查头颅MRI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进展。结论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可更充分地观察肿瘤与视神经、垂体柄及下丘脑等结构的界限,为术者提供更清晰的术野,肿瘤全切除率较高,部分患者术后视力、视野改善,但术后尿崩症和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

  • 标签: 颅咽管瘤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内分泌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治疗102例颅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肿瘤82例,复发肿瘤20例。术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患者的视力、视野,评估垂体-靶腺轴损伤数量以及有无尿崩症,复查头颅MRI观察肿瘤有无复发、进展。根据术后3个月的头颅MRI结果,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102例患者中,92例(90.2%)肿瘤全切除,10例(9.8%)次全切除;其中原发肿瘤全切除77例,复发肿瘤全切除15例。术后5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并行神经内镜鼻修补术,3例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无一例患者死亡或出现昏迷。102例患者随访时间的中位数(范围)为12(6~19)个月。至末次随访,96例术前视力、视野受损的患者中,62例视力明显改善,27例稳定,7例恶化;术前视力正常的6例患者中,仅1例术后视力短暂下降,术后3个月复查时视力恢复正常。99例合并尿崩症,其中72例尿崩症持续时间≤3个月,27例持续时间>3个月。至末次随访,73例术前存在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的患者,垂体-靶腺轴功能均无改善;29例术前垂体-靶腺轴功能正常的患者中,22例出现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102例患者随访期间复查头颅MRI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进展。结论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可更充分地观察肿瘤与视神经、垂体柄及下丘脑等结构的界限,为术者提供更清晰的术野,肿瘤全切除率较高,部分患者术后视力、视野改善,但术后尿崩症和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

  • 标签: 颅咽管瘤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内分泌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镜咽鼓管后下切除鼻咽癌后转移淋巴结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20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内镜咽鼓管后下后转移淋巴结进行手术治疗的37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9例,年龄31~72岁。记录分析其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分期、后转移淋巴结分期、侧别和大小等临床病理特点。描述内镜咽鼓管后下切除鼻咽癌后转移淋巴结的手术方法。总结后转移淋巴结的切除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37例患者的原发肿瘤判定为rT1期2例,rT2期30例,初发T2期5例。单侧后淋巴结转移者33例(89.2%),双侧后淋巴结转移者4例(10.8%);N1期36例,N3期1例;单个淋巴结转移者23例(62.2%),2~5枚淋巴结转移者14例(37.8%)。所有病例均完成了内镜咽鼓管后下后淋巴结切除术,一期手术获得全切35例(94.6%),2例侵犯颈内动脉壁者完成了次全切除。围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在随访期间(中位随访时间53.1个月),获得全切者未观察到后淋巴结复发,8例(21.6%)患者因不同病因死亡。结论内镜咽鼓管后下鼻咽癌后转移淋巴结切除术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其远期疗效仍需大宗病例的随访和总结。

  • 标签: 鼻咽癌 内镜 经口手术 咽后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寰枢椎脱位患者中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中医康复锻炼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医院收治的3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例,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第3天和术后1周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寰枢椎脱位患者中,施以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中医康复锻炼,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并发症少,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 标签: 经口咽入路 寰枢椎脱位 加速康复外科 中医康复锻炼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方法将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作为护理干预对象,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有效护理干预,积极预防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及早获得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及早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

  • 标签: 经口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漱口 护理干预 张口训练 颈部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病症,女性患者多,传统的甲状腺手术颈部有明显的手术瘢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对手术的微创性和美容要求增加。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通过管壁切口进行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体表没有手术瘢痕。口腔目前在国内外均已成功应用于多名患者,体现了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的新理念,体表无可见切口,又进一步缩短了通道的长度,在美容、微创方面均达到了更理想的效果。自世界上首例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成功后,被越来越多的医患所认可,成为一种新型的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其临床护理也成为众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问题。现有口腔镜甲状腺术后病人一例。

  • 标签: 经口入路腔镜 甲状腺手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0例行经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美容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者无颈部切口,具有极佳美容效果,平均手术时间(97.3±13.4)min;术中出血量24.0(12.3~28.3)ml;平均住院天数(2.0±0.5)d,美容评分为(8.2±0.3)分。术后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出血、抽搐、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2例出现颈前区肿胀,2例暂时性下颌部麻木,1例暂时性低钙血症均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随访1~35个月,均无明显不适。结论甲状腺切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术后美容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微创性 经口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寰枕关节松解后路枕颈内固定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5例颅颈交界区畸形寰枕关节松解后路枕颈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术患者,分别给予心理护理、积极术前准备、行呼吸功能训练、体位训练与床上大小便训练、口腔准备,术后观察密切病情与生命体征、口腔与气管护理、管道护理以及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术后4~15个月行临床影像学随访。结果通过术前术后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4~15个月临床影像学随访,提示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颅颈交界区畸形寰枕关节松解后路枕颈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术,其围手术期护理重点在于积极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与生命体征,做好维护颅颈稳定性护理、鼻饲护理、口腔护理以及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指导等。

  • 标签: 经口咽入路 颅颈交界区畸形 后路枕颈内固定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JeRP钢板与微型钛板单节段固定治疗不稳定型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45例不稳定型寰椎骨折患者资料。男24例,女21例;年龄15~67岁;寰椎骨折Gehweiler分型:Ⅰ型11例,Ⅲ型34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分级:D级7例,E级38例;寰椎横韧带损伤的Dickman分型:Ⅰ型4例,Ⅱ型11例。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JeRP钢板组26例(采用JeRP钢板单节段固定治疗)和微型钛板组19例(采用微型钛板单节段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寰椎侧块位移的距离(LMD)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2~55个月(平均21.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伤口裂开、感染。术后12个月左右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颈部疼痛基本消失,颈部活动无明显受限。JeRP钢板组与微型钛板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13.9±2.2)、(14.2±2.9)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eRP钢板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03.5±173.4)min,出血量为(167.3±138.6)mL,均显著多于微型钛板组的(121.5±50.5)min、(98.4±57.2)m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eRP钢板组术前LMD为(6.7±1.7)mm,VAS评分为(6.8±1.0)分,显著大于末次随访时的(0.7±0.6)mm、(0.7±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钛板组术前LMD为(6.6±1.5)mm,VAS评分为(6.7±0.9)分,显著大于末次随访时的(0.9±0.6)mm、(0.8±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上指标术前、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JeRP组有1例患者术后1周发现内固定物松动。微型钛板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咽喉部异物感。结论寰椎单节段JeRP钢板与微型钛板固定均能有效治疗不稳定型寰椎骨折。相对JeRP钢板,微型钛板小巧、切迹低,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

  • 标签: 寰枢关节 寰枕关节 脊髓损伤 经口咽入路 寰椎骨折 JeRP钢板 微型钛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