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实验的研究时段为: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间,实验对象为:在此期间本院收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患者的临床病历调取分析以后,选择其中11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告知患者实验目的。所有患者均接受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进行治疗,最后对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有效率进行记录,术后进行半年随访,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的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为49-107min,平均69min,术后住院时间为2-6d,平均3.2d。疗效评价:4例可、56例优、50例良,优良率为96.36%;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段的VAS评分对比有较大差异,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治疗疗效显著,不会出现明显并发症,治疗优良率也较高,且创口较小,所以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与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选择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对我院接诊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析,开放腰椎间盘摘除归为对照组,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归为实验组,观察指标为对比两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和两组患者腰部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与有效占比96.00%较对照组高84.00%,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腰部各项比较无意义,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腰椎关节活动度与腰椎前驱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疼痛管理用于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中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普通麻醉,观察组选择疼痛管理,对比两组疼痛评分以及中感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感受优良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疼痛管理可以显著地缓解疼痛、改善中感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疼痛管理 椎间盘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PELD)与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LW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抽取北大医疗潞安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94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LWF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PEL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并发症、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62%)略高于对照组(85.11%),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术后卧床时间、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9%)高于观察组(4.26%),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治疗LDH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目的评价侧人路腰椎间盘切除(PLLD)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4月-2010年5月对163例腰椎间盘突出(L3-5)患者行PLLD。其中,男性92例,女性71例;年龄22-65岁,中位年龄46岁;病程6个月至2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16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LLD,手术成功率100%,无血管、肠管、神经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VAS评分由术前(6.75±2.32)降到术后(3.10±1.34)(P〈0.05).JOA评分由术前(11.84±2.42)提高到术后(25.36±3.24)(P〈0.05)。术后随访1-5年,优良率达94.5%。结论PLLD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好,适用于纤维环受损的L3-5腰椎间盘突出。

  • 标签: 腰椎 经皮椎间盘切除术 侧入路 介入性放射学 摄影学
  • 简介: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技术,通过80例患者的治疗护理,认为细致、系统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康复训练,是患者获得良好医疗效果的保证。

  • 标签: 显微内窥镜 腰椎间盘切除术 护理 围手术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研究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治疗的疗效。方法:运用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本组课题,研究组、对照组分别采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椎板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研究组中失血量、中切口长度、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d的VAS评分、手术优良率、术后4周以及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并发症均明显改善,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术前ODI评分、术前以及术后3d以及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显微腰椎间盘切除(MSLD)及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PE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单节段LDH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MSLD式治疗;观察组39例,采取PELD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切口长度更小,住院及恢复工作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为(0.89±0.32)分,低于对照组的(1.34±0.41)分,P<0.05;但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改良MacNab标准判定,观察组优良率为97.44%(38/39),对照组为94.87(37/39),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LD、PELD两种式治疗单节段LDH的疗效相当,但PELD式的切口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疼痛更轻。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 简介:随着对颈椎疾病研究的深入和微创理念在骨科领域的广泛运用,包括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PECD)在内的多项脊柱微创外科技术正受到关注并被用于颈椎等脊柱疾病的治疗。PECD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之一,其具有医源性损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康复快等优点[1],因此备受关注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Bonaldi等[2]首次应用椎间盘切除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之后逐渐扩大应用至各种颈椎疾病。Yeung[3]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研制出第3代脊柱内窥镜系统(YESS)。随着内窥镜设备的更新及发展,工作通道内窥镜广泛应用于颈椎椎间盘切除,各种手术器械通过工作通道在内窥镜下实现可视化,医生在清晰的视野下选择性地使用YAG激光或显微镊等清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4]。目前PECD主要有前路和后路2种入路,本文就近年PECD不同入路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PELD)治疗复杂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6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骨科收治的行PELD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性71例,女性51例。根据腰椎间盘突出是否为单纯非游离型,分为对照组(n=85)和复杂组(n=37),对照组为单纯非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杂组包括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手术入路、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手术节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优良率。门诊复查随访3~36个月,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3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效果。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等级分组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结果复杂组患者年龄[(63.0±15.9)岁]比对照组[(48.7±16.3)岁]偏大(t=2.289,P=0.030),复杂组患者住院时间[(13.0±6.9) d]比对照组[(8.2±4.3) d]也偏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84,P=0.024)。两组手术入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0,P=0.517)。复杂组手术时间[(87.0±29.2) min]、出血量[(63.5±52.5) mL]与对照组相比[(59.0±25.0) min,16.3±10.9)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37,P=0.011),(t=3.925,P=0.001)]。两组手术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6,P=0.837)。复杂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3.5%,5/37)明显高于对照组(2.4%,2/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37,P=0.026)。术后3个月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 398.000,P=0.106)。复杂组术前ODI评分[(86.6±8.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6.1±7.7)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59,P=0.002)。术后两组ODI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对照组术后3 d[(36.6±7.5)分]与术前[(76.1±7.7)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683,P=0.001);术后1个月[(15.0±10.8)分]与术后3 d [(36.6±7.5)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65,P=0.001);术后3个月[(10.4±12.7)分]与术后1个月[(15.0±10.8)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24,P=0.001)。复杂组术后3 d [(40.1±11.0)分]与术前[(86.6±8.8)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923,P=0.001);术后1个月[(18.2±15.1)分]与术后3 d [(40.1±11.0)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19,P=0.006);术后3个月[(12.7±14.5)分]与术后1个月[(18.2±15.1)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66,P=0.001)。结论PELD技术可治疗复杂类型LDH,与单纯非游离型LDH相比,尽管手术时间长、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是术后ODI评分和优良率比较没有差别,与单纯非游离型LDH的临床效果相似。

  • 标签: 椎间盘退化 外科手术,微创性 电视辅助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其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2.1岁。均为单节段突出,其中L4~515例,L5S113例。平均随访6个月,分析术前及术后4个月时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的变化情况,术后4个月时采用Macnab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0~180min,平均90min;中出血量10~30mL,平均20mL。术后不同时间点随访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随访4个月时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15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脊柱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效果较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 椎间盘切除术 内窥镜
  • 简介:近年来,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脊柱内窥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的治疗上已经日渐完善,手术效果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国内外报道有效率均在80%以上,但内窥镜下手术技巧掌握较困难,加上脊柱解剖结构的相对复杂性,使该手术技术的发展普及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就脊柱内窥镜在LDH的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技术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窥镜技术 脊柱内窥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LDH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FD)治疗,观察组行PTE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28.491、19.219、8.489,P=0.001、0.001、0.001)。术后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治疗前(P<0.05),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6.987、4.060、5.281,P=0.001、0.001、0.001)。观察组末次随访优良率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60.00%,30/50;χ2=12.000,P=0.001)。结论LDH患者采用PTED治疗创伤较小、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开窗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选取时间:2020.01~2022.01;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护理方式:常规护理(对照组),优质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护理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护理
  • 简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部分LDH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达到一定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正规的非手术治疗后,其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需行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方法分为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两大类。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费用低、住院天数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近20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推广和手术器械的改进,椎间孔入路经内窥镜腰椎椎间盘切除(PETD)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掌握该项技术,本文就PETD在LDH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使用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0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进行治疗,将治疗前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作为对照组,将治疗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评价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运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疼痛程度评分也比较低,患者的耐受力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期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 抽调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手术配合体会,比较两组情绪、护理有效率。结果 在实施护理前,两组情绪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情绪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分明,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分明,P<0.05。结论 对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患者实施优质手术配合体会,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防止不良情况出现,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切除术 护理效果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入选本次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选患者采用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进行治疗后,并在术前和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比较患者治疗以及护理前后的VAS评分数据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产生,同时患者均住院用时(7.0±0.6)d。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疼痛,有助于病情恢复。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要点
  • 简介:目的探讨内窥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percutaneousendoscopiclumbardiscectomy,PELD)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7月我科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存在明显腰腿痛,通过腰椎CT及MRI检查证实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在局麻及透视下椎间孔入路,逐层穿刺,安放工作通道。椎间孔镜下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及退变纤维环和髓核组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Macnab评分等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50-180min,平均120min。中出血15-50ml,平均25ml。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2-6个月,平均3个月。术后1周VAS评分0-4分,平均2.5分;术后3个月VAS评分0-3分,平均2分,比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Macnab评分优46例,良16例,中6例,优良率为91.18%。结论PELD是治疗单纯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