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术(PTCSL)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98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48例行PTCSL纳入PTCSL组,150例行传统开腹肝切除术(OH)纳入OH组。利用倾向性评分按1∶1匹配,最终PTCSL组和OH组各纳入40例。PTCSL组中男性11例,女性29例,年龄(59.3±12.7)岁,年龄范围32~85岁;OH组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55.4±10.9)岁,年龄范围20~74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胆道出血等)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和结石复发率等。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基本具备可比性。PTCSL组手术时间(135.8±42.6)min、术中出血量32.5(20.0,50.0)ml、住院时间13.5(11.0,18.0)d、住院费用3.4(2.9,5.0)万元,优于OH组的(350.7±113.8)min、475.0(200.0,900.0)ml、24.0(17.3,28.8)d、6.6(5.0,8.9)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CSL组1例(2.5%)、OH组9例(22.5%)发生术后并发症。OH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TCS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P=0.007)。PTCSL组结石残留率20.0%(8/40)、结石复发率17.5%(7/40),OH组分别为27.5%(11/40)、12.5%(5/4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中,PTCSL结石残留率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手术相当,但PTCSL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和住院费用低的优点,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胆石 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胆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探讨对象选取我医院接收的60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将纳入的病例以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肝胆术治疗,将两组最终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各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发生的并发症均较少,手术、术后排气及住院所用时间均较短,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较轻,最终获得的结石清除率较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及时采用肝胆术治疗,所获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较高,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效率。

  • 标签: 复杂肝胆管结石 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 疗效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胆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探讨对象选取我医院接收的60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将纳入的病例以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肝胆术治疗,将两组最终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各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发生的并发症均较少,手术、术后排气及住院所用时间均较短,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较轻,最终获得的结石清除率较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及时采用肝胆术治疗,所获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较高,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效率。

  • 标签: 复杂肝胆管结石 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 疗效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肝一期胆道造瘘(PTOBF)术与分期肝胆术(PTCSL)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45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0例,女性85例,年龄(56.5±14.1)岁,年龄范围21~91岁。依据瘘道建立的方式分为:PTOBF组(n=94)和分期PTCSL组(n=51)。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瘘道扩张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中转率(肝胆手术中转为腹腔、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包括脱管)、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等。结果PTOBF手术时间(105.8±43.6)min、一次穿刺成功率73.4%(69/94)、一次瘘道扩张成功率93.6%(88/94)、手术中转率0,优于分期PTCSL组的(130.0±70.0)min、54.9%(28/51)、68.6%(35/51)、13.7%(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OBF组结石残留率17.0%(16/94)、结石复发率14.9%(14/94),分期PTCSL组为15.7%(8/51)、17.6%(9/5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TOBF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7.4%(7/94),分期PTCSL组为39.2%(2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2,P<0.001)。其主要差异在脱管率,PTOBF组脱管率2.1%(2/94),低于分期PTCSL组27.4%(1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9,P<0.001)。结论PTOBF术与分期PTCSL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均安全、有效,但与分期PTCSL相比,PTOBF术时间更短、导管脱落率及手术中转率更低。

  • 标签: 胆石 经皮经肝造瘘 胆道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Ⅰ期肝胆造瘘胆道术(PTCSL-OBF)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9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6例,女43例;中位年龄为60岁,年龄范围为16~84岁。所有患者行PTCSL-OBF。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3)特殊病例介绍。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术后结石相关症状再现情况、结石复发情况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59例患者均成功施行PTCSL-OBF。59例患者中,建立单条窦道48例,2条窦道8例,3条窦道2例,4条窦道1例。59例患者共行106次胆道术,其中1次20例,2次31例,3次8例。59例患者中,14例术后有结石残留,45例取尽结石,结石取尽率为76.3%(45/59)。59例患者住院时间为24 d(3~88 d)。59例患者中,11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次),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8.6%(11/59)。14例次并发症中,胸腔积液合并感染4例次,肝脓肿2例次,腹腔积液2例次,术中低血压感染性休克2例次,出血2例次,结肠穿孔1例次,胆汁漏1例次。所有患者并发症予以穿刺引流、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治愈。(2)随访情况:5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59例患者中,9例结石复发,复发率为15.3%(9/59),17例出现术后结石相关症状,发生率为28.8%(17/59)。45例取尽结石患者中,6例结石复发,复发率为13.3%(6/45),14例出现术后结石相关症状,发生率为31.1%(14/45)。14例术后有结石残留患者中,3例结石复发,复发率为21.4%(3/14),3例出现术后结石相关症状,发生率为21.4%(3/14)。随访期间,59例患者中,7例死亡,其中2例死亡原因为胆道肿瘤,5例为肝硬化失代偿。(3)特殊病例介绍:5例合并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3例取尽结石(2例术后原有症状未改善,仍反复发生胆管炎);2例均1次,因严重肝硬化伴大量腹腔积液,未行二次。结论PTCSL-OBF可用于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但应掌握适应证,注意技术环节,谨慎操作,并加强围术期管理。

  • 标签: 胆道良性疾病 胆石症 肝胆管结石病 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 技术要点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的肝胆管结石分型在肝胆术(PTCSL)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肝内外胆管结石并行PTCSL的85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58例,年龄(62±14)岁,年龄范围15~86岁。依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所示结石位置分为:Ⅰ型即中央型(n=12),Ⅱ型即一侧多分支型(n=17),Ⅲ型即一侧多分支+中央型(n=24),Ⅳ型即双侧多分支型(n=31),Ⅴ型一侧单分支型(n=1)。分析穿刺路径、次数、通道数量、并发症,比较各分型结石残留、结石复发情况。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预后。结果85例患者共建窦道99条,其中单窦道74例,2条窦道9例,3条窦道1例,4条窦道1例。穿刺路径分别为胆管B2 12例、B3 18例、B4 1例、B5 4例、B6 10例、B7 4例、B8 50例。共行151次胆道,每例1~3次,平均1.78次。最终结石残留9例(10.6%),其中Ⅱ型3例,Ⅳ型6例。各分型最终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3,P=0.025)。85例患者中33例(38.8%)结石复发,其中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10例,Ⅳ型14例,各分型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P=0.046)。85例患者中,24例(28.2%)术后发生并发症。随访时间范围为4~5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85例患者中1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术后出血,3例为胆管癌,7例为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1例为肝胆管结石以外的其他疾病。结论基于PTCSL的肝胆管结石位置分型中,Ⅳ型即双侧多分支型的结石残留率以及复发率更高。新的肝胆管结石的位置分型有助于规划合适的穿刺路径,以最少的窦道达到取尽结石、提高PTCSL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的目的。

  • 标签: 胆石 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型肝胆术(PTCSL)与腹腔胆总管切开术(L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5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62.7岁。依据治疗术式分为PTCSL组(n=76)和LD组(n=56),分别行相关手术。比较两组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以及术后1个月结石复发、慢性胆管炎、胆管积气。结果PTCSL组上腹部手术史、合并胆道感染比例高于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CSL组中64例患者一次性结石成功净,9例因结石残留再次窦道胆道,3例因穿刺失败中转为LD或开腹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19.2%,14/73)。LD组一次性结石成功净46例,8例因结石残留再次胆道(最终残留1例),2例因术中解剖困难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20.4%,11/54)。两组一次性结石净率、术后结石残留率、最终结石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TCSL组手术时间(156±60)min,明显短于LD组(203±5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慢性胆管炎发生率、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TSCL组患者胆管积气发生率高于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SL和LD一样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特别适合有上腹部手术史、结石复发、胆道严重感染的胆总管结石患者。

  • 标签: 胆总管结石病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 胆道镜
  • 简介:肝胆(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oscopy,PTCS)对复发、残余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可辅助甚至替代传统开放手术,肝途径施术所需器械、设备较多,因此加强PTCS术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之一。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为2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PTCS术,手术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 标签: 经皮经肝 胆道镜检查 肝胆管结石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高危肝胆结石患者,接受肝胆穿刺胆道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遴选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危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从中随机抽选出60例病患,并且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7例,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33例,采取经肝胆管穿刺胆道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肝胆穿刺胆道术用于治疗老年高危肝胆管结石,能够取得十分满意的成效。不仅可以有效清除结石,而且患者术后康复速率较快,预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高危肝胆管结石 经皮经肝胆穿刺 胆道镜取石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高危肝胆结石患者,接受肝胆穿刺胆道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遴选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危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从中随机抽选出60例病患,并且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7例,实施腹腔下胆总管探查+;观察组患者33例,采取经肝胆管穿刺胆道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肝胆穿刺胆道术用于治疗老年高危肝胆管结石,能够取得十分满意的成效。不仅可以有效清除结石,而且患者术后康复速率较快,预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高危肝胆管结石 经皮经肝胆穿刺 胆道镜取石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输尿管术与微创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我院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0例,将其分为输尿管组34例和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清除率高、恢复快等优点,而URL更适合用于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 标签: []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碎石术的护理,对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一般护理、肾造瘘管护理、双J管护理、导尿管护理、饮食护理等进行了论述。认为积极有效的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经皮肾镜 取石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对上消化道狭窄,乳头切开不成功,胆总管巨大结石,胃空肠吻合术后尤其是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有胆道手术史不能再次手术者,国内外学者应用肝胆(PTCS)对其开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我院近4年来开展VIES结合液电碎石(EHL)治疗高龄、术后复发和不愿意手术的巨大胆管结石患者1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 结石患者 胆管 胆总管巨大结石 护理 上消化道狭窄
  • 简介:摘要 目的:以 6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超声引导下采用肝胆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 60例 2012年 1月~ 2016年 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0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 30例)患者则采用超声引导肝胆治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两组对比 P< 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当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 P> 0.05。另外,两组患者的次数、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P均> 0.05,差异无统计学价值。结论:在超声引导下采用肝胆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并有效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提高结石清除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肝胆道镜 肝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输尿管术与微创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我院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0例,将其分为输尿管组34例和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清除率高、恢复快等优点,而URL更适合用于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联合胆道胆囊管诊治的要点。方法:以胆道结石3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22年5月-2024年5月,分组如下:对照组(15例,传统胆道探查T管引流手术治疗)、研究组(15例,腹腔联合胆道胆囊管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VS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结石采用腹腔联合胆道胆囊管手术治疗,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胆管的损伤,促进恢复,同时还可预防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胆道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 胆道取石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