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TURBT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实验组复发率为2.50%,显低于常规组的17.50%(P<0.05)。实验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膀胱痉挛、膀胱刺激征、排尿困难、继发出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浅表性膀胱癌治疗中应用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复发,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癌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技术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贸易的不断的加深,它们共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就前几十年来说,人们是非常害怕生病的,小型的疾病需要花费一定的钱财和精力去医治,但是一旦出现了大型的疾病,那就基本上只有等待疾病发病了。但是我国各方面的科技技术得到了提高,先进的医用设备也变得越来越多,它们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广,这使得我国的医疗的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膀胱肿瘤的发病的概率变得越来越大,膀胱肿瘤的患者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个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巨大的关系。对于膀胱肿瘤的治疗,目前的治疗的方法是有很多种的,但是应用的最多的方法是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膀胱灌注的方法,因为这两种的方法的治疗的效果是非常的不错的,有很多医院已经开始了将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膀胱灌注联合起来对膀胱肿瘤进行治疗,力图获得更好的治疗的效果。本文主要对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临床效果观察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灌注 膀胱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尿道电切术及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0例膀胱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于此基础上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肿瘤切除率100%,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各出现2例切口感染,相应处理后好转,未出现膀胱破裂、膀胱穿孔、大出血、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未损害周围脏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至今,观察组复发率5.7%,对照组复发率22.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取得显著效果,可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电切术 术后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膀胱电切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34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例,女10例。肿瘤单发30例,多发4例。肿瘤直径<1.0厘米12例,1.0—2.0厘米18例,>2厘米4例。术后行吡柔吡星或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留置尿管3-7d,并定期性膀胱灌注化疗。术后随访时间为3-24个月。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10—50分钟,平均25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30ml。仅1例术中膀胱小穿孔无术后继发出血,无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仅1例复发,复发率6%。结论尿道电切联合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疗效可靠等优点的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灌注 浅表性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膀胱癌患者接受尿道电切术及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根据我院的70例膀胱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切除率为100%,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2例术后切口感染病例,采取措施后均好转,没有各类并发症出现,患者脏器没有受到损伤,恢复情况良好。观察组复发率5.7%,对照组22.9%,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接受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效果优秀,复发率地,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电切术 术后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癌使用尿道电切术和术后膀胱灌注的效果。方法我院对70例膀胱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35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增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成功率均为100%,肿瘤切除率均为100%,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2例切口感染病例,针对性处理后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病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观察组的复发率是5.7%,对照组是22.9%,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接受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优秀,患者复发率低,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电切术 术后膀胱灌注
  • 简介: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至2008年2月收治1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10例,年龄35~63岁,平均52岁,病程1—24个月。反复尿急尿频12例,间歇性肉眼血尿3例。均行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切术,术后-24小时内即用丝裂霉素(MMC)行膀胱灌注,以后每周一次,持续6次。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持续1年。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0min,术中无严重出血和膀胱穿孑L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12月,症状消失11例,症状好转3例,总有效率93.3%(14/15)。结论尿道电切联合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电切术 丝裂霉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方法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9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分别采用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及单纯尿道电切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及症状变化程度。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92%,显著高于常规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77%,显著低于常规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复发率、复发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方法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尿道电切 灌注 女性腺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吉西他滨早期膀胱灌注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30例进行研究,按照给予治疗方式不同分组,设计两个小组,对照组,15例,给予TURBT治疗;观察组,15例,给予TURBT后即刻进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 NMIBC患者中,给予TURBT后即刻进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吉西他滨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总结了49例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体会,包括膀胱灌注化疗前、中、后的护理观察,规范的护理措施,配合心理护理,有效的健康指导,使患者能主动积极配合,提高患者灌注的依从胜,从而有效的预防膀胱术后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肿瘤膀胱灌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浅表性膀胱癌多见。膀胱灌注化疗是预防其复发和进展的重要措施,常用的灌注药物有卡介苗、羟基喜树碱、表柔比星、丝裂霉素等。而恰当的灌注方法和精心的护理,可防止或减少患者在灌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保证灌注治疗的连续性,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肿瘤复发有着重要意义。方法对30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灌注化疗前、灌注中、灌注后的观察护理。结果30例患者跟踪随访,随访时间1年-2年,膀胱灌注化疗2年均明显好转和得到控制。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是保证膀胱癌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 标签: 膀胱癌 灌注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6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术后均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电切术 膀胱灌注 浅表性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讨论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先采用尿道电切术切除肿瘤,在切除后随机选取33例患者再进行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显著,值得采用。

  • 标签: 经尿道电切术 膀胱灌注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膀胱尿道电切术(TURBT)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护理体会。方法TURBT者术后1周用吡柔比星30mg溶入5%葡萄糖液40ml中膀胱灌注灌注前后配合必要的护理。结果65例患者随访24个月后复发率为18.5%,未见药物性皮炎和膀胱挛缩现象,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膀胱尿道电切术(TURBT)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疗效确定,灌注前后配合必要的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坚持膀胱灌注和定期检查,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癌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尿道膀胱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5-07间在孟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4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给予尿道膀胱电切术联合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化疗。观察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4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6.70±11.22)min,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3.62±0.56)d。1例(2.38%)患者出现闭孔神经反射,未出现电切综合征、膀胱穿孔等其他并发症。患者术后均获得24个月的随访,其间出现5例(11.90%)复发。结论尿道膀胱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癌 经尿道肿瘤电切术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对膀胱肿瘤患者使用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UBt)基础上运用膀胱灌注的疗效做评价。方法:本研究选择的104例膀胱肿瘤患者入组时间为2017/8/1-2019/8/31,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52例/组),对照组使用TRUBt,调研组在TRUBt基础上加用膀胱灌注疗法,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一年与两年复发率做评价。结果: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CRP)无差异(P>0.05),术后发现加用膀胱灌注的调研组患者上述指标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调研组1年和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膀胱肿瘤患者采取TRUBt方案基础上运用膀胱灌注可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患者两年复发率更低。

  • 标签: 1. 孝感市中医医院,湖北孝感, 432000 2.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孝感, 432000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尿道汽化电切术后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5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排尿不适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4例于术后5个月至12个月复发,复发者均再次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继续随访未发现恶变病例。结论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作为腺性膀胱炎的确诊方法,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腔内灌注化疗是目前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电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道汽化电切术及术后辅助膀胱灌注治疗膀胱黏膜白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膀胱黏膜白斑患者,给予患者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术后辅助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治疗,随访6个月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0-20min,平均时间为14.8±1.2min,术后患者无明显并发症。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痊愈,无复发案例。结论尿道汽化电切术及术后辅助膀胱灌注治疗膀胱黏膜白斑疗效显著,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 膀胱灌注治疗 膀胱黏膜白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