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病房西林感染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对2014年骨科病房属于院内感染西林(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的11例手术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监测骨科病房环境及医护人员中MRSA携带情况,同时对病房的医护与工勤人员进行MRSA认知调查。结果骨科术后MRSA感染多见于年龄大于50岁、女性、手术时间1小时以上、开放性创伤及使用三代头孢的患者。检测发现,骨科病房多处出现细菌超标,其中于患者床头柜分离出MRSA1例,移动查房车及医护工作牌各分离出MRSA1例,医护人员手鼻分离出MRSA3例。在对MRSA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上,在病区工作的医生、护士及工勤人员均普遍偏低。结论骨科病房环境及医护人员均存在携带MRSA的情况,且医护人员对MRSA认知较低,对工作人员组织培训、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和做好环境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西林已成为医院及社区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经重组获得的mec复合体是其产生耐药性的结构基础,并通过产生PBP2a表达抗药性,而耐药性表达及表达程度还受其内在的固有基因影响,本文重点讨论MRSA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子机制,包括其耐药决定性基因mecA基因,以及fem基因等其他辅助基因进行重点介绍。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耐药 机制 进展
  • 简介:分析中国沉香的挥发油成分,并测试其抗西林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国沉香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采用NIST05和WILEY275L数据库匹配,以及将质谱图与文献数据进行对照的方法进行鉴定。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试挥发油抗菌活性。挥发油对西林显示强活性。共检测到66个色谱峰,其中30个化合物得到鉴定,占挥发油总量的59.80%。26个化合物被鉴定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54.26%。β-沉香呋喃(8.96%),枯苏醇(7.82%),(-)-jinkoh-eremol(5.04%),沉香螺旋醇(4.53%),白木香呋喃酸(4.09%)为主要的倍半萜。4个降倍半萜和其他一些倍半萜,如10-表-γ-桉叶油醇,α-沉香呋喃,epi-ligulyloxide等为首次从中国沉香中检出。本文首次报道了中国沉香挥发油对西林具有抗菌活性。

  • 标签: 中国沉香 白木香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抗菌活性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各临床科室送检微生物检验标本中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为临床院内感染控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临床科室各类型微生物标本送检中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以及药敏结果。结果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各科室均有存在,以ICU、手术科室及感染病科室检出率高;痰标本检出率高于其他标本,且其耐药性具有广谱耐药及多重耐药的特性。结论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全院分布局势,以ICU,手术科室和感染科室为重;且具有多重耐药性,为目前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的重点之一。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鱼石黄汤对西林金黄色葡萄效果评价。方法分别制麻鱼石黄汤(包括单组份麻黄、鱼腥草、石膏、黄芩)并制作成含药培养基对MRSA培养24h,记录生长菌落数进行分析.结果麻鱼石黄汤抑效果好于单位药。讨论应用麻鱼石黄汤治疗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尤其耐药菌株,均可取得良好效果,并可避免由于抗菌素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及长期用药引起的毒副作用或耐药性,提高临床满意度,使药品得到合理应用,对MRSA、临床治疗多采用万古霉素,时至今日,已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因此西林金黄色葡萄感染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 黄色葡萄菌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流行情况,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使用微量肉汤法。收集本院2010年至2011年的资料。结果2010年与2011年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58.70%,63.38%;MRCNS检出率分别为47.22%,84.00%;比较2010年与2011年细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011年MRSA,MRCNS耐药率明显高于2010年。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耐药率 耐要性变迁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感染患者的预后转归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沈河院区所有临床科室住院治疗的42例MRS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选取自检验科),男33例,女9例,年龄(53±19)岁,年龄范围为16~96岁。根据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的情况,将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正常出院的患者为预后好转组,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病死或放弃治疗要求出院的患者为非好转组。将全部待研究因素纳入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结果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预后好转组与非好转组性别、年龄、使用抗生素时长、手术、机械通气、免疫抑制、颅脑疾病或损伤、肺部基础疾病、肾功能不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长、抗生素应用种类、入住ICU、留置尿管、患有心脏疾病及高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住院时长、抗生素种类、心脏疾病以及高血糖与不同预后情况间存在显著关联,提示其可能是导致患者MRSE血流感染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将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心脏疾病及高血糖与患者MRSE血流感染预后间存在显著关联,提示可能是导致MRSE血流感染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疾病史以及高血糖可能是影响MRSE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危险因素 心脏疾病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用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控制该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 2016年 4月 ~2017年 4月诊断为 MRSA 医院感染的 4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分布和耐药情况,采用 Kirby-Bauer 琼脂扩散法测定病原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并总结分析患者原发疾病、诊疗经过及诱发因素等情况。结果:( 1) 48例 MRSA 医院感染患者,以神经外科( 31.25%; 15/48)最为常见;( 2)发现 34例下呼吸道标本培养 MRSA 阳性者,占 70.83%( 34/48);( 3) MRSA 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 85.42%( 41/48)。结论:手术、留置导尿及深静脉穿刺等侵入性操作是诱发 MRSA)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MRSA 医院感染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诺氟沙星对 MRSA 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是治疗 MRSA 的首选药物。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院内感染 耐药性
  • 简介:近年来,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问题日益严重,因其耐药性高、病死率高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本文旨在对目前临床上各种抗MRSA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为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 药物疗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掌握本院MRSA的流行趋势,了解、掌握MRSA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MRSA的医院感染及其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状研究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临床各科住院病人206例及MRSA感染者,进行MRSA流行强度、流行因素及影响流行因素综合分析。结果MRSA患者的年龄多集中在50-70岁年龄组,患者住院科室分布依次为ICU病房、肿瘤科、内儿科、外科。患者的易发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及创口感染。大部分患者使用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生素治疗。结论医院MRSA感染率升高,与临床各科滥用抗生素有关,与临床创伤性诊断、治疗操作有关。万古霉素是当前临床公认的治疗MRSA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 标签: 致病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现状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林的院内感染和耐药性进行调查,为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素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珠海迪尔公司DL-96 II型全自动细菌鉴别和药敏仪DL-96STAPH为对照,以ATCC25923和ATCC29213为质控物.药敏实验方法:微稀释法。结果:共检测到329株,其中100株为 MRSA,占比约30.39%。检测到的 MRSA菌株对苯唑西林、青霉素耐药率为100%。其次是红霉素占74%,克林霉素占39%,四环素占38%,左氧氟沙星占38%,莫西沙星占37%,环丙沙星占37%。一般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有较强的敏感性。结论:MRSA在医院感染中所占比例较高,情况严峻,且多重耐药。在预防过程中应引起临床重视,做到早期发现MRSA菌株并合理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对MRSA易感患者和新入院患者,应加大监测力度,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对 11例重症监护室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隔离和护理措施,重点加强环境、患者呼吸道、呼吸机管路及其他用物的管理,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结果: 11例患者中, 5例经敏感抗生素及支持治疗肺部感染症状痊愈转出 ICU, 4例因病情加重和经济原因家属放弃进一步治疗自动出院, 2例死于全身衰竭,未造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结论:强化病室环境管理,规范洗手,加强呼吸道管理和营养支持,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可以控制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肺部感染,并通过预防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 标签: [ ]重症监护患者 MRSA 肺部感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分析。结果MRSA的检出率为34.13%(43/126),多数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但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和复方磺胺口恶唑较为敏感。结论MRSA具有多重耐药的特征。

  • 标签: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炎患者感染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乳腺的护理体会,使人们对MRSA的危害性有所了解,加强对MRSA的防控意识。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25例乳腺炎患者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具体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对用药与心理护理、消毒隔离方法等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每一项护理措施充分落实并详细记录,没有由于护理不当产生的交叉感染现象。结论对MRSA感染患者的每个环节给予充分的护理,才能防止院内出现交叉感染的想象,尽可能使临床的危害性降低。

  • 标签: 乳腺炎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儿科发生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其感染提供合理的依据。方法收集某医院儿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住院病历,采取对照的方法,以发生MRSA感染39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发生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感染5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医院儿科MRSA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统计的时间范围内,单因素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三代头孢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及住院天数与儿科发生MRSA感染相关联(P<0.05)。对筛选出的5项高危因素再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较少)、不使用三代头孢、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儿科发生MRSA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医院儿科发生MR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三代头孢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儿科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2008年欧洲抗生素耐药监测系统(EuropeanAntimicrobialResistaneeSurveillanceSystem,EARSS)的24个参与国,MRSA比率仍超过10%;其中11个国家超过25%。而且,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MRSA感染患者预后较MSSA感染患者差。严重医院MRSA感染,如菌血症、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病死率和并发症风险尤其高。对于这类感染的最佳治疗仍然是一项挑战。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严重感染 PNEUMONIA 医院获得性肺炎 MRSA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我院临床分离的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情况,以期指导临床预防其暴发。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住院患者的1358份送检标本及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呼吸内科206份送检标本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K-B方法)进行检测,分离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果2005~2007年全院MRSA的检出率为79.17%,脑外科二区分离率最高占97.89%,其次是ICU93.75%,老年神经科85.71%,呼吸内科的检出率为80.85%。2008年呼吸内科送检的标本MRSA的检出率为37.50%,与2005~2007年逐年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提倡合理、科学使用抗生素,在护理方面加强消毒隔离观念,做好相关专科护理,使MRSA的检出率明显下降,预防MRSA的暴发流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监测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情况及临床分析。方法对从住院病人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进行药敏试验(测MIC),用苯唑青霉素(OX)代替西林测MRSA。结果共分离出101株MRSA,其中82株属医院感染,其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类素及亚胺硫霉素等的耐药率为100%;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氟哌酸、氯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达50.0%以上;对复方新诺明、利福平耐药率为48.2%、37.9%;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0%。结论MRSA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存在高度耐药性,万古霉素是治疗医院感染MRSA的首选药物

  • 标签: 医院感染 MRSA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