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农村地区出现耕地撂荒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城镇化建设导致的大量农村人口迁出造成劳动力数量不足所致,也有基层管理简单粗糙并缺乏约束机制等不良情况的原因。破解农村耕地撂荒难题不仅需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完善制度供给,也需要落实调查监督,强化约束处罚,还需要提高政策扶持针对性,激发复耕兴趣。

  • 标签: 农村 耕地 撂荒 难题 建议
  • 简介:摘要:本文系统梳理总结近年来在耕地撂荒的原因,立足新时期耕地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耕地撂荒解决措施的相关思考与建议。

  • 标签: 耕地撂荒 原因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全国在八十年代初全面推行了土地联产承包制。农民个体得到了土地,土地使用由集体转为了个体,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发挥了农村土地的使用价值。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上,到处是希望的田野,很少看到农村土地撂荒现象,彻底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但是,现在时过境迁了,相当部分农民对土地的农用价值看得很低了,大多数青壮年农民撂下农村的土地,外出务工或移居城镇。有的长达数年不回家乡,致使原先农村四处可见的肥田沃土,如今早已铺天盖地长满芭茅杂草,一片荒凉衰败景象,着实令人伤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耕地大约有三亿亩已经撂荒,占耕地面积约30%.这在粮食生产上减少了一千五百亿公斤粮食产量。致使目前我们全国20%的粮食每年要向外国(主要是美国)进口,其缺口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粮食安全危机感已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的梦想,全国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务必彻底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我就农村耕地撂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 标签: 农村耕地 撂荒 成因 对策
  • 简介:摘要:土地整治是补充新增耕地、保障粮食稳增稳产的重要手段,新增耕地撂荒因素较多,文章从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演变梳理,重点分析了新增耕地撂荒成因,并针对项目选址、地块分布零散、质量难以保障及农村劳动力人口短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旨在切实解决土地整治项目中新增耕地撂荒现象,保护我国的耕地数量、确保粮食稳增稳产。

  • 标签: 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 撂荒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农田出现撂荒现象。地表覆盖数据成为现代城市和农村规划的重要资源之一。当前耕地类型识别面临以下问题:耕地在政策与耕种情况下容易与周围的造成撂荒现象。本研究用Swin-Transformer模型和哨兵二号遥感影像,实现对耕地的精细提取。通过与U-Net、PSPNet和DeepLabv3+、HRnet模型的结果对比,验证了在符合中国土地类型的数据集训练的权重在提取耕地区域方面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 标签: 语义分割 耕地提取 深度学习 swin-transfomer模型
  • 简介:以福建省长汀县农区为研究区域,依据1978-2008年社会统计资料和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对农户耕地撂荒影响的多项式回归分析模型,采用社会统计和比较分析方法,研究长汀县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对于农户耕地撂荒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年来,长汀县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与农户耕地撂荒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即自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程度虽逐渐提高,而农户耕地开垦面积却呈现上升趋势;但自2000年以来,农户从耕地净开垦转向耕地撂荒,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推动着农户耕地撂荒面积的不断增加.同时发现,与外出务工以及本地雇佣劳动相比,从事传统农业较高的务农机会成本是农户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也是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对耕地撂荒产生影响的主要中介.

  • 标签: 劳动力非农转移 农户 耕地撂荒 长汀
  • 简介:当前,"隐性"撂荒现象在粮食主产区均不同程度存在,导致土壤肥力与农地生态承载力降低、粮食生产水平和农户种粮收益下滑及耕地非粮化加剧。其成因主要集中在种粮收益偏低、农村劳动力女性化和老龄化趋势增强、城乡发展差距加大等方面。应对此引起高度重视,从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合理土地流转、培育多元化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及稳定粮食生产成本等方面系统设计与应对。

  • 标签: 隐性撂荒 粮食安全 主产区 农户 成因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关中平原西部耕地季节性撂荒的农户行为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市场因素、土地资源因素和政策环境因素是导致耕地撂荒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耕地撂荒,政府应加强土地保护政策、推动科学耕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及制定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

  • 标签: 关中平原西部 耕地季节性 撂荒农户 行为机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又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实现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任务非常重要。目前一些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直接影响当前春耕生产及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为切实解决耕地撂荒问题,实现今年粮食的增产,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一、大力宣传、全面落实有关扶持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了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最

  • 标签: 国务院办公厅 撂荒耕地 生产 土地流转 农民
  • 简介:受今春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的影响,浙江省金华市丘陵地带的温州蜜柑和椪柑落叶严重,椪柑树上几乎没有绿叶。加上去冬柑桔滞销.大量鲜果留树保鲜,影响了柑桔花芽分化,因此,2009年树叶保留较好的桔园几乎看不到花蕾。目前,当地许多果农仍有椪柑积压未销出,影响了他们管理果园的积极性,

  • 标签: 金华市 桔园 撂荒 低温阴雨天气 温州蜜柑 丘陵地带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会泽县大井镇撂荒耕地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大井镇近年来撂荒耕地的数量、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撂荒耕地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撂荒耕地的产生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而撂荒耕地的存在也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大井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撂荒耕地 农村经济发展 互动关系 影响因素 政策建议
  • 简介:全国政协常委张海迪经常使用Goole的卫星地图搜索功能,她不像别人在地图看看自家的楼房、马路上的汽车等等,而是看农村的土地。经过多倍放大之后,能清楚地看到,在农村、在城市的周围,大片大片的耕地闲置,这些土地,曾经是良田,可如今,它们疏于管理,贫瘠、荒芜,没有了大片农作物欣欣向荣的生长态势。

  • 标签: 撂荒 全国政协常委 搜索功能 张海迪 农作物 地图
  • 简介:[案例一]村民小组收回撂荒土地违法无效周某是新地村水角小组的村民。1981年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周某的父亲以户主身份承包了本组水田3.8亩,旱地0.55亩,共计4.35亩。1981年,周某的母亲改嫁,1985年至1997年,周某的弟弟、父亲和奶奶相继去世。1998年土地第二轮发包时,周某家庭承包的4.35亩土地全部登记在周某名下。

  • 标签: 土地纠纷 撂荒 村民小组 土地承包 1998年 土地违法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土地撂荒的现象,大量的闲置土地的出现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这种现象与可持续发展观相违背,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已是迫在眉睫。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扩张与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选择进城打工,导致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此外,耕作的方式不当,以及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了撂荒现象的出现。对于农村土地的撂荒现象,本文重点分析并说明我国土地撂荒问题存在的原因。

  • 标签:
  • 简介:摘要:农村土地撂荒是一个严重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人口流失、经济不发达、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加强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有关决策部署,分析形势、聚焦问题、增添举措。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农村土地的撂荒现象,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农村土地撂荒 人口流失 经济不发达 环境污染 自然灾害
  • 简介:《中国经济时报》6月2日发表郑振源文章指出,不必刻意追求耕地数量。他说,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这是国情。因此必须保护耕地,保持耕地面积基本稳定。但是还有一个重要国情是:我们正在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在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要在下个世界完成工业化,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据世界银行研究: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50美元提高到1000美元的过程是工业化起步和加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产业结构变动最剧烈的时

  • 标签: 耕地数量 耕地潜力 土地整理 人均建设用地 增加耕地 社会主义现代化
  • 简介:摘要:撂荒地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时代变迁加之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大片耕地无人打理,耕地出现闲置现象严重形成了撂荒地。近期,撂荒地现象日趋严重,已经开始影响到农村经济建设,本文作者对当前农村地区撂荒地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具体措施。

  • 标签: 农村土地 撂荒地 农村经济建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