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曹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自贡市荣县中医医院四川自贡6431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57-0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相较以前发生了巨大改变,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肛肠疾病就是其中之一。肛肠外科手术包括治疗痔疮手术、肛周脓肿手术、肛裂手术等肛肠手术在内。因其患病部位、治疗手术方式相比其他部位和诊疗方式而言,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本文根据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情况,就肛肠外科的独特性护理技能与对策持续归纳有关经验,对患者进行细致周全地护理,希望能对肛肠疾病的术前护理、术后康复及心理问题方面起到辅助作用。1术前护理患者术前因为在诊疗及护理过程中需要面对包括裸露部分患病部位、术前患病部位产生的剧痛、手术实施效果以及术后创面愈合效果等在内的情况而产生的烦闷、抑郁、担心等负面心理,这些负面心理情绪都会提高手术风险性和并发症发生率,妨碍到手术进展及术后恢复。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利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其介绍与手术相关的信息,有利于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同时给予无微不至的问候使患者更安心,护理人员亲切、关怀的工作方式能够帮助患者重获信心。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学会情绪引导,造就患者能战胜病痛的信念,主动接受特殊诊治手段及医护方式。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心理治疗手段,减弱焦急和惊恐的情绪,加强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总之,依靠对患者进行更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提高护理水平,让患者能够在尽可能称心如意的情况下接受治疗。肛肠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因是便秘,出于让患者能够尽可能得成功实施手术,也为了让术后并发症尽可能不发生。术前应当根据患者情况来解决便秘对患者的困扰,护理时除了要限制饮食、保持适量活动等基本护理之外,可根据患者情况来酌情考虑是否需要使用通便药物。术前患者大多存在疼痛症状,患者往往承受着生理与心理双方面的痛苦,不但会对诊治及护理造成负面效果,还会妨碍到诊治后期的康复活动[1]。护理时既要对患者解释清楚疼痛产生的根源与自身能采取的方案,又要谨遵医嘱地采用相应止痛方案,心理护理技术与方法也要同步跟进,分散患者对疼痛部位的注意力,减少患者因疼痛产生的压力。根据医生相应嘱咐配合使用镇痛药物,仔细观察的镇痛药物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肛门坐浴是用于保持患病部位外部清洁,预防术后感染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进行肛肠外科手术的病人在术后一段时间内需要极为特殊的护理来促进患者的恢复,因此就优质护理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究。方法为了方便研究,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择90例,其患病情况和种类有所不同,但都需要进行肛肠外科手术治疗。对一般组中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特殊组中的4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很多人对自己的病情和术后的恢复情况缺乏了解,因此会有一定心理负担,有些患者还会有严重的焦虑情绪,特对患者的抑郁(SDS)情况和焦虑(SAS)情况进行评定。不同护理方式也会有不一样的护理结果,对比两种不同的效果,还要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为此特选择三个时间段进行比较,与此同时还要记录每位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就患者围期出现的不良情绪来说,特殊组的评分要低一些,对比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特殊组要好一些;通过相关数据我们发现特殊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要低于一般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病人在接受肛肠外科手术后一段期间,内心和身体都比较脆弱,需要特殊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病人的焦虑情绪,缓解病人的疼痛感,因此这种护理方式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肛肠外科手术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肛肠外科手术病人围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肛肠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围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负性心理情绪,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观察两组护理前、术后24h、术后48h及术后72h疼痛情况,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术后48h及术后72h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vs25.00%,P〈0.05)。[结论]肛肠外科手术病人围期实施优质护理能减少病人内心的焦虑、抑郁情况,减轻病人疼痛程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肛肠外科手术 围术期 焦虑 抑郁 疼痛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行 肛肠外科手术病人围期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 随机 将 80例肛肠外科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围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定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负性心理情绪,同时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护理后 SAS评分、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肛肠外科手术病人围期实施优质护理能减少病人内心的焦虑、抑郁情况,减轻病人疼痛程度。

  • 标签: 肛肠外科 优质护理 围术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方案对肛肠手术围期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围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对照组的快速康复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停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肛肠手术围期快速康复治疗方案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方案 肛肠外科 围术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肛肠外科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施以围期全期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术后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均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护理能力方面的得分均较高(P<0.05)。结论围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上要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围术期 全期护理 肛肠外科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肛肠外科的护理风险以及规避风险的管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我院肛肠外科就诊的患者70例,分析这70例患者在肛肠外科的诊治时的护理安全隐患和管理措施,并总结记录,将此70例未实施护理风险对策的患者称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在我院肛肠外科就诊的患者70例,并对此7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对策方法进行护理患者。并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术后风险发生的概率。结果:对照组中的70例患者,对常规护理的方法满意的有35人,一般的有10人,不满意的有25人,满意度为67.34%;观察组中的70例患者,对实施护理风险对策方案满意的有62人,一般的有5人,不满意的有3人,满意度为94.99%。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两周,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一周。对照组患者术后风险发生的概率为8.55%,观察组患者术后风险发生的概率为3.66%,结论:对肛肠外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方案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患者在诊疗期间发生危险事件的概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并使用。

  • 标签: 肛肠外科 护理风险 管理措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肛肠外科的护理风险以及规避风险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我院肛肠外科就诊的患者70例,分析这70例患者在肛肠外科的诊治时的护理安全隐患和管理措施,并总结记录,将此70例未实施护理风险对策的患者称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在我院肛肠外科就诊的患者70例,并对此7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对策方法进行护理患者。并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术后风险发生的概率。结果:对照组中的70例患者,对常规护理的方法满意的有35人,一般的有10人,不满意的有25人,满意度为67.34%;观察组中的70例患者,对实施护理风险对策方案满意的有62人,一般的有5人,不满意的有3人,满意度为94.99%。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两周,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一周。对照组患者术后风险发生的概率为8.55%,观察组患者术后风险发生的概率为3.66%,结论:对肛肠外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方案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患者在诊疗期间发生危险事件的概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并使用。

  • 标签: 肛肠外科 护理风险 管理措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2019年6月开展研究,纳入此阶段于我院诊治的80例肛肠外科患者,随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使用随机数表法划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97.5%为观察者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7.5%为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经过统计学分析可知,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肛肠外科护理 舒适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肠外科的麻醉与不良反应。方法分析肛肠外科的麻醉方法与不良反应。结论麻醉的目的,一是要做到中完全无痛,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二是要做到肛门括约肌充分松弛,扩大野,便于手术操作。但是一切麻醉药物都具有毒性,必须严格掌握麻醉药物的剂量,使之既能产生理想的麻醉效果,又能减少麻醉药物的毒性反应,从而保证无痛、松弛、安全,圆满地完成手术任务。

  • 标签: 肛肠外科 麻醉 止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肛肠外科护理中,无痛病房的建设及其实践成效。方法:选取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无痛病房模式,对比患者术后安静状态、活动状态及便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安静状态下与活动状态下术后3h、12h、36h、72h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d、第2d、第3d便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病房模式更利于肛肠外科患者疼痛控制。

  • 标签: 无痛病房 肛肠外科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肛肠外科护理中,无痛病房的建设及其实践成效。方法:选取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无痛病房模式,对比患者术后安静状态、活动状态及便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安静状态下与活动状态下术后3h、12h、36h、72h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d、第2d、第3d便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病房模式更利于肛肠外科患者疼痛控制。

  • 标签: 无痛病房 肛肠外科 术后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12月,共有110例肛肠外科患者被纳入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两组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缩短。具体数据显示,实验组疼痛评分平均为3分,对照组为6分,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5%,实验组住院时间平均为7天,对照组为10天。结论: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舒适护理 肛肠外科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围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肛肠外科手术患者114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全期护理,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相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期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肛肠手术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对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围术期 全期护理 肛肠外科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肛肠外科病患接受围期全面护理后的术后康复水平与自护能力。方法 随机筛选2021年8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病患14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一为观察组,其二为对照组,组内病患均为70例,观察组病患在围期施以全期护理,对照组病患在围期施以常规护理。比较剖析两种病患的术后恢复水平和自护能力。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后康复水平更为理想,两组差异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自护能力更高,两组病患差异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肛肠外科病患施以全期护理可以使病患的术后康复水平得以显著优化,此外可以使病患的自护能力明显提高,因此临床方面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围术期 全期护理 肛肠外科 术后康复 自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