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探讨肝炎不同阶段超声造影方法:将2021年1月~ 12月收治的73例肝炎后患者分为两组:肝损害56例,肝损害组17例,肝功能正常者30例,作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照,比较3组胆囊壁厚与空胃、胆前、径的关系; 血流动力学和内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代偿期组胆囊厚度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和VD在肝硬变的丧失和肝硬变的替换方面显着增加,PV和VD的d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炎肝硬化代偿与失代偿的作用理想,对于空腹胆囊壁厚度、血流动力学指标、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等指标的检测准确性更高。

  • 标签: 肝炎 肝硬化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血液指标检验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9年12月到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缺铁性贫血患者共64例,设定其为A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B组,对两组进行血常规以及血小板检验,比较两组的各项血液指标。结果 比较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A组均低于B组(P<0.05);比较两组血小板检验结果,A组均低于B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将血液指标检验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缺铁性贫血患者有着十分确切的作用,能够很好的为患者确诊,并提供患者准确的病情资料,从而提高对患者的诊疗效果。

  • 标签: 血常规 血小板检验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缺铁性贫血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的作用评价。方法 于2019年7月至2022年03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6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27名)和研究组(29名)。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核苷类药物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3.1%(27/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8%(21/27);研究组联创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3/29)显著低于对照组29.6%(8/27)。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核苷类药物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使用核苷类药物的价值。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1月,挑选在我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选择核苷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疗效、肝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核苷类药物 乙型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味鳖甲在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当中,选取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50例肝炎硬化患者应用鳖甲煎丸口服治疗1年,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舌象、脉象、肝纤维化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对比明显,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次研究表明鳖甲煎丸在肝炎肝硬化的治疗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肝炎肝硬化的症状具有改善作用,增加血清白蛋白,收缩脾脏,改善预后,阻止肝硬化进展的作用。

  • 标签: 单味鳖甲 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以此来判别肝功能检查在临床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资料是本院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共计150例(观察组),以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又将其分为1(轻度)、2(中度)、3(重度)三个小组,每组纳入患者50例。同时,将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50例纳入到对照组中,以便开展接下来的分析比较。对两组患者在空腹状态下均进行静脉血的采集和相关检验,需要检测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胆碱酯酶(CHE)、血清胆固醇(CHO)、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肝功能四项指标比较,观察组TBA的数据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检验 肝功能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胀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我科室收入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胀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胀、腹腔积液、乏力、食欲缺乏、下肢水肿等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腹胀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相关肝硬化少见并发严重的坏死性肌病。本文报道1例58岁男性患者,主诉为HBsAg阳性伴转氨酶异常30年,进行性周身乏力、四肢运动障碍2个月,入院后首先考虑乙型肝炎肝硬化所致周身乏力等症状,并予以抗病毒、保肝及对症支持等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进一步行血清肌炎抗体谱、四肢肌肉磁共振成像及肌肉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坏死性肌病,结合患者2个月前有昆虫叮咬史,考虑为昆虫叮咬所释放毒素诱发了机体异常免疫反应,在抗病毒及保肝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及人免疫球蛋白,坏死性肌病逐渐康复,继续应用抗病毒药物。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硬化患者出现进行性周身乏力、运动障碍等肌肉损伤症状时,应进行免疫性肌损伤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及时救治。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肝硬化 糖皮质激素类 坏死性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科2020.07~2021.07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n=70),并基于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另外一组接受综合护理,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比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价值。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方式满意度调查评价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肝炎 肝硬化 综合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21年4月到2022年5月所接受的7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这75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5人为对照组,分析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胆固醇和白蛋白水平较低,总胆汁水平较高。结论:肝功能生化检验可以用来诊断肝炎肝硬化患者,准确度高,在肝炎肝硬化患者检验中中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 生化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前瞻性队列中具有抗病毒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结果的患者52例,基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将患者分为无、轻度、中-重度3组,对比各组抗病毒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变化情况,对不同转归患者的临床特征(血小板、肝肾功能、肝脏硬度及病毒学应答情况)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以恩替卡韦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中位治疗时间3.1(2.5~4.4)年,无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比例从30.8%增加至51.9%,轻度由40.4%降至30.8%,中-重度比例由28.8%降至17.3%(χ2=14.067,P=0.001)。共有40.4%患者出现食管静脉曲张逆转,13.5%患者出现食管静脉曲张进展。中-重度患者进展率显著高于轻度及无食管静脉曲张患者(χ2=28.126,P<0.001),60.0%的中-重度患者在抗病毒治疗仍维持中-重度状态。在进展的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基线血小板及5年平均变化率均显著低于不进展的患者(+3.3%与+34.1%,Z=7.00,P=0.027)。结论经过有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能够获得食管静脉曲张逆转,但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单纯接受抗病毒治疗仍有相当比例进展风险,血小板低且接受抗病毒治疗血小板不显著上升是进展的临床征象。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门静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板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探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探究组患者疾病康复进程(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等)、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 乙型肝炎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以我院9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止血时间比对照组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高,P

  • 标签: 优质护理 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肝细胞癌预测评分(PAGE-B)和改良肝细胞癌预测评分(mPAGE-B)预测经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经NA治疗的707例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肝细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PAGE-B(纳入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年龄、性别)、mPAGE-B(纳入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年龄、性别、白蛋白)、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APRI)预测5年内肝细胞癌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并对mPAGE-B和PAGE-B进行风险分层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Mann-Whitney U检验和Kaplan-Meier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7例患者年龄为(46.7±12.2)岁,其中男567例(80.2%)、女140例(19.8%);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率为56.4%(399/707);PAGE-B为(15.90±4.24)分,mPAGE-B为(12.39±3.58)分,CTP评分为(6.88±2.15)分,APRI为1.80分(0.85分,3.79分)。707例患者随访(38.14±20.97)个月,肝细胞癌发病率为8.1%(57/70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血小板计数降低和HBV DNA定量降低是肝细胞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值=20.44、5.64、9.25,HR(95%置信区间)为1.056(1.031~1.081)、0.994(0.989~0.999)、0.769(0.649~0.911),P<0.001、=0.018、0.002]。PAGE-B、mPAGE-B、CTP评分、APRI预测5年内肝细胞癌发生的AUROC(95%置信区间)分别为0.708(0.639~0.778)、0.724(0.657~0.778)、0.576(0.500~0.652)、0.516(0.443~0.589)。mPAGE-B与PAGE-B预测5年内肝细胞癌发生的AUROC比较,APRI与CTP评分预测5年内肝细胞癌发生的AURO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P评分预测5年内肝细胞癌发生的AUROC小于PAGE-B和mPAGE-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0、3.79,P=0.003、<0.001);APRI预测5年内肝细胞癌发生的AUROC均小于PAGE-B和mPAGE-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5、5.46,均P< 0.001)。经PAGE-B评估为低危(<10分)组、中危(10~17分)组和高危(>17分)组分别为51例(7.2%)、394例(55.7%)和262例(37.1%),肝细胞癌发病率分别为0(0/51)、4.8%(19/394)和14.5%(38/262),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1.6%和5.5%,肝细胞癌5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7.3%、31.3%,高危组患者的肝细胞癌5年累积发病率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log-rank检验值=19.27, P<0.001)。经mPAGE-B评估为低危(<9分)组、中危(9~12分)组和高危(>12分)组患者分别为97例(13.7%)、246例(34.8%)和364例(51.5%),肝细胞癌发病率分别为2.1%(2/97)、3.7%(9/246)和12.6%(46/364),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6%、1.1%和4.7%,肝细胞癌5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4%、5.1%、26.7%,高危组患者的肝细胞癌5年累积发病率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log-rank检验值=18.64,P<0.001)。结论PAGE-B和mPAGE-B均可预测抗病毒治疗的HBV相关肝硬化患者5年内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筛查出肝细胞癌高风险的肝硬化患者,并指导临床医师应用更积极的筛查策略。

  • 标签: 肝硬化 肝细胞癌 预测 核苷(酸)类似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疗法对其生活质量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饮食疗法)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2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肝炎后肝硬化 饮食疗法 营养状态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与饮食疗法联合干预对其生活质量以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饮食疗法)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8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肝炎后肝硬化 饮食疗法 营养状态
  • 简介:摘 要:低钠血症常见于晚期肝硬化门脉高压继发腹水患者,尽管在肝硬化早期不明显,但随着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进展导致内脏血管扩张,继而引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交感神经系统和抗利尿激素(ADH)等机制激活,净效果是滞留钠和水,以补偿低有效循环量,从而导致腹水的发展。这些代偿机制共同影响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肾脏溶质游离水的清除。抗利尿激素(ADH)的非渗透性分泌,会进一步加重过量的水分滞留,从而导致低钠血症。本综述主要讨论严重低钠血症患者并发症与预后。

  • 标签: 肝硬化 低钠血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的血小板检测及价值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接诊的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成人纳为对照组,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比较两组的血小板 4 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共60例,并将其平均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人。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健脾活血利水汤来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比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从表1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2.5%,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更高。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AST、ALT、ALB和TBiL等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并没有明显差异,在治疗之后观察组的AST、ALT、ALB和TLB的各项指标都要比对照组好,患者的肝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恢复。结论 运用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乙型肝炎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这种治疗的方式可以在临床被推广。

  • 标签: 健脾活血利水汤 乙型肝炎肝硬化 肝腹水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奥曲肽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患者为观察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地有效率以及48h再出血率。结果: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22%VS83.33%),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生长抑素 奥曲肽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