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的内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42例扩张型心肌患者,对其进行内科治疗。结果经我院精心治疗后患者均康复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患者病情长短不一,暂无确切的治疗方法,所以以保护心功能、改善症状来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内科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围产期心肌的发病、危险因素、疗效及预后,为围产期心肌的诊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入选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心肌患者768例,其中围产期心肌患者9例,回顾性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发病率、危险因素、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9例患者占单中心同期心肌患者的1.2%(9/768),占40岁以下女性心肌患者的31.0%(9/29)。年龄(27±4)岁。以双下肢水肿或腹水为主要表现的右心室功能不全者5例。超声示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8例,胸片检查心胸比增大8例。患者常规接受抗心力衰竭、营养心肌等治疗,症状及体征好转后出院。随访12个月,8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均恢复。结论:围产期心肌在40岁以下女性心肌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以左心室功能不全为主要特征,超声心动图及胸片可评价患者心功能及有无心影增大,协助诊断。常规抗心力衰竭及营养心肌治疗有效,预后较好。

  • 标签: 围产期心肌病 心功能不全 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右心室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心肌是指由高血压、心瓣膜或先天性心脏所致的心肌结构或功能异常,心肌解剖和生理学异常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室性心律失常是由心肌本身引起,常伴随心衰、电解质紊乱等。心肌患者与室性心律失常合并发生时时,病情变得更为复杂。所以有必要对这些患者采用合理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心肌病 室性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对扩张型心肌的治疗进行探索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80例扩张型心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采用抗纤益心方汤剂结合西医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结论中西医药理相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值得在临床过程中大力实践和推广。

  • 标签: 抗纤益心方 西药 心肌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扩张型心肌伴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扩张型心肌伴心律失常患者行12导联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并进行心律失常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36例患者全心扩大,以左心扩大为主,室壁厚度正常或稍薄,运动呈普遍性减弱。36例扩张型心肌患者常规检查床旁心电图及部分检查24h动态心电图,心电图均有异常,发生心律失常33例占92%,其中1种心律失常9例占25%;2种心律失常17例占47%;3种及以上心律失常2例占6%,猝死1例。心律失常类型⑴室性心律失常26例占72%,其中频发、多源、成对室性早搏及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16例占62%;⑵房性心律失常16例占44%,其中房性早搏与房性心动过速8例占50%,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8例占50%;⑶传导阻滞19例占53%,①心室内传导阻滞13例占68%(13/19),其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6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3例;②房室传导阻滞6例占32%。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 心电图 24h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对扩张型心肌和缺血性心脏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长庚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的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与缺血性心肌,LVEF<35%)患者171例,扩张型心肌分为血液透析组和常规治疗组,缺血性心肌亦分为血液透析组和常规治疗组,随访12个月,在两种疾病中比较其血液透析组与常规治疗组效果的差异,及血液透析在两种疾病中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分别在扩张型心肌和缺血性心肌治疗中,其血液透析组与常规治疗组疗效对比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在扩张型心肌组与缺血性心肌组疗效对比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扩张型心肌和缺血性心肌合并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治疗比常规治疗效果好;血液透析在两种不同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中,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

  • 标签: 血液透析 扩张型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 肾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法治疗糖尿心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糖尿心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对照组92例,治疗组口服益气通络中药汤剂,观察时间均为1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7%,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较对照组减小,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较对照组增加,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络法可使糖尿心肌患者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指标有较明显的改善。

  • 标签: 糖尿病心肌病病 益气通络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探讨扩张性心肌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62例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指导用药的使用和其他手术方法。规范的药物及消融术等治疗和有效的护理能提高DCM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房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性心肌的血清酶学变化及曲美他嗪对其心肌酶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酒精性心肌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人均同意戒酒,其中A组(对照组)患者在戒酒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酒精性心肌的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另B组(曲美他嗪组)患者在戒酒、常规治疗、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曲美他嗪药物治疗。然后对两组病人在用药前及用药前后阶段进行酶学分析(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血浆超氧话务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最后收集数据,并对两组病人的酶学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A组(对照组)与B组(曲美他嗪组)相比,在任何治疗前、两组的cTnT及SOD、MDA指标相比无差别显著性,(P>0.05)2.用药后4周,两组的cTnT及SOD、MDA指标与治疗前前相比有差别显著性,(P<0.05)3.用药后4周,两组组间相比MDAT(cTnT)对照组与曲美他嗪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SOD对照

  • 标签: 酒精性心肌病 曲美他嗪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心肌是指由高血压、心瓣膜或先天性心脏所致的心肌结构或功能异常,心肌解剖和生理学异常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室性心律失常是由心肌本身引起,常伴随心衰、电解质紊乱等。心肌患者与室性心律失常合并发生时时,病情变得更为复杂。所以有必要对这些患者采用合理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心肌病 室性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围产期心肌(PPCM)是既往无基础性心脏和明确心衰病因的围产期女性在妊娠最后3个月或产后5个月内出现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种心肌,主要临床表现为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症状。2010年ESC再次将重新定义本1),PPCM为妊娠晚期或产后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特发性心肌;2),主要表现为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的心力衰竭;3),左室射血分数(LVEF)<45%,伴或不伴左室扩张;4),无引起心力衰竭的其他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国内外报道分析,PPCM发病率一般小于0.1%,但死亡率较高,约5%~32%。PPCM临床表现类似扩张型心肌,但其预后明显好于DCM,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围产期 心肌病 临床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项对5000多人的研究发现了在巨型肌肉蛋白巨肌蛋白(titin)中的突变,这些突变会引起扩张型心肌;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该类研究中最大规模的研究之一。这些发现可帮助筛检高危患者,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扩张型心肌,这是心力衰竭的一个常见原因。在罹患此的患者中,心脏会因为心肌壁被拉伸变薄而扩大,从而削弱了其泵血的能力。扩张型心肌的最常见遗传学原因是TTN基因中发生突变,这些突变会过早地缩短巨肌蛋白。

  • 标签: 心肌病 突变 医学 转化 科学 肌肉蛋白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起隐匿,病程发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本文将对肝硬化治疗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硬化 诱导分化治疗 干细胞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03-02
  • 简介:摘要肝硬化的治疗效果除了与患者病情和现有的医疗条件等因素有关外,尚有赖于患者自身,而掌握一定的肝硬化知识是患者实现有效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肝硬化护理在肝硬化的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专病护士 肝硬化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