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芩健脾补肺益活血汤治疗蛋白尿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蛋白尿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各5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柴芩健脾补肺益活血汤。结果治疗后研究组24h尿蛋白定量、BUN、SCr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纳差腹胀、腰膝酸软、面浮肢肿、神疲乏力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纳差腹胀、腰膝酸软、面浮肢肿、神疲乏力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蛋白尿的治疗中,应用柴芩健脾补肺益活血汤治疗取得理想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柴芩健脾补肺益肾活血汤 肾性蛋白尿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较严重的肾病,常预后不佳,西医对该病多采用对症治疗,而中医治疗肾病有较悠久的历史,临证经验丰富。从难治肾病蛋白尿的病因病机出发,对益祛湿法治疗肾病蛋白尿进行探讨。

  • 标签: 难治性肾病 蛋白尿 益肾祛湿法
  • 简介:蛋白尿是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亦是肾脏病实验室诊断和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因变态反应损伤引起肾小球通透增加所致,蛋白尿质与量的变化客观反映了肾脏的功能状态和病理改变,降低尿中蛋白质含量,对改善肾功能和病理状态,延缓慢性肾功能的进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肾性蛋白尿 中医药论治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标志蛋白在烧伤延迟复苏患者急性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18年5月—2020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18~75(35±3)岁,按伤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23例及非AKI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深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统计伤后12、24、48 h补液量和血清肌酐及伤后12、24、48、72、120、168 h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FR),尿热休克蛋白70(HSP70)、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数据行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AKI发生的自变量,绘制预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AKI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计算诊断AKI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佳阈值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深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相近(χ2=1.98,t=1.98、1.99、1.99、1.99,P>0.05)。AKI组患者伤后24、48 h补液量明显少于非AKI组(t=15.37、6.51,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 h血清肌酐明显高于非AKI组(Z=2.16、5.62、6.72,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120、168 h血清AFR明显低于非AKI组(t=16.14、35.35、19.60、20.47、30.20、20.17,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120、168 h尿HSP70为(6.89±0.87)、(6.42±0.73)、(5.81±0.72)、(5.17±0.56)、(4.63±0.51)、(3.89±0.51)μg/L,明显高于非AKI组的(3.89±0.75)、(3.57±0.63)、(2.66±0.41)、(1.83±0.35)、(1.48±0.19)、(1.28±0.19)μg/L,t=12.00、13.61、17.39、22.98、26.34、21.59,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120、168 h尿TIMP-2×IGFBP-7、NGAL明显高于非AKI组(t=26.94、101.11、35.50、66.89、17.34、14.30,14.00、13.78、12.32、14.80、21.36、22.62,P<0.01)。将伤后12 h尿HSP70和血清AFR,伤后24 h尿TIMP-2×IGFBP-7、NGAL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值比=2.42、3.47、7.52、5.61,95%置信区间=1.99~2.95、1.86~3.92、2.87~9.68、2.14~14.69,P<0.01)。对43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伤后12 h血清AFR预测AKI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AUC为0.739(95%置信区间=0.576~0.903),最佳阈值为9.90,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90%;伤后12 h尿HSP70 AUC为0.990(95%置信区间=0.920~1.000),最佳阈值为1.40 μg/L,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96%;伤后24 h尿TIMP-2×IGFBP-7 AUC为0.715(95%置信区间=0.512~0.890),最佳阈值为114.20 μg2/L2,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95%;伤后24 h尿NGAL AUC为0.972(95%置信区间=0.860~1.000),最佳阈值为78 μg/L,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96%。结论尿HSP70、NGAL对烧伤延迟复苏导致的AK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烧伤 早期诊断 急性肾损伤 延迟复苏 肾损伤标志物
  • 简介:骨桥蛋白(OPN)可表达于肾小管、间质及球旁器,介导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粘附、聚集,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中起重要作用,参与一氧化氮信号途径的调节。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蛋白尿、高血糖及转化生长因子-β等可诱导OPN生成,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并抑制其降解,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早期阻断OPN在肾脏的表达可能对间质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

  • 标签: 骨桥蛋白 肾疾病 纤维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微量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对系统红斑狼疮患者损伤程度的诊断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遂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损伤进行分组,30例损伤患者为观察组,30例非损伤患者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根据损伤程度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均进行尿微量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肾功能指标检测,比较两组及不同程度损伤患者尿微量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在尿微量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 及IgM指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轻度在四项指标上均低于中度(P<0.05)。重度在四项指标上均高于中度(P<0.05)。综合分析可知,尿微量蛋白水平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与系统红斑狼疮损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尿液中的微量蛋白增加、尿微量蛋白水平的升高,可以是系统红斑狼疮损伤的一个临床判断指标,可以用来评估损伤严重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免疫球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水平和老年慢性心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的相关。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年龄≥65岁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分为CRS组(eGFR<60 ml·min-1·1.73 m-2)和单纯CHF组(eGFR≥60 ml·min-1·1.73 m-2)。收集患者空腹血液指标、基础疾病情况和心脏超声指标,评估2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和心肾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eGFR]的相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RS的相关因素以及不同基础疾病亚组LP(a)水平和CRS的相关。结果最终纳入172例研究对象,男性85例(49.4%),年龄79(71,84)岁。其中CRS组88例(51.2%),单纯CHF组84例(48.8%)。CRS组年龄[80(74,84)岁比74(70,82)岁]与LP(a)水平[222.0(112.0,445.3)mg/L比155.0(97.0,348.7)mg/L]均高于单纯CHF组(P<0.05)。在单纯CHF和CRS患者中,Lp(a)水平与LVEF(r=-0.155,P=0.043)、eGFR(r=-0.220,P=0.004)均负相关。对入组人群的2类高发基础疾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亚组分析发现,冠心病组Lp(a)水平与LVEF负相关(r=-0.250,P=0.007),高血压组Lp(a)水平与eGFR负相关(r=-0.233,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9,95%CI:1.017~1.124,P=0.009)和Lp(a)(OR=3.719,95%CI:1.339~10.326,P=0.012)是CRS的独立正相关因素。不同基础疾病亚组人群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a)在冠心病(OR=3.207,95%CI:1.129~9.108,P=0.029)和高血压(OR=3.054,95%CI:1.086~8.587,P=0.034)亚组人群中是CRS的独立正相关因素。结论血清Lp(a)水平和老年CRS具有正相关

  • 标签: 心力衰竭 肾机能不全 脂蛋白(a) 老年人
  • 简介:摘要远方教授从事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经过悉心研究和探索对蛋白尿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对络病理论有着独特的见解及认识。本文着重总结远师从络病理论对蛋白尿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中医治疗特色。

  • 标签: 肾性蛋白尿 络病理论 中医治疗
  • 简介:近年来,在很多人中流行起“吃蛋白质粉,补养身体”的新时尚。专家指出:蛋白质粉并非人人适宜,滥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 标签: 蛋白粉 负担 蛋白质粉
  • 简介:摘要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s,cldns)是构成紧密连接复合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上皮细胞的极性1。它的表达水平及分布情况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如家族、伴发高尿钙和肾脏钙质沉着的低镁血症,鱼鳞病和肾囊肿有直接关系2-4,近年来发现与急性损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cldns在急性损伤中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紧密连接 Claudins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尿微蛋白,即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清蛋白(尿-Alb)和免疫球蛋白G(尿-lgG)在儿童过敏紫癜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06月间我院就诊的过敏紫癜患儿70例,分尿常规阳性组34例、尿常规阴性组36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40例,共分成三组。以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尿液β2-微球蛋白(尿β2-MG)、清蛋白(尿-Alb)和免疫球蛋白G(尿-lgG)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尿常规阴性组较对照组,尿微蛋白水平增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尿常规阳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常规阳性组较对照组,尿微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是儿童过敏紫癜损伤的一个早期诊断指标。

  • 标签: 过敏性紫癜肾炎 儿童 尿微蛋白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血浆纤维蛋白原表达水平与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6年5期)、CNKI、CBM和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血浆纤维蛋白原表达水平与肾癌风险相关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5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队列研究,共37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浆纤维蛋白原低表达组的细胞癌患者在总生存率[HR=2.13,95%CI(1.74,2.61),P〈0.0000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HR=3.12,95%CI(2.19,4.44),P〈0.00001]方面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血浆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水平在TNM临床分期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OR=0.27,95%CI(0.13,0.55),P=0.0003],在Fuhrman病理分级G3+G4期明显高于G1+G2期[OR=0.49,95%CI(0.40,0.59),P〈0.00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表达水平在性别上无差异[OR=0.85,95%CI(0.69,1.05),P=0.14]。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水平与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具有明显相关。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以上结论仍需进一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 标签: 血浆纤维蛋白原 肾细胞癌 META分析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紫癜肾炎患儿与过敏紫癜患儿的体液免疫水平的差异以及过敏紫癜肾炎患儿尿蛋白与体液免疫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06例经活检确诊为过敏紫癜肾炎的患儿及64例过敏紫癜患儿采用年龄段分组进行比较;对过敏紫癜肾炎患儿测定其24小时尿蛋白水平,并与体液免疫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年龄段过敏紫癜肾炎组患儿的血清IgG、Ig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年龄段紫癜患儿,而IgM,C3、C4水平组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过敏紫癜肾炎患儿的血清IgG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水平密切负相关,IgM与24h尿蛋白水平正相关,而IgA、C3、C4水平与24h尿蛋白水平没有相关。结论过敏紫癜患儿的体液免疫水平紊乱,当累及肾脏时血清IgG、IgA水平下降且IgG、IgM与尿蛋白有相关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 体液免疫水平 尿蛋白
  • 简介: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中医内科中常把蛋白尿归类于"虚劳"、"水肿"的范畴中。多由先天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外感风湿水毒等引起的。

  • 标签: 徐嵩 固肾 肾小球滤过膜 蛋白质含量 定性检查 先天禀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肾炎蛋白尿治疗中使用祛风益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中接受慢性肾炎蛋白尿治疗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组法,每组30例。坎地沙坦治疗法用于对照组,坎地沙坦联合祛风益汤治疗法用于观察组。结果:治疗前两组尿蛋白定量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肾炎蛋白尿治疗中使用祛风益汤治疗方法,有助于降低尿蛋白定量,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祛风益肾汤 慢性肾炎蛋白尿 尿蛋白定量化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R)对非转移透明细胞癌(NMCCRCC)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61例术后病理确诊为NMCCR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AGR最佳截点值,根据截点值分为高AGR组(AGR≥1.59)和低AGR组(AGR<1.59)。对影响NMCCRCC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1例NMCCRCC患者中,高AGR组38例(62.3%),低AGR组23例(37.7%)。两组患者年龄、球蛋白水平、临床分期、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AGR组的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均短于高AG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GR<1.59是患者总生存及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HR=0.233,95%CI 0.073~0.742,P=0.014;HR=0.343,95%CI 0.134~0.873,P=0.025)。结论术前AGR对NMCCRCC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

  • 标签: 肾肿瘤 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非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 复发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