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肠外与肠营养支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胃肠道功能尚未丧失的危重患者,肠营养(TEN)较肠外营养(TPN)更安全、经济,符合生理要求。经皮造瘘术(PEG)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经口进食,需长期TEN支持的患者;癌性胃肠梗阻不能手术,姑息性行胃肠减压治疗的患者。

  • 标签: 内镜 胃造瘘术 胃肠减压 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管常用于胃肠减压,治疗某些疾病或作术前准备、术后观察,预防瘘的发生等等.而管在自行打结的并发症很少见到.笔者在护理病人时曾遇到过1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胃管 拔管困难 病例报告 胃管胃内打结
  • 简介:目的探讨射频局部消融配合三联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给予射频消融和三联治疗,对照组单纯三联治疗。结果治疗组隆起灶平复率,临床症状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2.3%,均优于对照组,HP转阴率87.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射频局部消融配合三联治疗疣状胃炎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

  • 标签: 疣状胃炎 射频消融治疗 内镜
  • 简介:,以往曾名为内窥镜。因为现时的检查所见可以在大屏幕的电视机上显示,不再是从小孔中“窥”了,所以“内窥镜”中的“窥”字初步略,山现“”的称呼。义曾名为,实则人体中并无外腔与腔之别,物理学中亦无外视与视之别,所以如今便径直称为了。检查在癌症的诊断中极为重要。

  • 标签: 内镜 癌症 光导纤维 肿瘤诊断
  • 简介:临床上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而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取决于所选用的营养方案.既往胃肠营养多予鼻管或传统外科手术造瘘管进行,以往的研究表明鼻饲易引进吸入性肺炎,并因患者拔管常致临时中断进食.近年国内外开展的经皮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tomy,PEG)是一种较新的胃肠营养途径,它具有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特点.为比较PEG与鼻管的疗效有何区别,我们比较了一组吞咽困难患者先后应用鼻管与PEG期间的营养状况(包括血红蛋白含量,血清白蛋白及胆固醇含量)及其并发症,以探讨PEG这一新疗法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内镜 胃造瘘术 吞咽困难 营养支持 疗效评价
  • 简介:患者男,36岁.因面黄伴乏力4个月于1996年10月2日入院.无黑便,呕血.5年前因复合性外伤致、脾破裂行全脾切除及修补术.此次住院检查:生命体征正常.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淤点、淤斑,巩膜无黄染,余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6×109/L,中性粒细胞0.71,淋巴细胞0.29;血红蛋白40g/L,血小板190×109/L.尿常规正常,大便潜血(+++),肝、肾功能正常,癌胚抗原11μg/L.胸片无异常发现.上消化道造影示:底占位性病变.拟诊:底平滑肌肉瘤?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全麻下行近端大部切除术.术中见网膜上有一1.5cm×1.5cm×1.5cm的脾种植结节,一并予以切除.底部可扪及一3cm×4cm×3cm的肿块,浆膜面完整.术毕解剖标本,见底部有一3cm×4cm×4cm大小紫红色带蒂肿块,肿块剖面肉眼似脾组织,术后病理证实为脾组织,诊断脾外伤脾切除术后脾种植.

  • 标签: 脾外伤 脾切除术 胃内脾种植 临床表现 病例报告
  • 简介:家住鼓楼的丁先生今年59岁,五年前他患上了一种怪病,对普通人而言是莫大享受的睡眠,对他来说竟然成了每天的畏途。因为只要他一躺下来,胃酸水就会不由自主的顺着食管从嘴里流出来,往往是一觉醒来,枕巾全部湿透,那种椎心的酸痛和烧心真让他有生不如死的感觉。时间长了,甚至连吃饭都会呛咳、打噎,还有好几次出现了食道出血的

  • 标签: 烧心 内镜 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 预防
  • 简介:我省2002年对全省各医院内操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进行严格管理.经检查,我院所用的9种类型12条全部合格,现将的消毒与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内镜 消毒 医院感染
  • 简介:检查作为一项侵入性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由于许多构造精细、材料特殊,存在许多管腔,不适宜高温消毒,只能采用低温消毒或某些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加上其价格昂贵,容易出现因镜子少而使用频率高,冲洗不彻底,消毒时间不足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可引起交叉感染的发生.故加强对内的消毒与管理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内镜消毒 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 消毒液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及治疗内窥镜的临床应用,微波通过内窥镜引入胃肠道进行多种疾病的治疗,已被人们重视并采用。一、一般概念: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也是一种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有长波(10~1公里),中波(1公里~100米),短波(100米—10米),超短波(10米~5米)和微波(1米—1毫米),所有的无线电波均可用于医疗,为了不干扰正常的

  • 标签: 内镜微波 微波治疗 微波技术 临床应用 无线电波 微波组织凝固器
  • 简介:自1991年Geage[1]和Dallemagne[2]等相继报道应用腹腔底折叠术治疗成人严重食管反流后,Lobe等[3]1993年报道应用腹腔开展儿童Nissen's底折叠术,并显示较经典的开腹手术具有明显的优点.在以后的10年中,腹腔底折叠术治疗儿童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食管反流在欧美国家迅速流行和普及.

  • 标签: 腹腔镜 胃底折叠术 儿童 胃食管反流 术式选择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专职人员选择与岗位培训、强化专职人员工作责任心、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延长使用寿命减耗增效合理利用资源。方法加强专职人员选拔和理论培训强化实际操作演练。结果有效提高了专职人员工作责任心及技术操作水平。加强维护保养、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以养代修减少了维修费用,利用有限医疗设备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标签: 内镜专职人员选择 岗位培训与管理 延长内镜使用寿命 医疗资源效益最大化
  • 简介:依据流体动力学平衡体系制备了一种包含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的新型漂浮缓释系统,提高难溶性药物尼莫地平溶出速率的同时控制其释放,以达到既高效又长效的目的,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以poloxamer188为载体溶剂一熔融法制备,缓释漂浮片由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羟丙甲纤维素,碳酸镁,十六醇等组成,均匀设计法优化处方,较优处方于体内外均显示了较好的漂浮状态,体内同位素示踪研究表明该系统可明显延长体内的滞留时间,而非漂浮片则很快通过吸收部位,饮食对该系统的体内转运有明显的影响,空腹服用将大大缩短该系统的体内滞留时间,统计矩分析表明该系统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普通尼莫地平片的四位,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为其二倍。

  • 标签: 固体分散体 胃内漂浮缓释系统 尼莫地平 体内转运
  • 简介:目的提高对蝶窦病变症状和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对鼻手术治疗该病优越性的认识.方法分析15例蝶窦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手术的效果.结果蝶窦霉菌4例,囊肿3例,炎症5例,均1次治愈.蝶窦乳头状瘤1例,随访中;蝶窦自发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因行鼻微创手术避免了死亡;蝶窦、后组筛窦低分化鳞癌在鼻下获得精确取检确诊.结论蝶窦病变经CT和MRI等高清晰度的影像学检查可获明确诊断,鼻手术对蝶窦病变治疗有其优越性.

  • 标签: 鼻内镜 蝶窦病变 诊断 治疗 鳞癌
  • 简介:对粘膜病变由于其下特殊表现并可病理活检而能作出正确诊断,但对胃腔狭窄尤其当不能通过狭窄部位时会对病变定位或病变性质判断错误。

  • 标签: 内镜 狭窄 胃腔 误诊 病理活检 病变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