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四川省德昌县中医医院四川德昌6155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39-02由于当前环境的影响,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各种外在的条件致病因素下,小肠功能紊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疾病,小肠功能紊乱也可称之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就是肠胃综合征,发病时多表现为肠胃的运动与分泌机制失调,即没有器官上的病理改变,但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也一定要与外科的其他一些急腹症如阑尾炎、胃肠穿孔、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等区分开来,以免误诊。其主要为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障碍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所导致。本文将针对引起小肠功能紊乱都有哪些因素及对应的治疗和防范措施会做出一一分析,使患者能够对小肠功能紊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对患了小肠功能紊乱的病人有一个确切的治疗过程及对应的预防普及知识。1小肠功能紊乱表现在哪些方面?小肠功能紊乱是一个缓慢的起病过程,病程往往是长年累月发展来的,在期间会间接性或持续发作,主要表现在胃肠道之间,在细小的可划分为咽、食管、胃,但往往在肠道的表现症状是最为明显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有时也可能伴有一些身体局部神经性疼痛症状。1.1咽异感症是小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表现,患者会觉得咽部会有异常感觉,如灼烧感、阻塞感、异物感等体感不适,但是不影响饮食,这样的症状减轻和加重往往与心情的变化而有所关系。1.2食管痉挛,在进饮食时会突然出现吞咽困难或食道疼痛,进食时由于刺激性的过冷或过热食物容易诱发这样的症状,一般症状的出现都比较短暂,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会有所不适,可以调整呼吸或进行喝水来减轻缓解不适[1]。1.3肠曲呈分节充盈现象,通常情况小肠早期的运动功能是快速的,到后期小肠的运动功能会慢慢减低,此症状是由于肠壁发生不规则节段性痉挛而呈分节状充盈。少数病例小肠呈弥漫性痉挛,使肠管呈痉挛性变细。1.4神经性厌食,主要表现为厌食或拒食,严重的患者会体重减轻。患者常有神经内分泌失调,低血压、体温过低、心动过缓、饥饿感丧失等症状。1.5粘膜皱襞改变,早期粘膜皱襞粗糙、紊乱、不现则,后期粘膜皱襞平坦、模糊、消失。2诱发小肠功能紊乱的因素是什么?自身饮食的不良习惯,不按时吃饭,暴饮暴食,上班不吃早餐,吃的过饱或饥饿过度等,都可促使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聚焦于动力紊乱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策略。首先通过营养评估,确定患者的具体需求,进而探讨肠内与肠外的营养支持方法。在护理方面,本研究提出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在内的综合策略。这些策略旨在全方位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带来的负担。通过肠内与肠外的营养支持,确保患者获得必要的营养;通过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饮食护理旨在提供合理的膳食计划;疼痛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则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干预。本研究为动力紊乱患者的综合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胃动力紊乱 营养支持 护理策略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女煎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大鼠血浆胃动素、血清泌素的影响,探讨其对改善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和不规律喂养法复合诱导大鼠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模型后,用单日上午进食,双日下午进食,打乱大鼠进食规律,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模型,随机分成中药组、西药组、生理盐水组3组,各10只。第4周起,开始治疗2周。第5周末麻醉处死,测血清泌素、血浆胃动素。结果:(1)模型组大鼠与空白组大鼠血清泌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加味玉女煎组大鼠血浆泌素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莫沙比利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模型组大鼠血浆胃动素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加味玉女煎组大鼠血浆胃动素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莫沙比利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玉女煎可降低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大鼠血浆胃动素水平,血清泌素水平增加胃肠推进。

  • 标签: 糖尿病 胃肠功能紊乱 中医药疗法 胃泌素 胃动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出凝血功能异常研究的观察和比较。方法选择2010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从我院健康体检者中选50例作为对照。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根据以上指标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每组人数各为50例。分别测定各组人员的血小板参数((PLT血小板计数;P-LCR大血小板比率;PDW血小板分布宽度)、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结果三组检测者的PLT值显著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P-LCR、PDW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两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的PT、APTT以及TT均延长,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亢进组PT、APTT以及TT水平均低于正常健康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减患者凝血功能减退,有出血危险;甲亢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继发血栓形成倾向。

  • 标签: 甲状腺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 凝血功能
  • 作者: 姜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咀嚼肌功能紊乱(masticatory muscle disorders,MMD)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各亚型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包括局部肌纤维痛、肌筋膜痛等诊断,表现为咀嚼肌局部疼痛,可在下颌功能活动时加重。MMD是多因素复合致病,咬合异常如咬合创伤、干扰和咬合垂直距离过低等存在诱发或加重MMD的潜在风险,口腔修复治疗中需注意避免引起医源性咬合异常。多数患者的MMD症状可通过综合治疗得以缓解,而口腔修复医师可通过咬合治疗对MMD进行辅助诊断和辅助治疗,通过咬合板、调、义齿修复等手段达到缓解咀嚼肌张力、稳定咬合支持、消除干扰、调整颌位关系等目的,排除MMD的部分风险因素并缩短病程。

  • 标签: 咀嚼肌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面部疼痛 义齿修复术 夹板
  • 简介:2016年初,脓毒症(sepsis)被重新定义为机体对感染的失控性反应进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临床上存在感染的患者,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2分才可以诊断为脓毒症。

  • 标签: 脓毒症 凝血 治疗
  • 作者: 郭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重庆东华医院,重庆400032
  • 简介:盛夏时节,大家都宅在家里,实在是太热了,根本没有食欲,自然要找点凉拌的食物来解渴,所以,一到晚上,大家就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一边喝着冰镇啤酒,一边吃着烤肉,倒也是一种享受。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对他们的有很大的影响,会引起更多的消化道疾病。很多人在夏天的时候,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肠胃的功能减弱,会引起急性肠胃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消化性溃疡。

  • 标签: 伏天饮食;肠胃功能紊乱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大规模的样本调查和深入的数据分析,探讨了肥胖与甲状腺功能紊乱之间的密切联系。研究发现,在肥胖人群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加剧,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情况也更为严重。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肥胖与甲状腺功能紊乱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而且对于临床医生在面对肥胖患者时,如何更加精准地评估和监测甲状腺功能,以及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还为预防和治疗肥胖相关并发症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标签: 肥胖 甲状腺功能 激素水平 相关性 病理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加三联疗法治疗迷走神经紊乱性胃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用三联疗法,疗程10-16日。研究组用三联疗法,加用帕罗西汀片口服,20mg每日1次,用10-16日,或典唑酮片25-50mg,1日2次,用10-16天。结果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不同(P<0.05)。结论帕罗西汀片口服加三联疗法治疗迷走神经紊乱性胃病,疗效肯定,可以普遍使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迷走神经胃炎 疗效评价
  • 作者: 周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德昌县中医医院四川凉山615500)【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75-02由于当前环境的影响,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及各种外在的条件致病因素下,小肠功能紊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疾病,小肠功能紊乱也可称之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就是肠胃综合征,发病时多表现为肠胃的运动与分泌机制失调,即没有器官上的病理改变,但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也一定要与外科的其他一些急腹症如阑尾炎、胃肠穿孔、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等区分开来,以免误诊。其主要为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障碍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所导致。本文将针对引起小肠功能紊乱都有哪些因素及对应的治疗和防范措施会做出一一分析,使患者能够对小肠功能紊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对患了小肠功能紊乱的病人有一个确切的治疗过程及对应的预防普及知识。1小肠功能紊乱表现在哪些方面?小肠功能紊乱是一个缓慢的起病过程,病程往往是长年累月发展来的,在期间会间接性或持续发作,主要表现在胃肠道之间,在细小的可划分为咽、食管、胃,但往往在肠道的表现症状是最为明显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有时也可能伴有一些身体局部神经性疼痛症状。1.1咽异感症是小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表现,患者会觉得咽部会有异常感觉,如灼烧感、阻塞感、异物感等体感不适,但是不影响饮食,这样的症状减轻和加重往往与心情的变化而有所关系。1.2食管痉挛,在进饮食时会突然出现吞咽困难或食道疼痛,进食时由于刺激性的过冷或过热食物容易诱发这样的症状,一般症状的出现都比较短暂,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会有所不适,可以调整呼吸或进行喝水来减轻缓解不适。1.3肠曲呈分节充盈现象,通常情况小肠早期的运动功能是快速的,到后期小肠的运动功能会慢慢减低,此症状是由于肠壁发生不规则节段性痉挛而呈分节状充盈。少数病例小肠呈弥漫性痉挛,使肠管呈痉挛性变细。1.4神经性厌食,主要表现为厌食或拒食,严重的患者会体重减轻。患者常有神经内分泌失调,低血压、体温过低、心动过缓、饥饿感丧失等症状。1.5粘膜皱襞改变,早期粘膜皱襞粗糙、紊乱、不现则,后期粘膜皱襞平坦、模糊、消失。2诱发小肠功能紊乱的因素是什么?自身饮食的不良习惯,不按时吃饭,暴饮暴食,上班不吃早餐,吃的过饱或饥饿过度等,都可促使肠胃蠕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升阳益汤加味治疗中老年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从本院诊治的中老年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当中随机抽取88例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升阳益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7.73%VS79.55%),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升阳益胃汤 加味治疗 中老年胃肠功能紊乱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在中医学中,胃肠功能紊乱属下利、泄泻、便秘、腹痛等范畴,其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刺激、体质虚弱、外邪内侵所致,病位在大肠部位。人体是有机系统,胃肠功能紊乱与患者肝胆疏泄功能、脾胃的运化以及升清降浊功能失调等有相关关系,以肝郁气滞,脾胃虚弱、肝旺乘脾以及气机阻滞为病机特点。对肠胃功能紊乱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使患者紊乱的肠胃功能得到及时调整,从而改善患者体质,提升生活水平与质量。

  • 标签: 肠胃 功能紊乱 中医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3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方法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来我院治疗的60名确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疗法,即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方法治疗。结果实行中医疗法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缓解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心理焦虑也得到了充分的缓解。结论用中医治疗方法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疗效比普通治疗方法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中医治疗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