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胃癌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排名第三。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较复杂,分子方法有利于帮助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预测预后。胃癌方法有很多,包括病理组织学分分子以及免疫等。本文通过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分析不同分方法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为精准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新世纪肿瘤治疗的挑战之一是寻找针对病理发生学上一致的肿瘤类型的特异性靶向疗法,以达到最大疗效和最小毒性,其中肿瘤的精确是关键。目前,肿瘤分类或主要依据于形态学标准,故有局限性,因为相同形态的肿瘤可能具有明显不同的临床过程和治疗反应。这些肿瘤在临床上的异质性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亚型。近年,肿瘤分子(molecularstaging/molecularclassification)的概念悄然而生,即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精确区分肿瘤的分子类型,标志着肿瘤已进入分子时代。

  • 标签: 胃癌 分子分型 诊断 预后判断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年新发胃癌患者达950000例以上,有超过一半的病例发生于东亚国家,其中仅我国的发病例数每年就超过40万,占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的40%。胃癌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重危害国民生命和健康的疾病。目前,国内外针对胃癌尚缺乏特异性靶向治疗的分子靶点,临床治疗手段相对单一。其中,早中期胃癌主要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而对于丧失手术治疗时机的晚期胃癌患者则以化疗为主。

  • 标签: 胃癌分子分型 亚洲癌症研究组 诊断 靶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及诊疗手段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早期肿瘤的检出率和治愈率不断提高,患者总死亡率逐渐下降。但是对于乳腺癌仍存在大量的困惑亟待解决,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同临床分期或病理类型的患者,采用同一方案治疗,其治疗的敏感性及患者预后存在明显的差异。事实上,乳腺癌是一类分子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分型 分子生物学技术 方案治疗 早期肿瘤 总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病理。方法收集医院对胃癌病理的治疗数据资料和历史上主要胃癌病理研究病例,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对比。结果胃癌病理主要有两大类,大体形态和组织学分,不同的胃癌类型,其形态和组织还有生物学行为都是各异的,所以现如今的胃癌病理分析系统繁多。讨论胃癌的病理主要有Borman、WHO和Lauren的细致化和系统化有助于对胃癌的治疗。

  • 标签: 胃癌 病理分型
  • 简介:摘要:胃癌是指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生存期短、死亡率高的疾病特点,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针对胃癌患者临床治疗,需要先确定患者病例分析情况,从而判断患者病情状况,便于给予对因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对此,本文探讨病理的方法和评价患者预后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组织学级别及各分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0例DCIS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HER-2和Ki67的表达,并根据结果对所有病例进行分子。分析不同级别及不同分子DCI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其余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ER、PR、HER-2表达的两两比较用χ^2割法。结果在全部240例患者中,低级别DCIS有74例(30.8%),中级别DCIS139例(57.9%),高级别DCIS27例(11.3%);luminalA92例(38.3%),luminalB70例(29.2%),HER-2过表达76例(31.7%),三阴2例(0.8%)。不同级别DCIS患者年龄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24,P=0.073),但ER、PR及HER-2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974、59.391、58.501,P均〈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ER、PR在低级别DCIS中的表达均高于中级别和高级别DCIS(ER:χ^2=36.345、67.769,P均〈0.014;PR:χ^2=41.172、51.440,P均〈0.014);HER-2在高级别DCIS中的表达高于中、低级别的DCIS(χ^2=6.391、50.132,P均〈0.014)。不同分子患者的年龄分布及患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1、4.332,P=0.847、0.228),但是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79,P〈0.001)。组织学分级在luminalA分别与luminalB、HER-2过表达、三阴比较,luminalB与HER-2过表达比较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结论检测DCIS的分子,可为临床诊疗及而后预测辊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癌 分子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从分子水平上以基因表达谱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可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亚型,各亚型对治疗的敏感性及预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乳腺癌分子对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对乳腺癌分子的由来、各亚型的特征与临床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分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安全。传统的主要根据有无雌激素刺激将子宫内膜癌分为Ⅰ、Ⅱ两,涵盖了全部种类的子宫内膜癌。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与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为满足更为精准的临床诊疗需要,子宫内膜癌需要准确的分子。TCGA首次提出的子宫内膜癌分子,将子宫内膜癌分为四种亚型。本文就目前临床上的子宫内膜癌分子方法进行综述,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 标签: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安全。传统的主要根据有无雌激素刺激将子宫内膜癌分为Ⅰ、Ⅱ两,涵盖了全部种类的子宫内膜癌。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与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为满足更为精准的临床诊疗需要,子宫内膜癌需要准确的分子。TCGA首次提出的子宫内膜癌分子,将子宫内膜癌分为四种亚型。本文就目前临床上的子宫内膜癌分子方法进行综述,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 标签: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熊光萍 李丹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病毒和病毒病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兰州 73000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病毒和病毒病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 简介:摘要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是5岁以下婴幼儿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RVA感染所导致的腹泻给全球婴幼儿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目前针对RVA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只能通过接种疫苗来达到预防目的。疫苗的有效性与RVA基因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对国内外RVA分子特点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提供基因多样性的重要信息,为当前和未来疫苗研制中毒株基因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A组轮状病毒 基因型 疫苗
  • 简介:摘要肿瘤的治疗模式日趋个体化,选用精准的治疗方案,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三阴性乳腺癌异质性较高,即使是同样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不同类型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也不完全一样。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对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分子表型不尽相同,提示其分子表型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化疗反应及预后不同的原因。本文介绍三阴性乳腺癌分子研究进展,有助于选择有效的靶向药物,以期在提高疗效和延长生存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 标签:
  • 简介:摘要酥油为藏族食品之精华,类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但是,酥油从原料收集、生产、产品贮存及流通过程中都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目前,国内外对动物性食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致病菌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报道较多,对牛奶、及乳制品相关的检测报道也较多,但未见酥油中β-内酰胺酶检测及分子方面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就酥油中病原微生物的概况、酥油中β-内酰胺酶检测、分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酥油 病原微生物 &beta -内酰胺酶 分子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分子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12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的100例女性设为对照组。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CBF-PI-B)对两组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确定研究组乳腺癌患者的分子;分析不同分子乳腺癌患者及正常人群的人格特征。结果124例乳腺癌患者IHC结果显示,LuminalA40例,LuminalB38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24例,三阴性22例。各乳腺癌分子患者CBF-PI-B中神经质、宜人性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开放性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乳腺癌各分子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分子与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关系,改变性格有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 标签: 乳腺癌 人格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大五人格问卷
  • 简介: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在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治疗反应上都存在着极大地差异。因此,肿瘤患者临床个体化治疗的要求使传统的肿瘤病理学分方法面临巨大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乳腺癌基因表达特征为基础的分子为探讨乳腺癌的异质性、治疗靶点、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等提供了新的启示。

  • 标签: 乳腺肿瘤 分子分型 淋巴结 受体 erbB-2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乳腺癌的分子对临床的精准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性意义。根据 MRI表现对乳腺癌患者的分子进行预判,为患者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是目前乳腺癌的研究热点,本文就乳腺癌分子 MRI表现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分型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癌的中医辩证与原发性胃癌的癌症基因组图谱( TCGA)相关性。方法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 2014-2018年胃癌病例 76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胃癌,用 SPSS软件分别分析中医证与 TCG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中医证与 TCGA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 对原发性胃癌中医与 TCGA基础上,可有针对性联合中西医用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原发性胃癌 中医证型 TCGA分型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由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确定了4种分子亚型。基于各亚型不同免疫特点,选择适合的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在多个国家展开并取得重要进展。临床主要应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抗体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依据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针对的靶点特性优化药物选择和药物配伍可能为子宫内膜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机遇,为提高生存率带来新的曙光。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分子分型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