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以中华鳖为研究对象,在温度为25℃、29℃、31℃、32℃和32.5℃,相对湿度75%~90%的孵化环境下,从第8天开始连续解剖并观察了各温度组胚胎的过程,列出孵化温度29℃时的胚胎分期,根据受精卵胚胎日龄及胚胎形态特征变化,将整个胚胎过程分为26期,以头部、四肢、背甲及腹甲的变化作为主要分期依据.同时比较了不同孵化温度下中华鳖胚胎的速度,结果表明,25℃不利于受精卵的存活,在上述温度范围内孵化速度随孵化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 标签: 中华鳖 胚胎发育 分期 孵化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胚胎停止发育(embryonicarrest,简称胚停)孕妇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胚停孕妇和40例健康孕妇,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两组孕妇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查,统计两组孕妇妊娠2周、4周、6周CD3、CD4、CD8、CD4/CD8结果,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妊娠6周以内,CD3和CD4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2周时,CD8和CD4/CD8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4周和6周时,研究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胚停孕妇妊娠约6周以内CD3、CD4基本无明显变化,但CD8数量增加,CD4/CD8升高,可能与胚停发病有一定联系。

  • 标签: 胚胎发育停止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0期
  • 机构:如今,从瓶装水到吸管杯等塑料制品公司,均在广告中将“不含双酚A(BPA)”作为安全指标大加宣扬。然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双酚A的替代物质双酚S(BPS)能加速胚胎发育进而扰乱生殖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日,来自卡罗琳学院和路德维格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联合研究,对发育第一周的胚胎进行了详尽的分子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人类和小鼠的胚胎过程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而且X染色体上的基因或被以不同方式进行调节;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

  • 标签: 早期胚胎发育 CELL 科学家 人类 大发 胚胎发育过程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胚胎移植(fET)及冻融胚胎移植(FE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IVF-ET治疗的1516例单胎妊娠分娩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fET及FET的临床妊娠率、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结局等。结果1516例IVF-ET单胎分娩患者中,85例合并内科相关疾病,929例(61.3%)接受fET治疗(fET组),587例(38.7%)接受FET治疗(FET组)。fET组前置胎盘发生率(1.8%,17/929)与FET组(4.3%,25/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产后出血发生率(5.0%,46/929)与FET组(9.2%,54/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胎盘粘连发生率(1.1%,10/929)与FET组(2.9%,17/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T是产后出血、胎盘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3、OR=2.828,P均〈0.05),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较fET可能增加患者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新鲜胚胎移植 冻融胚胎移植 母儿结局
  • 简介:摘要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很多妊娠妇女的首选药物,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没有经过严格的胚胎毒性研究与筛选。本文就近年来通过体外检测方法对中药胚胎毒性的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胚胎毒性 中药 体外试验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前不久,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HFEA)首次批准了“在人类胚胎上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的实验。研究人员将能深入了解健康的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体外人工授精培养的胚胎的发育质量,为不孕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于冷冻受精胚胎,将其作为客体物中的伦理物予以高规格的保护比较恰当。作为伦理物的受精胚胎是介于人与物之间的过渡存在,具有孕育成生命的潜质,将其作为一般遗产继承无法体现对生命的尊重,有违伦理要求,赋予相关权利人以监管、处置权似乎更加合理。为防止因冷冻受精胚胎的处置引发纠纷,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统一制定相关知情同意书的示范条款,完善各种情形下对冷冻受精胚胎的处置约定。其中,胚胎收养制度是各种处置方式中较优的选择。

  • 标签: 遗留 冷冻受精胚胎 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胚胎移植的过程中胚胎培养液中不同浓度氨基酸对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5月至2014年8月间在本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收集120份当日的胚胎培养液,按照妊娠的结果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即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妊娠组56例,非妊娠组64例,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对上述标本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并与空白对照比较。从中分析培养液中的氨基酸浓度对于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基础FSH、不孕年限以及将调节时间等指标中,仅有促性腺激素(Gn)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妊娠组较非妊娠组低(182.64±55.86Uvs211.38±39.16U),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就谷氨酰胺和丙氨酸水平比较,妊娠组较非妊娠组低,丙氨酸--谷氨酰胺的含量则较非妊娠组高,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胚胎培养液中的谷氨酰胺和丙氨酸的含量对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妊娠的结局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其含量较低时成功妊娠的几率比较大。

  • 标签: 选择性单胚胎移植 胚胎培养液 氨基酸 妊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治疗宫内胚胎残留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58例因早孕终止妊娠后宫内胚胎残留的患者,随机抽取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清宫术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宫腔镜检查及刮宫术。结果观察组无1例患者有宫内胎物残留,对照组为5例患者,宫内胎物残留率为19.35%,对两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进行刮宫术治疗,可减少宫内膜损伤,有效提高了宫内残留的手术效果,有助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 宫内 胚胎残留 临床效果
  • 简介:从生物学哲学的角度看,人胚胎具有重要的生命价值和一定的人格性,同时人胚胎也具有工具性和一定的物性,人胚胎的伦理地位具备"人"和"物"的两重性,二者是互补的。人胚胎是世代交替的一个过渡环节,是人类存在的特殊形态,具有发育为人的潜能。胚胎相对于一个物种的整体生存而言,它只是人类种族整体生存的一个环节和部分,只是实现世代交替的一个工具,因此人胚胎具有工具性。可以利用人胚胎开展医疗和科研工作,但应当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监管。

  • 标签: 人胚胎 生物学哲学 生命价值 伦理地位
  • 简介:冷冻胚胎由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形成,具有生物人的整套遗传基因,具有孕育成自然人的潜在可能性。因此,为了提高对冷冻胚胎的保护,应该将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定性为具有最高物格的生命伦理物。基于冷冻胚胎是生命伦理物的法律属性,冷冻胚胎的处分方式主要包括四种:保存、捐赠给不孕不育夫妇、捐赠用于医学研究、医学销毁。为了满足特殊的社会需要,应该适度有限制的开放代孕。

  • 标签: 冷冻胚胎 法律属性 生命伦理学 代孕
  • 简介:目的由于原肠期细胞的剧烈运动,在斑马鱼胚胎的背侧汇聚形成了称为胚盾(shieldorganizer)的结构,是胚胎的信号组织中心,在背腹轴建立和胚层诱导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系统鉴定在胚盾特异表达的基因,可为进一步探讨胚盾形成的机制及其指导胚胎早期发育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方法Tg(gsc:GFP)转基因鱼在胚盾表达特异的绿色荧光。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离富集GFP阳性细胞并提取总RNA进行RNA深度测序,检测可能在胚盾高水平表达的基因。然后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PCR,q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鉴定若干在胚盾特异表达的基因。结果从Tg(gsc:GFP)转基因鱼胚胎中分离富集到了纯度超过96%的GFP阳性细胞,RNA深度测序的结果显示有657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比整胚细胞或GFP阴性细胞高2倍以上。最后,确认了KIAA1324、ripply1、twist2、isthmin1、nme4、zgc174153、rrbp1b等7个基因在胚盾特异表达。结论系统鉴定到了斑马鱼胚胎胚盾特异表达基因,为下一步研究这些基因的发育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斑马鱼 胚盾 流式细胞分选 RNA深度测序 原位杂交
  • 简介:摘要科学的进步革新着人们的生活,挑战着现行的的法律体制。冷冻胚胎的产生,是对传统两性繁殖方式的颠覆,创造出受精卵在进入母体之前的法律真空。对于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定位,是对其进行法律适用的依据和参照,在中外文献中,形成主体说、客体说及折中说,对于冷冻胚胎应以其“物”之属性为核心,辅之以“人格”的保护方式,才能达到具体的法律参照标准。

  • 标签: 超伦理物 冷冻胚胎 权利问题 处置问题 胚胎胎儿
  • 简介:以百合科黄精属玉竹为实验材料,为了寻找玉竹小孢子发育时期的鉴定方法以及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的相关性,采用石炭酸品红、醋酸洋红、苏木精染色液进行染色观察,并对玉竹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细胞学及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和花药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同时还调查了玉竹花序中不同序位的花蕾小孢子发育时期的规律。结果表明,苏木精染色效果最好;玉竹小孢子发育时期呈现高度的一致性,经过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双核期,且各时期特征明显;玉竹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的外部形态特征、花药颜色密切相关。依据花器官形态特征可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从而确定花药培养选择小孢子发育的最佳时期。

  • 标签: 玉竹 小孢子 发育时期 花器官形态
  • 简介:由于体外胚胎的法律属性定性不明,造成与此相关的权利归属和权利行使纠纷增多。关于体外胚胎的法律属性有主体说、客体说、中介说三种观点。首先,中间体不可能存在,因为人和物是民法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只要整个社会没有发生巨变,这二者作为民法的基本范畴和逻辑体系仍然适用。其次,体外胚胎没有神经和大脑,没有自我意识,不能满足作为主体的生物属性要求;不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就不能成为义务的承担者,不能满足作为主体的法律属性要求。所以体外胚胎只能作为权利客体,但由于其有发展为人的潜能,是一种特殊的物,在未来民法典的编撰中,应将体外胚胎放于"物"章节,并规定若胚胎在母体中成功着床发育成胎儿,那么对胎儿的保护就应溯及到受精时。

  • 标签: 体外胚胎 法律属性 民法典编撰 民法总则
  • 简介:本文以无锡冷冻胚胎案作比较法研究,首先说明法国法上的人工胚胎虽属生物学上的人类,但欠缺法律上人格,系无法用金钱衡量之动产。其次,本文赞同本件一审法院所谓受精胚胎乃特殊之物的见解,并指出人工胚胎兼具物与人格利益之特性,主张其法律适用为:就胚胎之储存维护应适用物之规范,就胚胎受损得援引人格利益之保护,就胚胎管领则应适用监护法理。

  • 标签: 人工胚胎 人格利益 监护 法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