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术中超声作为一项术中影像技术,具有实时动态、安全无创等特点,可帮助术者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为研究脊髓脊柱疾病提供新的有效方法,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就术中超声在Chiari畸形、脊髓肿瘤、椎管狭窄等脊髓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ARNOLD-CHIARI畸形 脊髓肿瘤 椎管狭窄 超声检查 术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结核合并脊髓损伤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就诊且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合并脊髓损伤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评估其手术前后感觉及运动功能、ASIA残损分级等。结果2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ASIA感觉及运动评分、神经功能分级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随访后凸角矫正满意且丢失不明显,随访期间无结核复发。结论脊柱结核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手术清除结核病灶,并实施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脊髓损伤 脊柱结核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诱发电位在脊柱脊髓手术中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对脊柱脊髓手术病人术中使用诱发电位仪来指导手术操作。结论诱发电位仪的使用尽最大可能避免手术损伤,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脊柱骨折导致脊髓损伤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脊柱骨导致脊髓损伤的患者,然后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选择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再将两组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发现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比率比较高,高达26.67%。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比率比较低,为6.67%。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比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同时发现,对照组中满意度相对较低,仅为73.33%。实验组中满意度相对较高,为93.33%。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的要比对照组高。结论在脊柱骨折导致脊髓损伤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是目前值得推荐的。

  • 标签: 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 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2年3月收治的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分析手术用于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转变效果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椎体前缘、椎体后缘压缩高度以及Cobb’s角的距离有极大的变化,治疗前后的手术椎体转变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Harris评分、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预后指标对比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促进椎体功能的改善,同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柱手术并发脊髓不完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脊柱手术后并发不完全损伤1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后均有脊髓不完全损伤的临床表现,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并加以肢体功能锻炼,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JOA评分和ASIA等级比较。结果10例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患者ASIA评分低于术前,治疗恢复3个月后脊髓功能的ASIA分级有所改善,恢复至术前或接近术前。结论脊柱手术并发脊髓不完全损伤程度较轻,经及时的术后治疗和功能锻炼脊髓功能可得到较好恢复。

  • 标签: 脊柱手术 脊髓不完全损伤 术后治疗 脊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76例,选至2015年11月—2018年1月,将其分成两组围手术期护理试验组38例,基础护理对照组38例,评定两组结果。结果试验组独立生活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脊柱骨折致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期间,有40例脊柱骨折致脊髓损伤患者来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将患者的治疗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中,在计算机内根据患者入院日期进行分组,单号入院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双号入院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所获得的效果,包括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定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提供常规化的护理服务及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统计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准确评估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构建全新的、特色的护理模式,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加强围手术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更利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快速康复,赢得他们的充分信任,在和谐护患关系的支持下,医院现代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可持续发展前景必然一片大好。

  • 标签: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观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36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18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到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实施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的56例患者,根据其选择的手术入路方法划入前路组与后路组(n=26)。前路组实施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后路组实施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肢体运动评分及患者脊柱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M、ADIA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前路组患者FIM、ADIA评分均上升幅度较大,与后路组评分对比差距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脊柱畸形症状均得到改善,前路组患者的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优于后路组,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前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实施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的56例患者,根据其选择的手术入路方法划入前路组与后路组(n=26)。前路组实施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后路组实施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肢体运动评分及患者脊柱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M、ADIA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前路组患者FIM、ADIA评分均上升幅度较大,与后路组评分对比差距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脊柱畸形症状均得到改善,前路组患者的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优于后路组,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前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脊柱骨折伴颈椎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名脊柱骨折并伴颈椎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此次调查研究之中。之后,利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这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的区别。将对照组的患者按照常规的护理操作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人员则使用优质护理,然后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8/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脊柱脊髓损伤多伴有其他的合并伤,颈椎骨折多伴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肺及心血管损伤,以及胸腰椎骨折。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时常合并腹部内脏损伤及四肢长骨干骨折。目的讨论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和合并症,然后考虑是否需作早期脊柱复位和合并损伤的探查修复。尽早整复脊柱骨折脱位(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仍然是脊柱骨折治疗的三要素。

  • 标签: 脊柱 脊髓损伤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