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灸联合穴位敷在胸痹心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对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3年4月到2023年9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200名心内科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名患者。观察组接受灸联合穴位敷治疗,实验室接受常规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和西雅图心绞痛表(SAQ)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接受灸联合穴位敷后,症状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U=21.647,P=0.000)。治疗前SAQ评分无显着差异,在进行治疗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5.674,P=0.000)。结论:灸联合穴位敷在胸痹心痛患者护理中能显着改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表明其可作为心绞痛管理的一种有效补充和替代治疗方法。

  • 标签: 脐灸 穴位贴敷 胸痹心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灸法结合肚脐穴位敷对“脾虚”肠道易激综合症的疗效。方法:从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从我院中医科中收集到的60例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将全部选择的病人按照数字排列名单,采用实际的鼠标抽样法,将他们分为两个小组,分别是正常组和联合组,各30人。正常组采用的是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而联合组采用的是艾灸结合部中药敷的治疗方案,对两种治疗方式对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愈后进行了比较。结果:与正常组的普通西医治疗方法相比较,联合组的艾灸结合中药敷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综合临床效果更好,并且对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结论:采用中药艾灸与部中药敷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对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症的病人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并最终实现了根治,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 标签: 艾灸联合中药贴敷 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症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炎预防中实施部预防护理的疗效。方法:对88例新生儿发热及炎患儿进行探讨,病例选取的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4月,患者入院后常规对其进行两组随机均分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行部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脐带脱落时间、复发次数、体温、出血率、炎发生率、复发间隔时间、发热持续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情况少于对照组,体温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炎发生率(6.82%)、出血率(4.55%)低于对照组(25.00%,22.73%),并发症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20.4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预防新生儿炎方面,实施部预防护理的方法相对于常规护理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实验组患儿的脐带脱落时间较短,炎复发情况较少,体温较低,炎发生率和出血率明显降低,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减少。因此,部预防护理在新生儿炎的预防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新生儿部健康水平。

  • 标签: 脐部预防护理 新生儿 脐炎 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开展不同部护理方法对部愈合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随机选择该时间内在本院分娩的24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对照组实施包扎护理,实验组实施暴露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的成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部出血率、部感染率和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部开展暴露护理方法,可加速脐带残端脱落,而此种护理方法不会增加部出血、感染等情况,可广泛用于临床。

  • 标签: 新生儿 脐部愈合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加中药穴位敷治疗腰椎骨折便秘的护理。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80例腰椎骨折便秘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耳穴压加中药穴位敷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便秘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满意度、便秘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便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便秘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骨折便秘患者采取耳穴压加中药穴位敷治疗和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便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耳穴贴压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腰椎骨折便秘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治疗中耳穴压、穴位敷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4月~12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常规组50例、耳穴压组50例、穴位敷组50例、联合组50例,比较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结果:睡眠质量比较,联合组PSQI评分较低,睡眠质量较高(P<0.05)。结论:联合实施穴位敷、耳穴压护理,可缓解脑梗死睡眠障碍,疗效较好。

  • 标签: 脑梗死 睡眠障碍 穴位贴敷 耳穴贴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采用耳穴压联合穴位敷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8例,采取耳穴压联合穴位敷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8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首次通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持续时间、泌乳时间等分别为(35.88±10.55)h、(14.33±8.36)h、(3.11±0.85)h、(5.88±1.56)h、(16.36±4.58)h,数据表明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中采取耳穴压联合穴位敷护理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腹痛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腹胀 耳穴贴压 穴位贴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胎儿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3年4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且经病理检查明确为动脉栓塞诊断的胎儿25例,均在术前中、晚孕期接受超声检查,比较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25例胎儿经产前超声检出23例,误诊1例,漏诊1例;23例及时分娩终止妊娠后胎儿存活;误诊1例动脉栓塞引起宫内窒息,经引产显示为死胎,1例漏诊孕妇自觉无胎动,到院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已经死亡;产前超声扫查腹部,发现动脉横断面呈“品”字结构,有血流管腔二维显示为液性,无血流的管腔内部显示或全部均显示为实性回声充填,经局部放大功能显示,3个管腔结构清晰度提升;产后查看期待横切面,双侧管径不对称者显示为闭塞动脉管腔明显纤细。结果:超声对胎儿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良好。

  • 标签: 超声 胎儿 脐动脉栓塞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清洁暴露法在新生儿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100例新生儿作 为 研 究 对 象,根据新生儿不同部护理方法随机将100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部清洁暴露法加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部残端的干结时间及脱落时间、部出血率、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部残端的干结时间及脱落时 间优于对照组(P 均<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部的出血率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脐部清洁暴露法 新生儿脐部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作者: 李露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20
  • 机构:河池市人民医院  5470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灭火技术在消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封闭机箱,机柜等高风险设备内产生的电气火灾有着在没有发生前看不见、摸不着的隐蔽性,往往难以在电气火灾出现时及时处理,只能加强预防工作。柜式设备智能灭火作为一种新兴的灭火技术,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和应用潜力。该技术通过将智能传感器与灭火剂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自动监测和灭火的功能,为消防防护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本文将对柜式设备智能灭火的技术进行分析。

  • 标签: 柜式设备 智能灭火贴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晚断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120例新生儿,其中60例为对照组,即娩出后即刻进行断;另外60例为试验组,即娩出后1分钟后进行断。收集全部新生儿出生后脐带血的血样,在娩出后立即进行血红蛋白检测;收集全部120例新生儿母亲,即全部产妇产后2小时的总出血量。结果 试验组的新生儿平均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的低血红蛋白水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产妇产后2小时平均总出血量高于试验组(p < 0.05)。结论 晚断有助于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减少产妇产后2小时总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断脐时间 新生儿 血红蛋白 产妇2小时总出血量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