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部分切除术与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对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及其复发率。方法择取本院10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MIBC),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上述患者均经过精确检查诊断,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中男性患者是35例,女性患者是25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0.1±1.5)岁,体质量60~80公斤,平均体质量是71.0±2.4公斤;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是30例,女性患者是2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9.8±2.8)岁,体质量60~80公斤,平均体质量是70.4±1.6公斤。给予研究组患者先行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手术后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进行全身化疗以及药物羟基喜树碱的膀胱灌注疗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行根治性的全膀胱切除手术和盆腔淋巴结的清扫疗法。观察2组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及其5年的癌特异性的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及5年的癌特异性的生存率分别是64%和60%,而对照组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及5年的癌特异性的生存率分别是62%和58%,经过数据的分析可得,χ2=0.9824,差异不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PC手术与辅助化疗的联合应用对于局限性MIBC的治疗效果和RC手术的治疗效果相当,具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且能保留部分膀胱,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 标签: 膀胱部分切除术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局限性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治疗中应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经尿道膀胱瘤电切术治疗的49例作为对照组,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49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治疗中应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低,可在临床中借鉴推广。

  • 标签: 膀胱部分切除术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特点及3D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分析1例于我院接受3D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膀胱憩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男,51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入院。CT增强提示膀胱左侧壁憩室并占位;尿动力学及尿流率检查提示下尿路梗阻;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梗阻,膀胱左侧壁近输尿管开口处见一4.0cm×3.0cm憩室,其内可见一约1.0cm×1.5cm菜花样新生物,活检提示为尿路上皮癌(T1G1)。行3D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左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患者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无复发再行二期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结果术后病理为膀胱尿路上皮癌(T1G3),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双肾及输尿管也未见明显扩张积水。结论影像学、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是确诊膀胱憩室癌的重要方法,3D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膀胱憩室癌(≤T2期)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膀胱憩室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3D腹腔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与回肠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 130例进行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手术的患者, 116例进行回肠膀胱手术的患者病例均选自 2013年 6月— 2016年 6月期间,根据不同的尿道改流方式分为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组以及回肠膀胱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并发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后排尿次数等情况。结果 选取的患者均進行全膀胱切除术,手术均成功。在住院期间,进行直肠代膀胱手术的患者有 14例发生并发症,进行回肠膀胱手术的患者有 19例发生并发症。回肠膀胱术尿道改道的方法在手术时间( 5.3±1.3) h,手术出血量( 195.74±15.26) mL,住院时间( 26.5±5.4) d,手术后排尿次数( 5.5±1.7),并发症的发生( 16.38%)中与直肠代膀胱( 3.5±1.2) h,( 153.54±14.26) mL,( 21.5±5.3) d,( 9.4±1.5),( 10.76%)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于发生浸润性的膀胱肿瘤的患者实行全膀胱切除手术效果良好,尿道改流中直肠代膀胱优于回肠膀胱术。  

  • 标签:    [ ] 全膀胱切除 直肠代膀胱 回肠膀胱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86例膀胱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存活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存活率为97.67%、复发率为11.6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5%、93.02%、6.9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原位胯胱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8例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患煮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8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60min,平均出血量400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切口感染。结论本手术方式效果确切,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疤痕小、探査广、并发症少,积极手术配合及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膀胱全切 原位膀胱术 腹腔镜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钬激光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41例膀胱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采取钬激光切除术治疗,对照组19例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25.6±5.5)ml、留置尿管时间(2.5±0.7)d、膀胱冲洗时间(2.1±0.1)d及住院时间(9.8±2.4)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钬激光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钬激光切除术 经尿道电切术 膀胱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经腹腹腔镜下膀胱憩室切除治疗膀胱憩室的效果。方法 将于本院收治的膀胱憩室患者中抽出 24例,将其以观察、对照形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开放式性手术,观察组选择经腹腹腔镜下行膀胱憩室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应值优,且 P<0.05。结论 针对膀胱憩室患者经腹腔镜下进行病变区域切除,能有效减少其术中出血量及加快患者健康恢复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腹腔镜下膀胱憩室切除 膀胱憩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评价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1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术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94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对照组(90例患者接受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4.02±0.32vs3.97±0.85h,p>0.05),实验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47.25±17.88vs227.32±14.52ml,p<0.05)、平均住院天数(5.21±0.26vs9.36±2.34d,p<0.05)、下床活动时间(21.30±6.20vs50.40±10.30h,p<0.05)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肝性脑病、顽固性腹水、切口感染、胆漏)显著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可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 标签: 肝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包括腹腔镜手术组,开放性手术组,对两组患者围术期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减少、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也缩短,明显的优于开放性手术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少,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比较快,而且大大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膀胱根治性切除 开放手术 原位回肠膀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物切除术(TURBT)联合膀胱内卡介苗(BCG)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TURBT联合膀胱内BCG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结果术后随访1年,其中4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2例出现肉眼血尿,2例出现全身流感样表现,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或者治愈,均未退出治疗,其中2例复发,复发率4.76%。结论TURBT联合膀胱内BCG灌注的短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

  • 标签: TURBT 膀胱内BCG灌注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慢性肛裂患者实施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中选取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38例,仅采用肛裂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38例,采用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便血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与肛裂切除手术相比,采用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肛裂切除 外括约肌部分切断 慢性肛裂
  • 简介: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URBT)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BT)治疗,术后两组均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统计比较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及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的手术用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观察组的复发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癌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与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治疗老年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12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的老年局限性肾癌患者,以不同的手术方法分RLPN组71例和OPN组55例,比较两种手术路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热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PN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O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局限性肾癌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具有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 标签: 局限性肾癌 腹腔镜 开放手术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PKRB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29例行TURBT治疗者作为对照组,29例行PKRBT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康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实验组术中出血量(39.67±5.87)ml及手术时间(30.01±6.19)min、尿管留置时间(2.86±1.02)d、住院时间(5.68±1.93)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95.34±10.32)ml、(76.45±12.32)min、(4.61±1.43)d、(10.99±2.38)d(P<0.05);②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9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8%(P<0.05);③实验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3.45%显著低于对照组20.69%(P<0.05)。结论相较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PKRBT)在膀胱肿瘤治疗中,安全性更高,预后恢复更快,复发风险更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PKRB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前列腺增生症电切除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8例在我院择期行前列腺增生症电切除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将围术期进行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应用效果。结果进行针对性患者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次数为(1.60±0.68)次/h,膀胱痉挛发生时间为(0.82±0.56)h,均显著短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对照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及总满意度为55.77%和92.31%,均显著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32.69%和76.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膀胱痉挛发生时间,减少发生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前列腺增生症 电切除术后 膀胱痉挛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钬激光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治疗,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效能够有效改善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足够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钬激光切除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