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微胶囊技术是一种用成膜材料把固体或液体包覆使其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得到的微小粒子叫微胶囊,一般粒子大小在微米或毫微米范围。微胶囊技术的优势在于形成胶囊时,囊心被包覆而与外界环境隔离,它的性质能毫无影响被保留下来,而在适当条件下,壁材被破坏时又能将囊心释放出来。这给使用带来许多便利。如液体成微囊后,可变成固体粉末,这给它的使用、运输、贮存都带来很大方便。液体粘合剂制成的微胶囊,摸起来是不粘手的干燥粉末,但微胶囊的内部仍是液态粘合剂,其使用性能并未改变。又如把密度比水小不易稳定分散在水中的农药制成微胶囊后,密度加大,可悬在浮水中,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制成的微胶囊心是与外界环境隔开的,就可使其免受外界的湿度、氧气、紫外线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使性质不稳定的囊心不会变质。也可以使原本会发生相互作用的几种成分分开,如把固化剂组分微胶囊化之后就可与环氧树脂混合在一起形成单组分的粘合剂,而不必担心存放期间会发生固化反应了。香水或有机溶剂形成微胶囊之后,它们在室温下的挥发性也大为降低,从而延长了它们的使用和保存期。毒性大的杀虫剂农药形成微胶囊后,对人畜的伤害也大为降低。味道极苦的口服药在形成微胶囊后,儿童和老人在服药时也不再感到痛苦难咽了。联系人:金绍黑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金鹰生物技术研究所地址:成都二环路南路一段20号电话/传真:(028)5214675

  • 标签: 微胶囊技术
  • 简介:微胶囊技术能够使物质产生物态变化,实现物质的固化,在医药、农药、食品、饲料、涂料、油墨、黏合剂、洗涤剂、感光材料、纺织等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史,微胶囊的组成与制备方法,微胶囊的性质及应用.

  • 标签: 微胶囊技术 结构组成 制备方法 物理化学法 物理机械法 复凝聚法
  • 简介:微胶囊造粒技术也称微胶囊技术,应用在食品工业上,能解决食品工业的部分难题,极大地推动了食品工业由低级的农产品初加工向高级产业转变.它与超微粉碎技术、生物技术、膜技术和热压反应技术等相结合,为食品工业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 标签: 食品工业 应用 概念 微胶囊造粒技术
  • 简介:所谓微胶囊技术,其实指的就是利用天然的或者是合成的高分子包囊材料,将固体的、液体的、甚至是气体的微小囊核物质包覆形成为直径1μm~5000μm(通常是5μm~400μm)的一种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的技术.其外形是多样化的,可以是球状的葡萄串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胶囊的外表面有光滑的,也有折叠的;微胶囊的囊膜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双层或者是多层结构;而囊膜所包覆的囊核心物质既可以是单核,也可以呈多核.

  • 标签: 微胶囊技术 生产技术 界面聚合法 喷雾干燥法 溶剂脱水法 空气悬浮法
  • 简介:本文介绍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药物经微胶囊化后不仅药用效果没有降低,而且其持效性得到延长,性能稳定,前景广阔。

  • 标签: 微胶囊 制备 药物 持效性
  • 简介:对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和以明胶与蔗糖作为壁材喷干燥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微胶囊化后大大提高了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此外添加抗氧化剂可提高微胶囊化过程中番茄红素的保健率。

  • 标签: 番茄红素 提取 微胶囊化 食用色素 稳定性
  • 简介:微胶囊的组成、功能、造粒方法与步骤,以及微胶囊技术在茶饮料在茶饮料中的应用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展望了其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微胶囊 茶饮料 应用 生产技术
  • 简介:0前言冷饮食品添加剂的微胶囊化就是利用囊壁物质,将添加剂作为心材包裹在微胶囊中,被包裹的冷饮食品添加剂通过囊壁上的微孔慢慢向外渗透、扩散。经过微胶囊化技术处理的添加剂具有以下优点:1)改变物体状态,将液体转化为分散性较好的粉末,便于运输和使用;2)增...

  • 标签: 冷饮 食品添加剂 微胶囊化技术 制备方法
  • 简介:敌敌畏对昆虫具有强熏杀力,为研究其在不同环境使用剂型和效果,笔者于10多年前开始进行实验室研究,对敌敌畏微胶囊生产工艺反复探讨,积累相当数据,证明敌敌畏微胶囊生产可采用界面聚合技术。1994年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中试,且对1500kg敌敌畏微胶囊干粉检测,结果表明符合质控标准。微胶囊剂型是缓释控制技术的一种,敌敌

  • 标签: 微胶囊剂 敌敌畏 半衰期 生产工艺 控制技术 实验室研究
  • 简介:含有固化剂(如酚醛树脂)和促进剂(如咪唑及其衍生物)的环氧树脂基微电子封装料,因其室温下容易交联固化,必须低温(-20~-10℃)储存与运输。而采用微胶囊化方法延长储存期卓有成效,可使环氧树脂与固化促进剂在存放时分开,当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囊壳破坏而释放出固化促进剂。囊壳材料可以是中空无机物,如沸石,或者是有机聚合物。实际上包覆环氧树脂微电子封装料用固化促进剂的聚合物材料应具有可控的软化点或适当的分解沮度,此外,还要有良好的电绝缘性。

  • 标签: 固化促进剂 环氧树脂基 微胶囊化 储存期 聚合物材料 有机聚合物
  • 简介:通过触破式微胶囊剂防治双条杉天牛成虫试验,表明触破式微胶囊剂的药效期达35d以上。提出防治最佳用药浓度、施药方法和防治期,为北京园林系统合理使用该药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触破式微胶囊剂 防治 双条杉天牛
  • 简介:相变微胶囊功能流体所具有的相交区间是影响其强化传热效应和工程应用价值的主要因素。采用双流体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层流条件下,双流体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颗粒相体积分数、营径和Re对相交区间的影响。功能流体的相交段长度和总吸热量都随着这三个因素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同时相变段长度还取决于入口温度和边界条件等因素。以直链烷烃为相变材料的功能流体在相变段的蓄热能力相近。但在同Re下,功能流体的相变段长度和总吸热量都随着囊芯材料相变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入口温度是影响相变材料熔化速度的重要因素。相交段的长度、总温井和总吸热量与流体入口过冷度都呈线性关系。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相变段长度与壁面过热度呈指数为负的幂指数关系,而相变段总温井和总吸热量都随壁面过热度的增大而增大。

  • 标签: 对流换热 相交微胶囊 相变温度 强化传热
  • 简介:本文以明胶与蔗糖作为复合壁材,对β-胡萝卜素喷雾干燥微胶囊化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分析、方差分析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明胶以G200为宜,壁材中明胶与蔗糖的比例为3∶17,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5℃,喷雾压力185KPa.此条件适于工业化生产,且β-胡萝卜素微胶囊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 标签: Β-胡萝卜素 微胶囊化 明胶 蔗糖 喷雾干燥工艺 工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