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苏共亡党已经有十多年了.我们知道,十几年前的苏共之亡,其实是苏联半个多世纪不断潜伏的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剧变后,人民群众只是没有像当年那样站在苏共的一边,和苏共并肩战斗而已.换言之,西方势力的渗透,人民群众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虽然是使苏共灭亡的重要因素,但只是被动的,是个"外因",而不是搞垮苏共的直接力量和直接原因.那么,什么是苏共亡党的直接原因?

  • 标签: 前苏联 共产党 政治主张 社会稳定 党员干部 监督管理机制
  • 简介:<正>《苏共中央通报》是1988年10月苏共中央政治局根据苏共二十七大和十九次代表会议有关决议的精神,正式决定从1989年1月起恢复出版的信息情报交流杂志。其前身是《俄共(布)中央通报》,1919年5月创刊,1929年10月停刊。《苏共中央通报》由苏共中央编辑出版,编辑委员会由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从1990年第8期起由苏共中央副总书记伊瓦什科接任)、中央书记、中央监委主席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共8人组成。《通报》每月一期,每期发行量达70万册。从1990年第二季度起与美国新科学出版公司合作出版《通报》英文版,分别以

  • 标签: 苏共 中央政治局 通报 斯大林 代表会议 戈尔巴乔夫
  • 简介:前苏联共产党的垮台,与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样,都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不同的人们从不同的视野对苏共垮台的原由作出各种解释,其中尤以原苏共的一些领导人的说法最引人瞩目。据4月6日《杂文报》樊百华《水至浑则无鱼》一文披露,原苏共中央书记、现为俄罗斯共产党中央书记的久加诺夫,曾在一次谈话中坦诚作如是说——苏联共产党垮台的真实原因是它的三垄断制度,即共产党员以为自己想的说的都是对的——垄断真理的意识形态制度;以为自己的权力是神圣至上的——垄断权力的政治法律制度;以为自己有不能说都可以尽管做的特权福祉——垄断利益的封建特权制度。"三垄断"说,从社会的经

  • 标签: 苏共垮台 前苏联共产党 意识形态 世界历史 俄罗斯共产党 十月革命
  • 简介:发展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当前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在国际共运史上,苏共在党内民主问题上所犯的"左",即民主的缺失,右,即民主的泛滥,这两个方面的巨大错误,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总结苏共在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搞好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主要应从权力结构、政党文化和民主程序上入手.

  • 标签: 党内民主 中国共产党 苏联共产党 权力结构 政党文化 民主程序
  • 简介:赛车手为何戴棒球帽赛车手为什么要戴棒球帽?赛车历史学家克里斯蒂安·莫埃迪说:“戴棒球帽的先驱要算30年代的诺曼底赛车手菲利普·安赛兰。他总是反戴着帽子,好让人家比赛时一眼就能认出他来。1952年开始要求赛车手戴头盔、墨镜和棒球帽。他们非常喜欢棒球帽,所以赛场外也戴着它。后来它就成了一种象征,可当初只是为了好看而已……”而法国赛车监察员负责人塞尔日·贝朗热则表示:“这可不是爱俏,和美毫无关系,是为了做广告。只要有采访,他们就戴上棒球帽,这甚至是他摘掉头盔后要做的第一件事。要知道头盔上可不能随便画……由于身上穿的运动衣经常不被摄入电视镜头,所以赛车手们就干脆戴顶写有赞助商名字的棒球帽。”

  • 标签: 体育之谜 解体育 趣解
  • 简介: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唯一的领导力量,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出现悲剧性的结局,问题首先是出在共产党内部。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党的建设,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提出“三

  • 标签: 前苏联 共产党 三个代表 执政规律 创新精神 思想理论
  • 简介:独联体国家乌克兰、吉尔吉斯纷纷爆发“颜色革命”,俄国内反对派也准备有所行动。内忧外患,克里姆林宫主动出击加强集权。请看本刊综合《中国青年报》驻莫斯科特约记者关清元、《环球时报》驻莫斯科特约记者常喆的文章所做的报道。

  • 标签: 俄罗斯 《中国青年报》 隐忧 解体 《环球时报》 特约记者
  • 简介:<正>1990年12月21日格鲁吉亚最高苏维埃决定组建自己的内务部队——民族近卫军.1991年1月1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批准任命别斯梅尔特内赫为苏外交部长.同日,戈尔巴乔夫总统批评叶利钦14日关于“必须成立俄罗斯军队的声明”是政治上有预谋的挑衅行为.1991年1月1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3月17日就是否保存联盟问题进行全民表决.

  • 标签: 最高苏维埃 苏联宪法 苏联解体 大事记 戈尔巴乔夫 叶利钦
  • 简介:<正>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宣布独立.1991年8月22日戈尔巴乔夫发布总统令,宣布撤销由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或其个别成员颁布的一切决定,解除紧急状态委员会所有成员的现任职务.叶利钦宣布,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亚佐夫、克留奇科夫、季贾科夫及亚纳耶夫被拘留,帕夫洛夫因病住院被就地监护.另据报道,普戈已自杀身亡.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斯捷潘科夫宣布已对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全体成员提出刑事起诉.

  • 标签: 苏联解体 大事记 国务委员会 宣布独立 苏共 戈尔巴乔夫
  • 简介:苏联解体后的俄语(Ⅱ)张会森黑龙江大学七社会在发展变化,语言中不断出现新词语。在本文"六"部分中我们谈了外来词的借用。新词的另一部分是俄罗斯人自己利用俄语既有的手段构成的"俄语词"。这类词是大量的。本文仅取大众传媒中常见的,涉及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一...

  • 标签: 苏联解体 大众传媒 俄罗斯社会 形容词 俄语 社会经济制度
  • 简介:一、苏共失权引发的民主与周期率问题思考黄炎培先生1945年访问延安,在同毛泽东的谈话中提出以“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为表现形式的历史周期率问题的同时,还希望中国共产党能找到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当时毛泽东就肯定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

  • 标签: 失权 表现形式 历史周期率 苏共 民主化改革 戈尔巴乔夫
  • 简介:1985年国庆节这天,上海市某公司质检科技术员刘航宇结婚了,新娘是公司下属一家器械厂的青工吴佩芳。刘航宇风流倜傥,佩芳婷婷玉立,众人都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一致祝愿小俩口恩爱一生,白头偕老。

  • 标签: 个案分析 中学生 违法犯罪 离异家庭 婚姻
  • 简介:<正>苏联解体后,国际力量对比变得对日本更为有利,但国际社会动荡与新旧矛盾交织,又使日本面临新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外交的主要特点是,从经济、政治、军事到环境,全面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并试图发挥全球性大国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将立足于亚太,谨慎而现实地处理和调整其与各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一、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思路与新目标苏联解体后,正值以擅长外交的“政策通”著称的宫泽喜一执政,其外交既保持了日本外交的连续性,又力求在新形势下增添新特色,提出新主张,谋求新建树,实现新目标。这无疑将对90年代日本外交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强调“冷战后”应形成“多国协调格局”。

  • 标签: 苏联解体 日本外交 国际新秩序 联合国安理会 新目标 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