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研制夜间清晰可见的荧光示牌和双编牌,传统标示牌双编牌,虽可在日间起到指示和警示作用,但当夜幕降临,可见度将会大幅度降低,不仅会大大提高夜间走错间隔的风险,而且会让夜间巡视人员难以区分停电区域和带电区域,增加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研制夜间可荧光的标识牌,不仅能大大提高夜间能见度,降低夜间巡视的风险,而且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实用性高。

  • 标签: 夜间荧光标示牌 夜间能见度 实用性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音乐教学中的识谱环节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是众多专家学者和许多一线老师们所探讨的话题,近几年随着音乐课程的不断改革,以及外来音乐教学法的传入,老师们就如何提升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上有了更多的思考。其中,江苏省率先走在了音乐课程改革的前列,为我们积累了许多关于小学音乐教学方面的许多经验和教学思路。本文就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低年级阶段中所出现的唱名标记展开讨论,主要围绕,唱名标记在音乐识谱教学中的定位及其意义;唱名标记如何在低年级中开展教学;学习标记初期儿童歌曲练习标记的歌曲选择;支架式识谱的建构等四个方面,共同探讨小学音乐识读简谱唱名标记教学的几点思考和探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电筒透光标静脉在足趾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对收治的12例13指手指软组织缺损应用足趾皮瓣修复的患者,术前采用手电筒透光标手指及足趾的皮下静脉,趾腓侧皮瓣12指,第2趾胫侧皮瓣1指,足趾皮瓣切取面积大小为2.0 cm×2.0 cm~4.0 cm×3.5 cm。所有皮瓣均吻合1条动脉、2条静脉,3指吻合2条指背侧静脉,10指吻合1条指背侧静脉与1条指掌侧静脉。足趾皮瓣供区取小腿全厚皮片游离植皮。术后定期门诊及微信随访手指及足趾伤口愈合情况、手指皮瓣成活情况、足趾植皮成活情况、手指皮瓣感觉恢复情况及手指的屈伸功能等。结果12例13指足趾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术后未发生血管危象,所有伤口均无感染,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手指皮瓣外形良好,无臃肿,足趾供区植皮成活好,少量瘢痕增生,手指皮瓣TPD 6~9 mm,平均7.6 mm,手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优11例,良1例。结论足趾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术前采用手电筒透光标静脉能减少手术盲目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临床效果好。

  • 标签: 足趾皮瓣 手电筒 透光 静脉 手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热熔型路面标线以其成膜速度快、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等有点在我国交通标线设计、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标线施工质量的优劣和交通安全息息相关,通过分析反光标线结构组成与施工工艺原理,整理热熔反光标线的施工工艺,总结热熔反光标线施工的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共同探究,使道路标线拥有良好的耐久性,可见性。

  • 标签: 热熔 反光标线 施工工艺 质量问题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热熔型路面标线以其成膜速度快、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等有点在我国交通标线设计、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标线施工质量的优劣和交通安全息息相关,通过分析反光标线结构组成与施工工艺原理,整理热熔反光标线的施工工艺,总结热熔反光标线施工的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共同探究,使道路标线拥有良好的耐久性,可见性。

  • 标签: 热熔 反光标线 施工工艺 质量问题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铁路车辆标记直接反映着铁路车辆的面貌,它要求正确、清晰、整齐、美观。本文针对公司货车标记涂打有错误、字体不规范、位置偏差大等质量缺陷,通过原因分析、对比,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制作了较为实用的工具或定位装置,解决了上述质量问题,提高了标记涂打的效率与质量。

  • 标签: 货车 标记 改进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主要以小班幼儿一日生活环节及区域游戏中的标记图为切入点,立足处于直觉形象思维阶段的小班幼儿基础上,以标记图为媒介引导幼儿与周围环境发生互动,借助儿歌、图片、符号等多样化标记图语言,在教师示范讲解、同伴榜样示范的直接、间接影响下,促进幼儿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与探索,同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并遵守集体生活与游戏的相关规则,从而满足幼儿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标签: 标记图 生活 游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下眼底正常眼周边视网膜的荧光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常规UWFA检查的受试者95例190眼,其中男94眼,占49.47%,女96眼,占50.53%;轻微白内障72眼,占37.89%,中低度近视60眼,占31.58%,主观性视物困扰58眼,占30.53%。根据UWFA检查周围视网膜荧光特征是否涉及视网膜血管将其分为血管相关特征和非血管相关特征2类。根据年龄将受试者分为≤40岁组和>40岁组,比较2个组各种特征的差异。结果周边视网膜荧光非血管特征包括均匀高荧光158眼,高低荧光混杂边界82眼,椒盐状高荧光24眼,局部斑驳高荧光21眼,分别占83.16%、43.16%、12.63%和11.05%。周边视网膜荧光血管相关特征包括周边无血管区92眼,血管跨过锯齿缘66眼,微血管瘤60眼,晚期荧光素轻微渗漏56眼,微血管扩张30眼,分别占48.42%、34.74%、31.58%、29.47%和15.79%。>40岁组周边视网膜血管跨过锯齿缘眼数百分比为19.61%(20/102),明显低于≤40岁组的52.27%(46/88),微血管瘤及微血管扩张眼数百分比分别为43.10%(44/102)和19.61%(20/102),明显高于≤40岁组的18.23%(16/88)和11.36%(1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5、10.451、9.259,均P<0.01)。结论UWFA揭示眼底正常眼周边部视网膜4个非血管荧光特征和5个血管荧光特征。年龄可能对周边视网膜血管跨过锯齿缘、微血管瘤及微血管扩张荧光特征产生影响。

  • 标签: 正常眼/诊断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诊断技术,眼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锌离子在人体细胞中广泛分布,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异性检测和监测锌离子浓度具有重要意义。荧光探针因其设计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可用于细胞成像等优点,在锌离子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荧光锌探针一般根据光诱导电子转移、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聚集诱导发射和螯合增强荧光等机制构建。本文对近年来报道的荧光锌探针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 标签: 锌离子 识别机理 荧光探针
  • 简介:摘要黑素瘤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皮肤恶性肿瘤,具有快速生长和早期转移的特点,目前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黑素瘤在早期诊断、彻底切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荧光探针在黑素瘤的诊断、手术切除、前哨淋巴结定位及切除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具有化学稳定性好、不良反应少、特异性高、准确率高、可视化等优点,可为黑素瘤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痣和黑素瘤 分子探针 诊断 治疗 荧光探针
  • 简介:摘要:汞作为生物毒性较强的污染物之一,进入生物体之后很难被排出,容易对水质以及人体造成危害性影响。近些年来,为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地表水中汞元素的测定分析,工作人员主动利用原子荧光法实现对水中汞含量、形态的测定分析。针对于此,为快速准确测定水中汞,本文主要对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汞的应用原理及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原子荧光法 水中汞 测定 分析
  • 简介:摘 要:本文旨在综述小儿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配合研究进展。眼底荧光造影是一种临床眼科广泛应用的疾病诊断方法,能为眼底疾病提供可靠诊断依据,也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预测预后等。但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同时儿童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配合等情况,因此需要予以护理干预,旨在提升儿童配合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眼底疾病 眼底荧光造影 护理配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多样化,亲子鉴定的应用越来越多。亲子鉴定需要遵循遗传学的规律,采取生物技术对其进行检测,从而为有争议的亲子关系,提供血缘关系参考。目前亲子鉴定不仅能够为个人提供血缘参考,还能为办案提供证据数据。亲子鉴定技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从最初单纯的血型测试,逐步发展到染色体多态性鉴定技术,又在科学技术推动下形成了DNA遗传标记鉴定方法。在亲子鉴定中,DNA遗传标记的特点是准确性高。本文将阐述亲子鉴定中DNA遗传标记的运用。

  • 标签: 亲子鉴定 DNA遗传标记 运用 思考
  • 简介:摘要病毒检测在病毒感染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病毒性疫苗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通过荧光信号实时检测目的基因扩增数量,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的病毒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快速、污染小等优点。此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病毒核酸定量检测和病毒型别的鉴定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快速检测 核酸载量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眼底血管造影荧光素静脉注射的最佳剂量。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行全麻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2月龄~9岁儿童68例的临床资料。患儿分为3组:低剂量组,12例检查荧光素钠剂量为0.025 ml/kg、中剂量组35例检查剂量0.05 ml/kg及高剂量组21例检查剂量0.1 ml/kg。观察检查结果照片清晰度、亮度及有无前房及结膜囊荧光素钠渗漏。结果低剂量组中无前房及结膜囊渗漏,中剂量组中前房及结膜囊渗漏者7例,占20.0%,高剂量组中全部出现前房及结膜囊渗漏,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72,P<0.001);同一时间点眼底照片亮度,低剂量组明显偏暗,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中剂量组(0.05 mg/kg)为儿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最佳剂量。

  • 标签: 眼底 荧光素钠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儿童 药物剂量,最佳
  • 简介:摘要:随着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广泛应用,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微弱油气显示发现、真假油气识别以及油气层评价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定量荧光在常规砂岩分析过程中应用效果较好,但在页岩油应用中发现,按照常规砂岩样品制定的操作规范,页岩油样品定量荧光分析数据及谱图存在较大的误差,说明原来的操作规范已不能满足其分析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分析数据及谱图产生差错的原因进行研究,旨在剔除这些因素的影响,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真正发挥定量荧光技术的作用,做到现场快速识别显示,达到准确评价油气层的目的。

  • 标签: 定量荧光 添加剂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乙肝病毒荧光定量PCR检验结果,为乙肝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5月1日-31日,研究对象为100例乙型肝炎患者,患者均实施荧光定量PCR检验以及实验室血清学检查,分析检验结果。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表达模式中大三阳阳性率最高,同时对应乙型肝炎病毒含量水平最高,较其它模式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验乙肝病毒可作为乙肝诊断的重要依据,为乙肝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乙肝 乙肝病毒 荧光定量PCR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胃癌前病变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胃癌一般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而癌前病变更无特异性症状,患者大多通过胃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这些病变,但因其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且患者不易耐受而未被广泛普及。血清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杆菌抗体及肿瘤标志物等的检测近年来被应用于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筛查,也因其特异性及灵敏度低而受限。因此,寻找新的诊断生物标记物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者期待通过这些标记物早期发现胃癌前病变,进而早期干预,从而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本文将对胃癌前病变生物标记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胃癌前病变 生物标记物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