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有关于天然药物对脑溢血、脑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为中药研究领域被受关注的问题,其中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机制也成为重要的研究动向。其中可靠性较高的药效有强心、调节血管舒缩、抗心律失常等,本文根据各种活性成分的作用进行分类讨论,明确各药物作用机理的形成,为临床上天然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范围内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天然药物 心脑血管 活性成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胡索的活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浸膏得率和延胡索乙素质量分数作为考察指标,分析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及提取溶剂用量及对延胡索生物碱的提取效果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延胡索生物碱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提取3次,45min/次,加入7倍量的50%(体积分数)乙醇。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合理、经济可行,适用于延胡索活性成分生物碱的提取。

  • 标签: 延胡索 活性成分 提取工艺
  • 简介:太阳辐射是影响人类皮肤最主要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光谱中的紫外线,紫外线分为UVA、UVB和UVC,其中UVC在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所以对人体影响很小。另外,红外辐射也能导致在生物体的生物学变化。由于能量大小与波长成反比,故UVB能比UVA提供更多的能量,但UVA具有更好的穿透率,能达到表皮的最深层,相对应的,UVB则主要作用于表皮全层和真皮乳头层。UVB对生物组织有害,它能造成核酸和蛋白质等分子的直接损伤;人们对UVA的作用了解相对较少。目前认为,UVA参与氧化应激反应并产生活性氧以破坏多种细胞成分结构。

  • 标签: 人表皮 活性成分 光老化 氧化应激反应 UVA UVB
  • 简介: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红葱植物成分、生物活性方面的书籍、文献等,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综述了药材红葱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红葱在药物、保健食品等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红葱 植物成分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皮降糖活性部位及化学成分。方法以糖尿病小鼠为动物模型,对丹皮不同提取物进行降糖活性评价。通过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等方法对牡丹皮有效成分进行分离,通过1H-NMR、13C-NMR、薄层色谱对分离的3个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丹皮水提取降糖活性明显,50%及95%乙醇提取物降糖活性较弱。得到化合物分别为(+)-儿茶素、丹皮酚、没食子酸。结论丹皮水提物具有降糖活性

  • 标签: 丹皮 糖尿病 化学成分
  • 简介:本文对金铁锁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作了系统的阐述,并针对金铁锁资源匮乏问题,广泛应用新技术以提高其有效成分五环三萜皂苷的含量,满足日益增长的中成药生产需求。

  • 标签: 金铁锁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新技术
  • 简介:通过对钩藤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钩藤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萜类、皂苷等化学成分,对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多方面均有作用,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开发钩藤具有广阔的前景.

  • 标签: 钩藤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研究表明,东莨菪内酯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如抗癌、抗高血压、抗氧化、抗炎、调节血糖等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东莨菪内酯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东莨菪素 药理活性
  • 简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克氏库克菌(Kocuriakristinae)、粪肠球菌(Streptococcusfaeca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sakazakii)和绿脓假单胞菌(Pesudomonaspyocyaneum)为受试菌,采用滤纸片法检测桦褐孔菌(Inonotusobliquus)发酵浸膏各极性部位的抑菌活性。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确定了桦褐孔菌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乙酸乙酯层抑菌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发酵浸膏的乙酸乙酯层抑菌活性较强,通过分离纯化,从该层分离得到了苯甲酸,并确定为主要抑菌活性成分

  • 标签: 桦褐孔菌 发酵浸膏 抑菌活性 苯甲酸
  • 简介:三七为常用中药,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三七具有止血、抗血栓、促进造血、抗炎、保肝、抗肿瘤、镇痛等作用。本文对三七及其有效活性成分对肝的保护作用机制(改善肝纤维化、改善肝脏微循环、酒精性肝损伤保护机制、抗急性肝损伤作用、三七总皂苷对肝的影响机制等)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为临床治疗肝脏疾病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三七 三七总皂苷 保肝
  • 简介:摘要蒙药石榴是大家都比较喜欢的水果,我国从汉代开始种植石榴,至今已经几千年的历史。蒙药石榴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美容养颜的最佳选择。石榴的果皮也有很大的使用价值,石榴的果皮具有涩肠止泻、止血等功效。也有研究人员指出石榴的汁液有抵抗癌症的功效。正是因为石榴的强大功效,目前,人们对蒙药石榴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关注程度比较高,人们希望通过分析研究,挖掘出蒙药石榴更多的潜在价值。文章主要阐述了蒙药石榴的化学成分和对石榴药理活性的研究分析。

  • 标签: 蒙药石榴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白加黑、复方阿司匹林片、康必得、康斯达、小白、臣功再欣等几种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药物成分、应用价值。结果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维生素B1、贝诺酯是临床常见的西药成分。结论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较为复杂,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用药,避免药物浪费和产生药物耐药性。

  • 标签: 西药 抗感冒 成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感冒药物成分药理特点及其临床用药。方法抽取我院开具的抗感冒药物处方5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抗感冒药物用药情况进行总结,探讨其用药合理情况,并进一步总结药理特征与临床用药。结果500份抗感冒用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率为12.00%、不对症用药率为2.00%、药物成分重复率为10.40%。结论临床抗感冒药物用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医师应熟练掌握各类感冒药成分药理特征,才能更好地合理用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抗感冒药 药物成分 药理特征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淫羊藿(Herbaepimedii)别名草仙灵或短脚淫羊藿,属多年生草本,具备多种活性成分和广泛的应用价值1。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及生物碱,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实验研究显示,淫羊藿具备多种药理作用,可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增强免疫功能及骨代谢,并有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淫羊藿苷,是一种从淫羊藿中分离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淫羊藿总黄酮主要的活性成分。大量研究显示淫羊藿苷可以提高心血管功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和骨的形成2,并具有抗氧化和益智的作用。现对淫羊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金银花中具有抗人源手足口病毒HumanEnterovirus71(HEV71)的天然抑制剂。方法:以HEV71病毒衣壳蛋白为靶蛋白,通过PyRx运行AutoDockVina,对自建数据库中的金银花天然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用DiscoveryStudioVisualizer对小分子抑制剂与HEV71的结合模式进行3D建模,分析了得到的小分子抑制剂与HEV71之间的结合情况。用同样的方法对茯苓中的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作为对照。结果:虚拟筛选出了3个金银花中具有潜在活性的化合物:loniflavone,3'-Omethylloniflavone和3,5-dicaffeoylquinicacid。结论:虚拟筛选结果支持金银花具有抑制HEV71病毒活性,并且为金银花抗手足口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金银花 虚拟筛选 手足口病 HEV71 PyRx
  • 简介:选择8种使用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化脓药,采用各国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广泛采用的K-B纸片扩散药敏试验方法(美国NCCLS标准),分别测试这8种药物对金葡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其变化特征,为人们正确地选择药物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根据测定结果,针对金葡菌引起的相关病症,优先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就能得到有效而及时的治疗,其次选择头孢类药物,短时间内也能得到有效治疗,尽量少选择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药物

  • 标签: 化脓药 金葡菌 抑菌活性 比较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芪护肝丸中芍药苷、橙皮苷、五味子醇甲、大黄素和大黄酚5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SB-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A)-0.1%磷酸的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芍药苷为230nm,橙皮苷和五味子醇甲为217nm,大黄素和大黄酚为254nm。结果:芍药苷、橙皮苷、五味子醇甲、大黄素和大黄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2~102(r=0.9996)、10.4~207(r=0.9998)、2.58-51.6(r=0.9997)、3.22~64.4(r=0.9998)、2.45~49.0μg·mL-1(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6%、99.2%、98.9%、98.3%、98.3%,RSD分别为1.1%、1.0%、1.3%、1.2%、1.2%。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护肝丸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黄芪护肝丸 芍药苷 橙皮苷 五味子醇甲 大黄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白加黑、复方阿司匹林片、康必得、康斯达、小白、臣功再欣等几种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药物成分、应用价值。结果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维生素B1、贝诺酯是临床常见的西药成分。结论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较为复杂,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用药,避免药物浪费和产生药物耐药性。

  • 标签: 西药 抗感冒 成分 应用
  • 简介:目的:通过活性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为控制桑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市场上常见的桑黄品种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ispolon和原儿茶酸含量。色谱柱为UItimateAQ-C18(4.6mm×250mm,5μm);(A)测定hi-spolon流动相为乙腈-水(38:62),检测波长363nm,(B)测定原儿茶酸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2:88),检测波长256nm;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hispolon及原儿茶酸分别在线性范围1.3-0.043mg/mL(r=0.9997),0.4-0.025mg/mL(r=0.9998)线性关系良好。鲍氏针层孔菌、裂蹄针层孔菌、火木针层孔菌、忍冬木层孔菌不同种、不同宿主的9个样品均含有原儿茶酸,含量42.8-96.8μg/g。松木上生长的不同种桑黄,均未检出hispolon,其它样品含有hispolon,含量90.9-223.3μg/g。结论不同桑黄样品均含有原儿茶酸,可作为桑黄的指示成分进行检测。受试样品hispolon含量差异大,表明品种、宿主和生长环境对桑黄成分具有明显影响,影响最大的是宿主,松木上生长的桑黄,均未检出hispolon。监测hispolon含量,对控制桑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桑黄 hispolon 原儿茶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