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少雨,荒漠化比较严重,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繁,传统种植业经济效益比较差。西部贫困地区地理、交通,信息、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市场经济发展较缓慢,工商企业不够发达,就业门路相对窄,农牧民生活比较滞后。近几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通过在帮扶宁夏,对口支援新疆昌吉州,在西部的荒漠化贫困地

  • 标签: 种植业 经济效益 中国 西部地区 菌草 产业
  • 简介:利用巨菌草为原料进行灵芝栽培试验,筛选菌草栽培灵芝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在六种不同菌草配方中(巨菌草含量依次为96%、72%、64%、48%、32%、24%),菌丝生长速度与巨菌草含量成正比,巨菌草含量96%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巨菌草含量24%,菌丝长势最好,32%~64%时长势其次,72%~96%最差;巨菌草含量48%时产量最高.从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袋产量等综合因素考虑,菌草含量为48%时为最优配方:巨菌草48%、木屑48%、石灰2%、白糖2%.

  • 标签: 巨菌草 灵芝 菌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食(药)用菌是人类的朋友,采食已有6000多年历史,人工栽培也有300多年历史。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食(药)用菌生产消费国,占世界的80%以上。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栽培食(药)用菌均以林木中的阔叶树为主要原料。随着菌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木材被砍伐,致使阔叶林锐减,危及生态安全,菌业生产与林业生态平衡之间的“菌林矛盾”,制约了菌业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全程机械化 新课题 20世纪80年代 人工栽培 生态安全 生态平衡
  • 简介:福建农业大学研究人员林占焙及其同事在发明菌草技术的基础上,经过20年的不懈探索,目前已可用37种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菌草技术栽培出46种食用菌和药用菌,使我国的菌草技术研究与应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香菇、木耳、灵芝等多种食用菌的传统栽培方法是以阔叶树为主要生产原料,对林木的消耗极大,导致许多菌类生产国都出现了菌业生产与林业生态平衡之间的“菌林矛盾”。

  • 标签: 福建农业大学 菌草技术 食用菌 栽培方法
  • 简介:在福建农林大学僻静的校园东北隅,有三四幢陈旧的小楼,与校区壮观气派的主楼相比,显得有些"落伍",但你千万别小瞧它,正是在这几幢小楼里,诞生了能"点草成金"的菌草技术。菌草研究所背后的山坡上,是"菌草

  • 标签: 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所 技术 人类 巴布亚新几内亚 食用菌生产
  • 简介:摘要援斐济菌草技术示范中心项目收到中斐两国领导人热切关注,是中国对斐济进行的无偿的技术兼建设援助。中国技术专家团队结合斐济当地气候及国请,指定并完成实施了全套菌草生产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菌草技术工艺需求及斐济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建筑设计采取一些列的应对措施,以满足菌草生产线正常运作。最终项目顺利竣工,建筑设计经历了实践的考验,完美地达到生产和使用要求。

  • 标签: 菌草 生产工艺 建筑设计
  • 简介:摘要:依托元阳县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优势和良好的肉牛品种资源,大力发展巨菌草产业链条,提升饲草保障能力,切实推动肉牛产业绿色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牛产品有效供给,为全县畜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巨菌草 养牛 示范推广 案例分析
  • 简介:摘 要:从福建省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引种巨菌草到黑龙江省东宁市。分别在沙地和黏土地上开展了栽培试验,进行了巨菌草出苗率、成活率、分蘖数、生长量、生物量等相关指标的观测。结果表明:沙地上巨菌草的平均出苗率、成活率、分蘖数、生长量、生物量等都明显低于黏土地;沙地上的巨菌草生物量达462.2kg/667m2;黏土地上的巨菌草生物量达1313.3kg/667m2。

  • 标签: 巨菌草 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