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对乙肝患者的血浆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乙肝患者应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研究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浆细胞介素IL-2与IL-6细胞因子水平和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IL-2、CD4+水平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在IL-6与CD8+水平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能调节乙肝患者的T细胞亚群和血浆细胞因子,增强患者免疫力,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乙肝 血浆细胞 T细胞亚群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ACH)血浆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的动态变化规律、与脑水肿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健康对照者及60例ACH患者发病24小时内、72小时、10天及35例ACH患者15天时血浆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含量,并对脑出血患者在相应时间检查头颅CT,计算脑水肿大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AC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IL-1β、TNFα、TCAM-1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ACH患者发病24小时内、72小时、10天时血浆IL-1β、TNFα、ICAM-1含量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直到发病15天时血浆IL-1β、TNFα、ICAM-1含量明显下降(P〈0.01);(3)ACH发生后不同时期血浆IL-1β、TNFα、ICAM-1含量与脑水肿程度均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参与了脑出血的脑水肿形成,早期应用细胞因子拮抗剂、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对于控制脑水肿、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脑出血 细胞因子 粘附分子 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中TNF-α、内毒素(ET)、IL-10在严重腹腔感染患者中的变化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江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5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39例)和重度组(31例)。比较三组患者血浆中TNF-α、ET、IL-10水平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术后三组患者TNF-α、ET、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重度组仍明显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P<0.05),中度组仍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TNF-α、ET、IL-10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16、0.758、0.777,P<0.05)。结论血浆中TNF-α、ET、IL-10水平与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监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毒素 白细胞介素-10 严重腹腔感染
  • 简介:采用资料法和文献法,对运动诱导的细胞因子分泌,尤其是IL-6和粒细胞及其他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其生物学功能和影响进行了梳理,探讨运动性免疫抑制与长期大强度运动的URTI发病率增加是否相关,为在运动训练中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发生和预防提供理论和实验支撑.

  • 标签: 运动 细胞因子 诱导 运动应答 IL-6 生物学作用
  • 作者: 陈爱群 蔡剑平 崔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医院肾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米库力兹综合征是一种属于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罕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大唾液腺肿大或硬化性涎腺炎,泪腺、腮腺和下颌下腺肿大也同时存在,常误诊为干燥综合征、淋巴瘤、腮腺炎和恶性肿瘤等,延误治疗时机。现报道北京医院收治的米库力兹综合征患者一例,综合分析患者血清免疫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结果,采用抗体芯片检测患者血清1 000种细胞因子水平,探讨该病可能的致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

  • 标签: 自身免疫疾病 Mikulicz病 细胞因子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并非所有恶性肿瘤细胞均有致瘤性。肿瘤干细胞指具有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潜力的少量细胞群体,与干细胞的特性类似。核干细胞因子(NS)基因在干细胞处于早期多潜能状态时高表达,细胞开始分化后,其表达几乎完全消失。此外,多种癌细胞中NS基因亦高表达,而在分化的成体组织中不表达。NS基因表达与癌细胞的恶性程度有关。本文就NS与肿瘤干细胞作一综述。

  • 标签: 核干细胞因子 肿瘤干细胞 基因 p53
  • 简介:发热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面对微生物感染和大面积创伤时,机体所作出的一种生理反馈。其机制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水平的抬高,使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但是发热时体温上升并不是无限制的,因为在体温升高时,会启动限制发热的机制。发热时免疫系统功能会显著增强,促进病原体的清除和疾病的痊愈。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产生与释放,通过与相对应的受体结合调整细胞效应、免疫应答。有些促炎细胞因子如IL-1、TNF、AVP、MSH等在发热中起重要作用,各自扮演着致热和解热的作用。

  • 标签: 细胞因子 发热 白介素 体温调节中枢。
  • 简介:脂肪细胞因子由脂肪组织分泌,控制多个生理系统。空腹期间,瘦素水平降低,刺激食欲,降低能量消耗,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增加能量储备。相反,处于过饱状态、瘦素水平会升高,通过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来防止体重增加。这些行为活动由下丘脑和脑干介导完成。瘦素也可通过靶向作用于肝脏和肌肉中的酶,如AMP-活化蛋白激酶和硬脂酰CoA去饱和酶-1,来控制糖和脂质代谢。同样,脂联素和抵抗素通过中枢和周围靶点控制能量平衡和胰岛素敏感性。这是脂肪因子特殊而又共同的信号途径。了解脑和其它器官中脂肪因子信号有助于分析肥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并做出积极预防。

  • 标签: 脂肪细胞因子 瘦素 脂联素 抵抗素
  • 简介:目前PCR技术已用于细胞因子的检测中,应用IL-2(或与IFN合用)治疗感染疾病亦取得了一定疗效,目前细胞因子的主要检测方法包括

  • 标签: 细胞因子临床意义
  • 简介:近来研究发现,许多肝脏疾病患者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这些细胞因子在肝脏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TNF—α、IL-6、IL-18等细胞因子与肝脏损伤的关系,并简要介绍人工肝治疗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标签: 细胞因子 肝损伤 人工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IL-1β)、白细胞介素- 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基质金属蛋白酶- 13(MMP-13)、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招募于2017年1月至5月单号选择漳州市解放军第909医院门诊就诊的膝关节OA患者符合Kellgren-Lawrence(K-L)分级(Ⅱ~Ⅲ级)分级标准设置为富血小板血浆(PRP)组40例,双号选择漳州市解放军第909医院门诊就诊的膝关节OA患者符合K-L分级(Ⅱ~Ⅲ级)分级标准设置为透明质酸钠(SH)组40例,招募后统计两组患者年龄平均(53±3)岁,其中男33例,女47例;左膝35例,右膝45例,分别采用PRP和SH关节腔内注射进行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3、6、12个月,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及膝关节X线总评分以评估临床疗效,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1β、IL-6、MMP- 9、MMP-13、TNF-α含量的变化,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内各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77例完成随访,PRP组39例,SH组38例。两组患者治疗前WOMAC分级评分、膝关节X线总评分,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PRP组治疗3、6个月后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X线总评分,血清IL-1β、IL-6、MMP- 9、MMP-13、TNF-α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4、4.673、0.410、9.852、7.845、12.03、6.108、11.66、11.34、13.89、9.779、15.83、13.71、28.84、7.182、27.76,均为P<0.05);与治疗前相比,SH组治疗后3、6、12个月治疗后膝关节X线总评分,血清IL-1β、IL-6、MMP- 9、MMP13、TNF-α含量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X线总评分,血清IL-1β、IL-6、MMP-9、MMP-13、TNF-α含量对比,PRP组表现明显优于S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分别为:-5.316、-10.943、-9.804、-9.554、-11.829、-14.256、-11.664、-10.259、-13.732、-12.837、-15.708、-12.919、-28.607、-20.693、-27.623、-23.344,均为P<0.05)。结论膝关节腔内注射自体PRP与SH,近期效果类似,治疗6、12个月后临床效果优于透明质酸钠,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控制病情的迁延,降低分解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富血小板血浆 肿瘤坏死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血清细胞因子血浆皮质醇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十堰市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对照组(58只)和PTSD组(62只),利用改良的单一连续应激(SPS & S)制作PTS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僵立行为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表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8及血皮质醇含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EL)对照组与PTSD组大鼠EL分别为(13.78±1.82) s和(71.16±5.42) s,PTS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5.153,P<0.05);两组大鼠僵立行为百分比结果显示,PTSD组大鼠再次放入电击设备箱后(重新面临恐惧情景时),大鼠表现为明显的僵立行为,活动明显减少,主要为刻板的蹲伏行为,仅头部有轻微的转动,背部拱起。对照组大鼠表现为自由运动。对照组大鼠僵立行为百分比为(11.3±3.2)%,PTSD组大鼠为(61.3±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21,P<0.05);PTSD组与对照组间血清各IL及皮质醇含量比较,创伤后应激障碍组大鼠血清中IL-2、IL-6、IL-8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SD组大鼠血皮质醇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鼠血清中IL-4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2,P>0.05)。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呈正相关,与血浆皮质醇浓度呈负相关,IL-2、IL-6、IL-8及血浆皮质醇可能在PTS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细胞因子 前炎性细胞因子 抗炎性细胞因子 血浆皮质醇
  • 简介: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和糖蛋白。它们是局部或系统内的细胞间调节因子,在体内受到内外环境的刺激即可作为机体免疫应答的效应分子。又可作为与其它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网络因子而发挥多种生物效应。80年代后人们开始了解到这些细胞因子的理化性质,分子结

  • 标签: 肿瘤 治疗 白细胞介素 TNF 干扰素 集落刺激因子
  • 简介:脂肪细胞因子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大量生物活性分子,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密切相关。银屑病与Ms在流行病学、炎症机制甚至易感基因上有着紧密联系。脂肪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及治疗过程中含量的变化,提示了银屑病与MS之间存在关联。从脂肪细胞因子人手研究银屑病发病机制、病情发展及其与伴发疾病的关系等,是为治疗银屑病寻找新方法的途径。

  • 标签: 脂肪细胞因子 代谢综合征 银屑病
  • 简介: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高度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其它以瘢痕形成方式愈合的组织不同,原有组织(骨)再生并且保存了先前存在的组织特性。这土复杂过程包括骨折瞬间开始的一系列链式阶梯反应的再生活动。

  • 标签: 骨折愈合过程 相关细胞因子 组织特性 生理过程
  • 简介:摘要传染病是一类可在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因通过飞沫传播更容易造成爆发流行,其中冠状病毒已多次导致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感染患者初始症状较轻,且起病隐匿,但部分患者短时间内病情突然加重,终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患者免疫应答过度所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是感染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冠状病毒 细胞因子类 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