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不同时期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33例不同部位子宫肌瘤患者在月经增殖期和分泌期的性激素水平,同时选择30例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各期各组患者血清E2、LH、FSH、PROG及T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颈(体)平滑肌瘤组及多发性平滑肌瘤患者E2水平高于其他部位(P<0.05);子宫壁内平滑肌瘤组与多发性平滑肌瘤组LH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不同部位子宫肌瘤患者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性激素水平,检测其有助于子宫肌瘤的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估。

  • 标签: 子宫肌瘤 性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女性痤疮患者的体内性激素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50例青春期女性痤疮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的青春期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女性的血清六项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经过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女性的六项性激素水平的检测,其结果为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女性在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雌二醇、睾酮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催乳素、孕酮方面,实验组女性与对照组女性不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女性患有痤疮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其体内雌激素分泌不足或者是雄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 标签: 痤疮 卵泡期 血清 性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性激素水平与痤疮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以及治疗的120例成年女性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120例正常成年的女性作为实验的对照,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体内的血清中6项性激素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体内的血清睾酮(T)含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孕酮(P)和雌二醇(E2)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促卵泡素(FSH)、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与对照组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性激素水平与痤疮的发生具有正相关关系,雄激素分泌增多可能使痤疮的发生率增高,调整性激素的分泌将对痤疮的预防和治疗可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 标签: 性激素水平 痤疮 研究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与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子宫内膜增生相关性,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造成子宫内膜增生的危险因素,以其为临床防治提出可靠的依据。方法:纳入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接受诊治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96例。根据子宫内膜增生程度分为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期及分泌期(对照组)52例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者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胰岛素水平血清性激素水平,对各研究因素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给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在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垂体催乳素、孕酮、黄体生成素、雌二醇6个因素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雌二醇、垂体催乳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雌二醇、垂体催乳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可对子宫内膜增生过程患者的病变程度进行有效地评估,提示当患者出现E2、PRL、HOMA-IR异常时,应及早采取积极的治疗以及预防措施,防止子宫内膜增生病变进一步发展。

  • 标签: 胰岛素 血清性激素水平 子宫内膜增生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女性不孕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女性不孕患者120例,设为观察组,将其分为排卵期组、黄体期组、卵泡期组,每组各有40例。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女性12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将其分为排卵期组、黄体期组、卵泡期组,每组各40例。使用西门子ADVIACentaurCPImmunoassaySystem化学发光仪对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观察女性者在卵泡期PRL、P、T、E2、FSH与对照组女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女性在排卵期LH、P、PRL与对照组女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女性在黄体期LH、P、PRL与对照组女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生殖水平检测对于女性不孕患者,意义广泛,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患者的后期治疗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 标签: 女性 不孕 血清生殖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孕症女性心理状况与性激素相关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80例正常孕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女性的心理状况与性激素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1)观察组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和负性事件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不孕症患者的PRL,E2,FSH与LH均高于正常均值,P,T与均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PRL,P,T,FSH,LH分别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负性事件值存在正相关关系,E2与3项心理量表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不良的心理状况可造成女性生殖内分泌紊乱,影响治疗效果,应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怀孕成功率。

  • 标签: 不孕症 心理状况 性激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多囊卵巢综合症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4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臂肘静脉血进行检测,对比其性激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性激素中TESTO、E2、LH、PROG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FSH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TESTO、E2、LH以及PROG水平的上升能够预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发生,并且高雄激素血症、高TESTO以及高E2是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症 性激素水平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患者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ATMA)、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水平,了解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8例乙肝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相关抗体。结果FT3、FT4的慢性乙肝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组和慢性乙肝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TSH的肝硬化组和健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TMA、ATG的肝硬化组和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和慢性乙肝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乙肝病情及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ATMA和ATG水平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观察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ED)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DED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一5,分别对90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评分,同时测定睾酮(T)、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rPG)、餐后2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与非ED组相比,ED组存在年龄大、病程长,长期血糖控制欠佳、低睾酮水平的特点。年龄、病程和HbA1c是DED的危险因素,T是DED的保护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有较高的DED患病率,睾酮水平降低是DE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性激素 勃起功能障碍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的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在我所进行治疗的围绝经期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共计90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与研究,对90例患者应用妈富隆联合健脾益气固冲汤的方法对患者的月经周期进行良性的调控,益肾养血,中西医联合进行为期3-6个月的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测定性激素3项。结果大部分患者的月经周期在经过治疗后恢复了正常,经期缩短,经量明显减少,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结论在对围绝经期功血出现问题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式具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副作用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妈富隆 健脾益气固冲汤 围绝经期 功血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坤血停对大鼠药物流产后凝血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妊娠大鼠灌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不完全流产模型,观察复方坤血停对模型大鼠凝血指标及子宫出血量的影响,同时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血栓素(TXB2)和6一酮前列腺素(6-Keto—PGF1a)的水平变化。结果:复方坤血停可明显减少子宫出血量,缩短药物流产模型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FT)、凝血酶时间(TT),血清TXB2、E2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P〈0.01)。结论:复方坤血停可明显降低流产模型大鼠子宫出血,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凝血因子水平及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有关。

  • 标签: 坤血停 药物流产 子宫出血 凝血功能 激素水平
  • 简介: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发生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一般情况,研究代谢综合征、抑郁、血浆睾酮水平与银屑病患者发生ED的相关性。方法: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对57例银屑病患者及79例正常男性性功能进行评价,并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参与者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同时记录参与者的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血清睾酮。结果:IIEF-5评分结果显示57例银屑病患者中30例(52.6%)有ED,79例正常男性中29例(36.7%)有ED。年龄校正的结果显示银屑病组发生ED比例较高,OR值为2.29(95%CI1.06~4.9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年龄、代谢综合征、抑郁症是ED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是E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银屑病患者ED发生率较高,银屑病患者ED的调查可以作为一项临床常规开展项目。

  • 标签: 银屑病 性功能障碍 代谢综合征 抑郁 睾酮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妇女的骨密度,探讨正常范围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甲功正常的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220例,根据血清TSH水平,以1.60mU/L和2.90mU/L为界,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即A组(0.27mU/L~1.60mU/L)、B组(1.60mU/L~2.90mU/L)、C组(2.90mU/L~4.20mU/L)。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骨密度(BMD)的差异。结果①与B组相比,A组患者左股骨颈、转子和全髋部BM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BC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②对于甲功正常的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血清FT3与全髋部BMD呈正相关(r=0.292,P=0.039),TSH、FT。与全髋部BMD无相关(r=0.078,P=0.594;r=-0.043,P=0.771);③校正年龄、绝经年限、BMI后,FT3与全髋部BMD仍呈正相关(r=0.401,P=0.006),TSH、FL与全髋部BMD仍无相关(r=0.013,P=0.929;r=0.039,P=0.797);④在多元线性回归中,FT3仍与全髋部BMD独立相关(B=0.114,P=0.006)。结论在甲功正常的绝经后T2DM妇女中,低TSH会降低全髋BMD;血清FT3与全髋BMD呈正相关,而TSH、FT4与全髋部BMD无相关。

  • 标签: 绝经 2型糖尿病 促甲状腺激素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复发率、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精神卫生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研究可以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价值。

  • 标签: 抑郁症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妊娠早孕期雌激素水平低下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年龄、胎次、妊娠天数相当的自然妊娠早期出现先兆流产的患者100例,均于上午十点抽血测雌二醇(E2)、孕酮(P)、β-HCG,按E2正常为A组,E2低下为B组,其中A、B两组患者中若P低下(P<48nmol/l的剔除),则予黄体酮纠正P至正常水平,均观察至孕12周,统计每组的流产率。结果B组流产率与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自然妊娠早孕期雌激素水平低下影响妊娠成功率,孕妇怀孕期间应定期检测雌激素水平

  • 标签: 自然妊娠 雌激素水平 孕酮 流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房颤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实验组患者50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房颤的发生率。结果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发颤发生率为24%,实验组患者的房颤发生率为70%。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降低时,房颤的发生率升高。TSH和房颤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以后的诊断中应引起注意。

  • 标签: 心绞痛 促甲状腺激素 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