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群体代动力学软件JPKD-vancomycin对万古霉素稳态浓度的预测能力,并分析影响JPKD-vancomycin软件预测能力的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应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并同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TDM)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参考万古霉素用药指南制定经验性给药方案(初始方案),于首次给48 h后及下一剂给前0.5 h测定万古霉素稳态浓度,稳态浓度不达标者按浓度值制定个体化调整给药方案(调整方案),调整给48 h后再次测定万古霉素稳态浓度;万古霉素的目标浓度为10~20 mg/L。收集患者临床信息,根据经典代动力学软件Vancomycin Calculator测算结果,应用JPKD-vancomycin软件测算万古霉素初始方案并预测稳态浓度;再采用JPKD-vancomycin软件调整万古霉素给药方案并预测调整方案后的稳态浓度。采用万古霉素预测稳态浓度(C预)与实测稳态浓度(C实)的权重偏差(WRES)评估JPKD-vancomycin软件对万古霉素稳态浓度的预测能力。根据WRES将初始方案TDM数据分为预测准确组(WRES<30%)与预测不准确组(WRES≥30%),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住院时间、合并症、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吸烟史、是否术后、是否产科、是否创伤等指标以及实验室检查、万古霉素用药情况和TDM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JPKD-vancomycin软件预测万古霉素稳态浓度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价影响因素的评估价值。结果共纳入310例患者,收集万古霉素TDM数据467例次,其中初始方案310例次,调整方案157例次。与初始方案相比,根据初始C实调整方案后的WRES显著减小〔14.84(6.05,22.89)%比20.41(11.06,45.76)%,P<0.01〕,WRES<30%的比例显著升高〔82.80%(130/157)比63.87%(198/310),P<0.01〕,提示JPKD-vancomycin软件预测调整方案万古霉素稳态浓度的准确性优于对初始方案稳态浓度的预测。预测准确组198例次,预测不准确组112例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优势比(OR)=0.466,95%可信区间(95%CI)为0.290~0.746,P=0.002〕、体重轻(OR=0.974,95%CI为0.953~0.996,P=0.022)、身高矮(OR=0.963,95%CI为0.935~0.992,P=0.014)、万古霉素清除率(CLVan)低(OR<0.001,95%CI为0.000~0.231,P=0.023)和术后患者(OR=1.695,95%CI为1.063~2.702,P=0.027)是影响JPKD-vancomycin软件预测能力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449,95%CI为0.205~0.986,P=0.046)、CLVan低(OR<0.001,95%CI为0.000~0.081,P=0.015)和术后患者(OR=2.493,95%CI为1.455~4.272,P=0.001)是JPKD-vancomycin软件预测不准确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LVan评估JPKD-vancomycin软件预测万古霉素稳态浓度准确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71,当CLVan低于0.065 L·h-1·kg-1时,敏感度为56.3%,特异度为57.1%,说明JPKD-vancomycin软件预测万古霉素稳态浓度不准确的风险增加。结论JPKD-vancomycin软件对万古霉素调整给药方案后稳态浓度的预测能力较初始方案稳态浓度更高;JPKD-vancomycin软件对女性、CLVan低和术后患者万古霉素稳态浓度的预测能力较差,尤其是CLVan低于0.065 L·h-1·kg-1时,预测不准确的风险增加。

  • 标签: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监测 群体药代动力学 预测能力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为解决某产业园的企排污问题,降低企业污水处理成本,通过调查、抽样分析水样的基础上,对比了分散处理、集中处理和财政补贴三种方案,从政策、建设投资费用,工期、运营管理等方面出发,推荐采用集中式处理方式。

  • 标签: 制药废水 处理方案 分散处理 集中处理 财政补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不同基线他克莫司浓度(C0)的受者,将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为他克莫司缓释胶囊后C0的变化情况及效果。方法根据肾移植受者术后基线C0,将130例受者分为两组,A组受者转换前基线C0≥6 μg/L,普通剂型与缓释剂型他克莫司剂量按1∶1转换,B组受者基线C0<6 μg/L,普通剂型与缓释剂型他克莫司剂量按1∶1.1转换。比较两组在药物转换前后C0的变化情况及相关肾脏指标的变化。结果与转换前相比,转换后两组间他克莫司日平均用量和单位体重平均用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转换前相比,两组受者在转换后第7天的C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换4周(第28天)时B组受者C0波动范围较小,与转换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而未调整初始剂量的A组受者转换第28天的C0仍明显下降,与转换前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当受者基线C0低于6 μg/L,在将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成他克莫司缓释制剂时增加10%~20%左右的用药剂量,以维持C0的稳定,避免C0出现大范围波动。

  • 标签: 肾移植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免疫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S患者英夫利西单抗(IFX)浓度(TLs)与疗效的关系,了解抗IFX抗体(ATI)产生情况。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接受IFX治疗的AS患者38例。在第8次应用IFX前空腹抽取检测血清IFX-TLs和ATI水平,在第1次、第6次、第8次应用IFX前进行AS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进行疗效评价。结果① 38例AS患者,其中6例(16%)出现了ATI。这6例患者第8次IFX给(38周)时出现病情反弹。②以第8次IFX治疗相比第6次IFX治疗的ASDAS是否上升进行分组,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出IFX-TLs维持在0.635 μg/ml以上时,患者病情不易反跳。③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FX-TLs与BMI相关[OR(95%CI)=1.536(1.023,2.308),P=0.039],与合并用药相关[OR(95%CI)=0.218(0.06,0.797),P=0.021]。结论ATI的产生以及IFX-TLs变化与IFX失应答密切相关,应定期监测,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脊柱炎,强直性 英夫利西单抗 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治疗气滞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治疗的气滞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治疗组予中医定向透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西医体征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对照组治疗前西医体征评分(16.50±5.35)分,治疗后(8.87±3.26)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P<0.05);治疗组治疗前西医体征评分(17.83±4.47)分,治疗后(6.47±3.19)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2,P<0.05);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26.33±7.61)分,治疗后(11.33±4.18)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9,P<0.05);治疗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29.67±7.61)分,治疗后(8.93±3.74)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7,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减少比对照组更加明显(t=2.23,P<0.05),治疗组西医体征积分减少比对照组更加明显(t=2.50,P<0.05)。结论对气滞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定向透治疗疗效优于妇科千金胶囊。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气滞血瘀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 妇科千金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损伤分子1(renal injury molecule-1,Kim-1)与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浓度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of pregnancy,HDP)并发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DP并发肾损伤的56例孕妇和同期56名正常孕妇的临床资料,HDP并发肾损伤的孕妇为观察组,同期56名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孕30周、32周、34周、36周时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Kim-1、β2-MG浓度的差异,并分析Kim-1、β2-MG联合诊断HDP早期肾损伤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时SCr、Kim-1、β2-MG均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im-1:F组内=11.234、β2-MG:F组内=12.852、SCr:F组内=8.308,P均<0.001)。且观察组SCr[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75.35±10.32)、(75.41±10.35)、(77.02±10.50)、(87.78±10.64) μmol/L]、Kim-1[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5.68±1.50)、(7.56±1.52)、(8.25±1.62)、(9.65±1.76) ng/L]、β2-MG[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0.26±0.07)、(0.29±0.08)、(0.75±0.29)、(1.02±0.38) ng/L]均高于对照组SCr[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74.37±10.34)、(74.43±10.40)、(75.10±12.52)、(76.80±11.66) μmol/L]、Kim-1[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5.31±1.75)、(5.36±1.77)、(5.39±1.60)、(5.41±1.70) ng/L]、β2-MG[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0.25±0.07)、(0.26±0.09)、(0.28±0.08)、(0.27±0.0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r:F组间=10.254、Kim-1:F组间=16.352、β2-MG:F组间=18.221,P均<0.001)。两组在不同分组与不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SCr:F交互=15.632、Kim-1:F交互=25.645、β2-MG:F交互=34.251,P均<0.001)。Kim-1联合β2-MG诊断HDP并发早期肾损伤的灵敏度96.43%(54/56)、特异度94.64%(53/56)、准确率95.54%(107/112),明显优于单独使用Kim-1[88.24%(45/51)、92.86%(52/56)、86.61%(97/112)]、β2-MG[81.13%(43/53)、78.57%(44/56)、77.68%(87/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DP早期肾损伤孕妇血清Kim-1、β2-MG浓度显著升高,可作为产前监控筛查早期肾损伤的可靠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肾损伤分子1 早期肾损伤 联合监测 妊娠期高血压 β2微球蛋白 肾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用图示法巧解浓度难题,形式新颖,直观表示了变量的变化关系,简单易懂,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认知模型,培养了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理念,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 标签: 图示 浓度 计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予吲哚美辛肛栓对ERCP术后淀粉酶升高、胰腺炎发生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探讨最佳给时间。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40例拟行ERCP治疗胆管疾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每组40例,分别于ERCP术前120、60、30 min及术后30、60、120 min给予直肠内吲哚美辛100 mg纳肛。比较各组间ERCP术后高淀粉酶症、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术前给组患者的术后24 h淀粉酶升高倍数、高淀粉酶症发生率、PEP发生率及术后3、24 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给组[(4.2±1.9)倍比(4.7±2.1)倍,36.7%比46.7%,19.2%比24.2%,(5.9±2.1)分比(6.4±1.4)分,(3.8±1.7)分比(4.3±1.4)分,P值均<0.05],其中术前30 min给组患者术后淀粉酶升高倍数最小[(2.5±1.2)倍],术后高淀粉酶症及PEP发生率最低[27.5%(11/40),12.5%(5/40)],术后疼痛评分最低[(3.0±1.2)分]。结论吲哚美辛肛栓可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酶症及PEP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术前30 min给可获得最佳的预防效果。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胰腺炎 吲哚美辛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环境对雄性快速老化小鼠P8(SAMP8)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和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AMP8小鼠30只随机分为丰富环境组、贫瘠环境组和标准环境组,每组10只,均在对应环境中生活8周。8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ACTH、皮质醇和睾酮水平。结果饲养8周后,贫瘠组、丰富组和标准组ACTH浓度分别为(60.54±16.22)pg/ml、(48.98±15.30)pg/ml和(28.49±8.24)pg/ml;皮质醇浓度分别为(5.37±0.81)ng/ml、(4.09±0.92)ng/ml、(3.19±0.88)ng/ml;睾酮浓度分别为(2.35±0.90)ng/ml、(7.07±1.57)ng/ml、(3.16±1.10)ng/ml。标准环境组小鼠的ACTH水平和皮质醇水平与贫瘠环境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环境组的ACTH水平和睾酮水平与丰富环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丰富环境组小鼠的皮质醇水平和睾酮水平与贫瘠环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瘠环境可促进SAMP8小鼠ACTH分泌,皮质醇增多,并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丰富环境对SAMP8小鼠ACTH的产生和睾酮浓度的升高有促进作用,但对皮质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 标签: 环境 快速老化小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醇 睾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剂量调整对该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并需要使用多索茶碱注射液和/或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的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3组:多索茶碱组、特布他林组和多索茶碱联合特布他林组(联合用药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多索茶碱用法用量为300 mg静脉滴注、1次/d,特布他林为2 ml(5 mg)雾化吸入、3次/d,疗程为7~14 d。比较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生1级不良反应者多索茶碱剂量调整为250 mg静脉滴注、1次/d,2级者剂量调整为200 mg静脉滴注、1次/d,≥3级者停用多索茶碱。比较多索茶碱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剂量调整前后多索茶碱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者占比、住院时间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6 582例,多索茶碱组1 438例,男性793例,女性645例,年龄(61±11)岁;特布他林组2 217例,男性1 281例,女性936,年龄(60±15)岁;联合用药组2 927例,男性1 644例,女性1 283例,年龄(63±12)岁。3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和基础疾病、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3.1%(189/1 438)、8.9%(197/2 217)和21.2%(620/2 927),联合用药组高于多索茶碱组(χ2=41.271,P<0.001)和特布他林组(χ2=142.766,P<0.001),多索茶碱组高于特布他林组(χ2=16.738,P<0.001)。联合用药组震颤、头痛发生率均高于单独用药的2组(P<0.001);高血糖发生率高于多索茶碱组(P=0.003);失眠发生率高于特布他林组(P<0.001);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特布他林组(P<0.001);恶心发生率低于多索茶碱组(P<0.001),高于特布他林组(P<0.001);情绪异常发生率高于特布他林组(P=0.017)。3组均未发生≥3级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1级和2级不良反应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7,P=0.578)。联合用药组和多索茶碱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剂量调整前多索茶碱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后血药浓度均降低(均P<0.001),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多索茶碱组[(8.38±2.19)μg/ml)比(10.64±2.55)μg/ml,P<0.001];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消失或减轻者占比高于多索茶碱组[40.81%(253/620)比30.16%(57/189,P=0.008)],住院时间短于多索茶碱组[(10±2)d比(15±3)d,P<0.001],治疗有效率高于多索茶碱组[531(85.65%)比136(71.96%,P<0.001)。结论多索茶碱注射液与特布他林雾化液联用时,通过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控制该血药浓度在(8.38±2.19)μg/ml,既可提高疗效,又可提高联合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支气管扩张药 药物监测 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多索茶碱 特布他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先证明出1、2、4除外的一切自然数经过角变换后都不能回到自身,无论过变换程有多少步,再用反证法证明角猜想的正确性.

  • 标签: 数学猜想 3N+1 无限变换 反证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减少药房退中的风险隐患,保证药品质量,进一步促进医疗安全。方法 结合所引起医疗纠纷事件,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药品安全和隐患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 退回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存在药品安全隐患的问题比较突出。结论 优化退流程,健全退相关制度,严格执行追责制度,减少退率,减少药房退风险隐患,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 退  质量  风险  安全  管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RA患者血清镁浓度与代谢综合征(MetS)、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症(HU)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9年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1 009例RA患者,测量患者血清镁浓度,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以及生活和工作习惯及服药情况。根据血清镁水平的五分位数分布由低到高分为5组,分别为Q1~Q5组。应用多变量调整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清镁与MetS、糖尿病、高血压、HU之间的关系。结果在MetS多变量调整的回归分析中,与Q1组血清镁相比,Q2、Q3、Q4、Q5组血清镁OR值95%CI分别为0.26[95%CI(0.09,0.76),P=0.01],0.17[95%CI(0.06,0.47),P<0.01],0.27[95%CI(0.09,0.76),P=0.01],0.22[95%CI(0.09,0.58),P<0.01],趋势P值<0.01。在糖尿病多变量调整的回归分析中,模型二调整多项潜在混杂因素后,血清镁Q3和Q5组与Q1组相比,OR值95%CI分别为0.58[95%CI(0.35,0.96),P=0.03],0.51[95%CI(0.29,0.89),P=0.02],趋势P值=0.01。但是在模型三加入肾小球滤过率作为协变量,这种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P值=0.06。在高血压, HU多变量调整的回归模型中,未显示与血清镁具有关联性(P>0.05),趋势P值也均>0.05。结论RA患者血清镁浓度与MetS患病率呈负相关,与高血压、HU未显示相关性,在调整肾小球滤过率后与糖尿病的负相关性也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