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全国冠心病发病率最高的青岛地区居民的血脂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1999年1733名健康者查体的血脂水平。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均值1997年比1996年增高(P〈0.05)。而1997年以后的TC逐年显著降低(P〈0.01)。结论:生活方式的改善降低了青岛地区居民的血脂水平。

  • 标签: 血脂 冠心病 饮食疗法 生活方式 高脂血症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医院使用尿激酶(UK)和(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PA)静脉溶栓治疗的实施情况,为改进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调查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北京地区医院脑卒中治疗相关的医疗资源方面的情况.结果北京地区被调查医院的总体结果:98.1%的医院有急诊室,92.6%的医院有24h头颅CT,50%的医院有UK和(或)rt-PA静脉溶栓规程,7.4%的医院有卒中单元.有UK和(或)rt-PA静脉溶栓规程的医院与无此溶栓规程的医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方面为:头颅CT、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神经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神经介入放射医生、动脉溶栓、颈动脉支架、颅内血管成形术、重症监护病房、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卒中单元、卒中治疗程序图或临床路径.结论北京地区医院应对其拥有的卒中相关医疗资源进行组织化,提高医院静脉溶栓能力,推广卒中小组、卒中单元、卒中治疗程序图或临床路径等治疗模式,以改进卒中治疗和改善卒中预后.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 简介: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基层医院心房纤颤抗凝治疗的现状。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间620例心房纤颤住院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抗凝情况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在民族地区基层医院中对于心房纤颤患者能受采用正规治疗的较少。本地区长期正规化口服华法林者占0.48%,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者10.68%,脑卒中的发生率36.9%。结论民族地区基层医院心房纤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急需改善。

  • 标签: 基层医院 心房纤颤 抗凝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健康人群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其与年龄、性别、血脂浓度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关系。方法收集400名汉族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上海地区汉族健康人血清空腹脂联素水平为(9.48±4.86)μg/ml,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脂联素浓度为(8.46±3.97)μg/ml,女性为(10.22±5.30)μg/ml,男性和女性相比脂联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绝经前后脂联素浓度分别为(11.89±4.78)μg/ml和(8.78±4.65)μg/ml,两者脂联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血清脂联素浓度在各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脂联素浓度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后女性脂联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LDL—C等指标呈负相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

  • 标签: 脂联素 健康人群 汉族
  • 简介:目的了解温州地区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年龄变化,危险因素及病因学的流行现状,为疾控部门制定中青年脑卒中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02年至2007年间在我院脑科中心住院治疗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和病因诊断。另统计我院该期间收治的所有脑血管病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卒中类型。分析中青年脑卒中在不同年龄段的患病比例、疾病构成、危险因素及病因诊断。结果收集到符合要求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共计1740例,同期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共计9798例。脑卒中发病年龄集中于62.5±13.3岁,但中青年患者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中青年脑卒中男女比为1.63/1;41~50岁的卒中患者逐年增加。年龄为18~50岁的中青年脑卒中不同年龄段疾病构成以脑出血最多见,其次为脑梗死。中青年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心瓣膜病、高胆固醇血症、颈动脉狭窄。但40岁以下患者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心瓣膜病、糖尿病。中青年出血性卒中的病因前三位依次为高血压、动脉瘤、动脉畸形。结论41.50岁是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病高峰期。高血压、糖尿病、心瓣膜病是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动脉瘤、动脉畸形是中青年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

  • 标签: 中青年 脑卒中 脑梗死 脑出血 危险因素 病因
  • 简介:2003年11月26日中国医师协会在北京好苑建国商务酒店召开了“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杂志(京津地区)编辑部主任会议”。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编辑部肖先福主任主持,卫生部新闻办公室戚畅同志出席会议并做了讲话,中国医师协会有关同志及其主办的在京津地区6种杂志、1种内刊的编辑部主任和特邀的《疑难病》杂志社马智主编等共计10余人参加了会议。肖先福主任代表中国医师协会对与会代表表示欢迎,并向《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给予这次会议的支持与资助深表感谢。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编辑部 卫生部 医药卫生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原不同海拔地区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schemic,ACI)患者炎性反应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高海拔(3400m)ACI患者40例(高海拔ACI组)、中度海拔(2260m)ACI患者48例(中度海拔ACI纽)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IL)的IL-1β、IL-2、IL-6和IL-8和TNF-α的水平.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高海拔对照组(30例)和中度海拔对照组(40例).结果不同海拔地区ACI组TNF-a、IL-1β、sICAM-1和IL-8水平显著高于各对照组;高海拔ACI组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中度海拔ACI组比较,高海拔ACI组血清TNF-α、IL-1β、IL-6和sICAM-1水平明显增高(P<0.01).除高海拔对照组TNF-α水平高于中度海拔对照组(P<0.05),两对照组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IL-2在4组间变化不大.ACI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TNF-α、IL-1β和IL-6呈正相关(γ=0564,P<0.01),而与IL-2和IL-8无相关性.结论在高原ACI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由TNF-α、IL-1β、IL-6和IL-8介导的炎性反应,sICAM-1参与脑缺血的发病过程.随着海拔增高及慢性缺氧加重,炎性反应增强,导致脑组织损伤加重的倾向.

  • 标签: 脑梗塞 胞间粘附分子1 细胞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 高海拔
  • 简介:目的调查沂水部分农村地区高血压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沂水三个乡镇的18岁以上的居民4805人,采用统一问卷方式,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18岁以上人口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4.9%;无论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②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19.6%、12.7%、4.8%。③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盐饮食、吸烟、饮酒、高脂血症、糖尿病及高血压家族史等。结论改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 标签: 高血压病 流行病学调查 农村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大兴某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发生的特点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纳入北京大兴区长子营地区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2223例,作为高血压组;纳入同期60岁以上非高血压人群813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情况、治疗及控制情况;同时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等数据.结果在高血压组中高血压Ⅰ-Ⅱ级占90.15%,高血压Ⅲ级占9.85%;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占30.78%;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6.97%、55.55%和23.57%.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的血糖、血脂、尿酸、体重指数以及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较高(P<0.05).结论当地农村老年高血压以轻中度为主,该群体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较高,但治疗和控制率相对较低;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合并代谢紊乱,造成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农村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积极探讨桂西山区地区单身离家务工三个月以上农村女性HIV/AIDS感染及感染后对医疗服务需求状况,为该地区艾滋病的防控及提供医疗服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桂西山区地区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县级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体检和孕产妇筛查确诊并具有农村户籍女性,且有单身外出打工三个月以上的艾滋病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感染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单身外出打工农村女性艾滋病的感染状况,及感染两周后自愿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或年住院治疗情况;结果在单身外出农村女性HIV/AIDS感染421例中,外出打工年限、经济来源与艾滋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年龄、门诊就诊发现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身外出农村女性HIV/AIDS感染率逐年增高,感染率与外出打工年限、家庭经济来源途径有关,感染后自愿到医院艾滋病免费治疗点接受治疗及年住院情况与家庭年总收入、经济来源有关。

  • 标签: 农村单身外出打工女性 艾滋病 医疗服务
  • 简介:为了更好地开展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交流社区高血压管理的经验,为提高社区医生防治高血压及相关疾病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讲台。由中国健康教育协会高血压健康教育(上海)中心、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福建省医学会共同主办、《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协办的“长三角地区社区医生高血压防治学术交流会”将于2008年11月8日(周六)至9日(周日)上午(共一天半)在上海瑞金医院科技楼举行。

  • 标签: 高血压防治 学术交流会 社区医生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角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
  • 简介: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患者161例,男性87例,女性74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62例)、双支病变组(44例)、多支病变组(55例).检测三组血脂、血糖、血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SH水平并计算Gensini总积分.结果三组年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T4、TSH、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海拔地区冠心病患者的TSH水平与Gensini积分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冠心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冠心病 促甲状腺激素 高海拔地区 GENSINI积分
  • 简介:目的通过对农村地区蒙、汉两族成年人群缺血性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为缺血性卒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调查问卷,按标准化调查方法,由培训过的医师进行人户询问、血压测量及资料收集。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的7个乡镇〉135岁30214名农村常驻(〉15年)成年人进行性别、民族、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史、吸烟、嗜酒及饮食情况等方面调查。结果辽宁省农村蒙族居民缺血性卒中患病率为2.36%,标化率为2.48%;汉族为1.73%,标化率1、78%。随着年龄或高血压级数的增高,卒中患病率呈明显的增高趋势。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及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是蒙、汉两族患病的相同危险因素,同时文化水平对汉族居民卒中的患病率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高血压人群患卒中的危险性是非高血压人群的5~8倍。结论辽宁省阜新农村蒙族居民患病率高于汉族居民,可能与其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有关。高血压患者对自己的保护意识较弱。应提高农村居民对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和相关知识的认识,以减少卒中的患病率。

  • 标签: 中风 缺血性 农村人口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替罗非班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改善无复流回复心肌再灌注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内发病时间在12小时内我院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284例,其中男性197例,女性87例,平均年龄53.76+-10.34(38至78)岁。将患者分为术中及术后使用替罗非班组201例,未使用替罗非班组8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造影特征、介入治疗、术后30天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级出血时间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术中即可达到TIMI血流分级III级和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的术中即可达到TIMI血流分级III级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和心脏原因再住院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PCI中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显著改善STEMI患者无复流的发生和心肌再灌注,不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西宁地区 无复流
  • 简介:目的江西地区先心病发病率相对较高,危害百姓健康。江西省政府已从2010年始,将先心病儿童免费救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为民工程。虽然先心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近年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与先心病发生密切相关。本课题组对局部地区(江西地区)的先心病患者进行已知致病基因(EVC,TLL1,TBX5和PTPN11)筛查,以发现与疾病密切相关和显性率高的致病基因,为将来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必将有助于局部地区乃至中国先心病出生缺陷的控制。方法从先心病DNA样本库,按照编号随机按序抽取患者DNA标本46份和100个遗传背景匹配的健康对照。根据PubMed文献报道,选择已知的4个致病基因EVC,TLL1,TBX5和PTPN11,并设计相关引物,利用DNA直接测序法四个基因的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进行双向测序。若核苷酸变异未在100个正常人群中发现,则定为基因突变。结果散发先心病室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复杂先心分别为24例,12例,5例和5例。基因筛查发现EVC基因突变4个,分别是位于3号染色体的L115V突变,6号染色体的Y258H突变,10号染色体的K445Q突变,15号染色体的R760CQ突变,其中Y258H突变出现在房缺患者,其它3个突变见于室缺患者。发现TLL1基因多态性2个,分别是位于7号染色体的E719E,19号染色体的1991A,在房缺、室缺和PDA中均有存在。在房缺和室缺患者中发现PTPN11多态性1个,位于3号染色体的F19L。46个筛查对象中未发现TBX5基因突变和多态性。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表型与非基因突变者比,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发病年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EVC基因是江西地区间隔缺损患者的常见致病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非突变者相比无差异。由于是基因筛查工作中的前期结果,还需要后期工作中进一步增大样本量,以便对先心病患者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研究加以客观分析。

  • 标签: 先心病 基因突变 致病基因 染色体 患者 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