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2 个结果
  • 简介:一《浮士德》呈现的是一个人不断追求变化的精神世界——主观世界,并通过它反映了自16世纪文艺复兴到歌德晚年(19世纪上叶)将近300年欧洲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客观世界。这种通过变化的主观世界来反映变化的客观世界的方法.而不是通过描写客观世界来反映客观世界.是现代派和古典文艺最大的区别.前卫的歌德正是这种方法的先驱者。

  • 标签: 《浮士德》 客观世界 解读 主观世界 文艺复兴 精神世界
  • 简介:梁硕是2000年11月举行的上海双年展中最年轻的艺术家,也是少数几个展出当代雕塑作品艺术家之一。展览开始时,他才从中央美院毕业四个月。也许现在讲他的成功已证明了他的天才还为时过早,但毫无疑问的是他在“城市民工”系列雕塑中抓住了民工的精神和表情。他的成功缘于他对人体解剖的充分理解,也源于他能使观众走进这些未受过教育的贫苦民工的世界,理解和同情他们的遭遇。

  • 标签: 城市民工 上海双年展 雕塑作品 个展 艺术家 人体解剖
  • 简介:我认识王非的时间不是很长,但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无论作为编辑家还是画家,他部有独特的切人点与艺术见解。从上世纪90年代闯荡北京至今,属于他自己的天地越来越宽。做杂志,画画——他在两点一线上快速前行。2000年做《艺术状态》,他不仅

  • 标签: 王非 画家 审美取向 中国画 艺术精神 艺术观念
  • 简介:<正>60年代初至今,从小说到电影到电视,琼瑶剧始终是一个闪亮的符号。无论承载的媒介如何,琼瑶的创作心理与观众的欣赏心理之间的默契,似乎总存在着某种共通。为情所困:矫情抑或纯情?琼瑶剧制造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情的世界,以世俗之外硕果仅存的感情净土来探讨人生、感悟人生,可以说是琼瑶剧的一大特色。但是,因为它与现实的明星距离,也常被评论指责为“矫情”、“煽情”。

  • 标签: 琼瑶 女性角色 传统伦理 观众 传统道德观 《还珠格格》
  • 简介:自圣经出现以来,对圣经的解读就层出不穷,并且伴随着不同的解读方式。其中,圣经的文学解读就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在20世纪初,圣经的文学解读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为圣经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面貌。

  • 标签: 圣经 文学解读 历史批判
  • 简介:一说到姑苏,我们的脑海里便会浮现那些精致幽雅的庭园、桨声咿呀的小船以及各式亭桥塔寺的影子。它以清丽淡雅的韵味与中国文人恬淡宁静的境界追求相契合,自古就是文人寻求宁静生活的理想之地。

  • 标签: 解读 人文 中国文人 宁静 生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1-18
  • 简介:  从文化层面解读湖南卫视的超女现象,解构了电视艺术的审美构成,  从艺术与技术层面解读超女现象

  • 标签: 解读女声
  • 简介:精神与美的解读郎绍君“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是宋代大诗人、画家苏东坡的名句。在中国艺术史上,他是第一个多方面阐释诗画相通观念的人。“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 标签: 郎绍君 诗中有画 摩诘 诗画一律 唐宋诗词 中国艺术史
  • 简介:本文认为,影片《海洋》以近乎静观的方式真实地呈现了海洋生物的关系性存在,意即海洋的"自美":在群居的存在方式中,海洋生物无论大小,各居其位,自然地演绎着生命的长调。与此同时,在解说平静的语调之下,显现出制作者的人文情怀:既有对于海洋生物的被破坏、被灭绝的观照,又不乏对整个地球生态现状的种种担忧。而这些则很好地引发人们对自然作形而上的思索。

  • 标签: “海洋” “自美” “关系性存在”
  • 简介: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而诞生的装饰艺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艺术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升华了审美与创造价值。解读装饰艺术也对研究其它造型艺术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解读 装饰艺术 符号
  • 简介:现在,有关《创世纪》创作时间的最早史料大概要算是1796年12月15日的一封信,那是贝多芬的老师阿尔希茨布雷贝格写给贝多芬的,“昨天海顿来看我,他告诉我想写一部规模庞大的清唱剧,内容有关‘创世纪’,他希望能够尽快完成。他还弹了几段给我听,依我看相当不错……”从这段文献记载来判断,当时海顿已经创作了一些片断,那么他大概是从1796年早些时候就开始作曲,当时他刚刚回到维也纳不久。

  • 标签: 海顿 清唱剧 贝多芬 作曲 维也纳 创作时间
  • 简介:《马太受难曲》是巴赫一生5部受难曲创作中最完美,也是最出名的一部,受难曲这种从公元4世纪前后便出现的体裁在巴赫手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同以往素歌、众赞歌为主的古代受难曲相比,巴赫的受难曲更加接近清唱剧风格,戏剧冲突强烈,人物也更丰富,咏叹调、宣叙调、合唱、众赞歌的混合运用使巴赫的受难曲更动听,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巴赫对合唱的灵活运用,有时合唱是情节中的人物,是民众、门徒或者罗马士兵等,有时又像是个健谈的旁观者,参与讲述受难

  • 标签: 巴赫 合唱 众赞歌 宣叙调 清唱剧 咏叹调
  • 简介:张问陶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诗人,在清代诗歌史和诗歌理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张问陶的心境和思想,其一是他在仕途为宦的态度,其二是他在生活中诸方面的情感活动,如乡情、友情及写诗的体会等等.通过这些,进而探讨张问陶诗歌风格与他的性格、心态和境遇的关系.

  • 标签: 张问陶 清代 诗人 诗歌 心境 创作思想
  • 简介:王德惠先生不会想到,他的生命轨迹,竟会被人写成文字。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在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耕耘的农民,都认为自己弯曲着身子起早摸黑地耕作,是命中注定的事。既不值得夸耀,更不值得花费本来就紧缺的白纸和油墨。王德惠就是这样一位在艺术的土地上苦苦耕耘一辈子的老农。王德惠的世世代代,一直到了他的父亲手里,似乎与艺术不会有什么瓜葛。如果不是由于一场社会大变革,命运之神降临身上,王德惠肯定和千千万万农民一样过着平平

  • 标签: 德惠 比萨斜塔 解读 中国画 艺术家 绘画
  • 简介:2004年,为备战第六届常州市青年演员会演,也为了能在现代戏上有所突破,我移植了淮剧《祥林嫂》中最后一场折子戏参赛。折子戏演出只有十五分钟,祥林嫂不幸的一生浓缩在这十五分钟里,要求演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就进戏,必须在这十五分钟里感动观众。“问苍天”选段经重新作曲,成功地将原来的曲调进行了独特新颖的处理,使唱腔旋律、调式变化达到新的高度,给人以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 标签: 《祥林嫂》 解读 青年演员 2004年 艺术感染力 折子戏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5-09
  • 简介:研究敦煌壁画的造型艺术、色彩艺术、教育思想等一系列的问题,敦煌壁画艺术造型色彩教育思想    敦煌是西部人的梦想,    三、敦煌壁画与人为善的教育思想    在莫高窟各个时代的壁画中

  • 标签: 壁画拾零 敦煌壁画 解读敦煌
  • 简介:一般意义上,人们对米芾的绘画美学"平淡天真"的认识是"清润可喜"风格的一元论,假如我们从其书画比较角度入手去分析其审美特征,可以发现它雄秀峭拔的另一面.由于米芾作品的佚失,这类风格几近为人遗忘.本文旨在通过对其书画比较的思考而获得对米芾绘画美学一个辩证统一的认识.

  • 标签: 米芾 平淡天真 解读 书法 绘画
  • 简介:从历史纵深的维度看,每个朝代的坐标是一个一个单位的更替,每一次更替都会伴随着书法欣赏对于创作新的审美发现,由此不断推动书法创作的延续。正因为这样有了历史一次一次对王羲之不同的解读方式。从王羲之一派的书法脉络来看,人们对书圣的崇拜,使很长的历史时段里形成了一种虔诚以及膺服之心,王羲之成了书法家们的图腾,已成为书法史上的象征。

  • 标签: 解读方式 王羲之 书法欣赏 书法创作 审美发现 历史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