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内容摘要:目前,初中作文教学常常是吃力不讨好,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也津津有味,但写起来又往往束手无策。如何改变这种低效的教学局面呢?本文从触发学生情感,激发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培养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等方面,阐明对初中作文教学的见解。

  • 标签: 初中 触发情感 作文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学好一门语言是迈出世界的第一步,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相比汉语言来说是易懂易学的。初中英语已经在听读、会话和语法的程度上渐入佳境。要想纯熟地掌握这门学科,就有很多趣味的途径可循,比如我们可以采取音乐法来完成对英语的研究。

  • 标签: 英文歌曲 学习兴趣 听读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触发工具(GTT)用于检测ICU患者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GTT白皮书中触发器的内容,结合国内不良事件上报范畴及部分ICU专科指标,建立16项触发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病案室2018年7月—2019年6月入住ICU的1 683例患者的病历,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按照抽样间隔数随机抽取421份出院患者病历,剔除重复病历得到审查病历420份,采用GTT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际用于审查的病历420份,16项触发器中,14项显示阳性,触发器阳性频次为128例次,涉及患者62例;确定不良事件51例次,涉及患者43例,检出率为10.24%(43/420);51例次不良事件中,E级37例次(72.55%),F级13例次(25.49%),H级1例次(1.96%),未发现G级和I级。同年度ICU自愿上报不良事件18例,上报率为1.07%(18/1 683)。结论GTT可有效应用于ICU患者不良事件的检出,设计合理的触发器能提高检出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全面触发工具 不良事件 触发器
  • 简介:摘要: 本文对某型号直升机的应急漂浮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针对于应急供电、手动及自动触发结合的应急漂浮控制系统,对该系统的供电特性、控制原理进行分析,对该系统中关键问题及技术进行论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计数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时序逻辑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对脉冲进行计数计数器具有多种分类方法。本论文为由J-K触发器实现十六进制计数器,主要介绍JK触发器的功能、计数器的构成及由Multisim仿真实现。

  • 标签: 计数器 J-K触发器 Multisim仿真
  • 简介:摘要:在直播卫星机顶盒的广泛应用中,为了进一步丰富卫星机顶盒的功能,研究卫星机顶盒触发应急广播信息的方式,本文介绍智能卡卡号与区域编码等触发机制,分析相关机制在装置应用期间的内容。

  • 标签: 直播卫星机顶盒 应急广播 触发机制 实现方式
  • 简介:摘要:本文以“植树问题”为核心,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创设材料,把握教学契机,进而最大化展现材料价值,带动数学教学效果的改进,并触发学生数学思维。

  • 标签: 材料 数学思维 植树问题 思考
  • 简介:摘要:在电梯领域中,停电困人问题一直倍受广大科技工作者关注,设计一种电梯停电困人时,自动接通电梯对讲装置,从而能快速对被困人员施救显得刻不容缓。

  • 标签: 困人 自动触发 五方 对讲装置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 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镇痛治疗,观察组采用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为77.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对其采用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肌筋膜触发点治疗 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MET手法让患者主动参与减缓局部疼痛并通过肌肉筋膜链肌筋膜触发点疗法快速找到患者的疼痛根源两种手法的有机组合对肩袖损伤后肩峰外侧端及前下端疼痛并伴有局部肌肉力量失衡的临床应用。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 肩袖损伤
  • 简介:摘要Nasu-Hakola病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以认知功能障碍及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疾病。文中报道1例来自中国近亲家庭的Nasu-Hakola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的实验室、影像学及遗传学资料进行分析。患者为40岁女性,主诉为“进行性遗忘及行为改变3年,尿失禁8个月”。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包括眼球上视轻度受限、四肢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神经心理学评估提示严重认知功能和行为障碍。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广泛性脑萎缩,主要累及额叶、尾状核和前部胼胝体。头颅CT成像显示少量的双侧基底节钙化。该患者无骨痛或骨折史,骨骼检查未见异常。全外显子测序鉴定出一个新的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纯合突变(c.523delA),并确认其父母和妹妹为突变携带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好转迹象。虽然其临床表现具有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的特征,但其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42水平降低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存在淀粉样蛋白沉积,而这可能与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失调相关。

  • 标签: 额颞叶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脑白质病变 神经心理学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新突变致早发型痴呆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影像学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对1例2019年9月26日就诊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表现为额颞叶痴呆样症候群的早发型痴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采集,并对先证者进行人类全外显子测序,对家系成员进行一代验证。结果先证者为49岁女性,临床表现为性格改变、精神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共济失调、癫痫发作。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第154位密码子发生p.R52C纯合突变,家系中4名成员为杂合携带者,1名有类似临床表现者已故,无法检测。先证者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额颞叶萎缩、双侧白质高信号、胼胝体变薄,双手、足部平片未发现有骨囊变改变。结论患者表型为额颞叶痴呆样痴呆、癫痫,不伴有骨囊变,基因检测显示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纯合突变。该突变很可能为致病突变。对早发型痴呆,尤其当伴有癫痫发作、共济失调不典型表现时,应进行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检测。

  • 标签: 痴呆 突变 系谱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额颞叶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髓系细胞触发受体(TREM2)在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组及LIRI 2、6、12、24、48 h组,每组6只。采用开胸夹闭左肺肺门法建立LIRI模型。取各组小鼠左肺组织,测定肺湿/干质量比值(W/D),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组织TREM2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mRNA表达;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TREM2、caspase-1、细胞焦亡标志成孔蛋白Gasdermin-D(GSDMD)的蛋白表达。结果LIRI后2 h模型小鼠肺组织开始出现损伤,肺超微结构改变,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增加;6 h时肺损伤程度最为严重;12 h后肺损伤逐渐减轻,肺组织病理学评分逐渐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IRI 2、6、12、24、48 h组肺W/D比值和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肺W/D比值:7.06±0.52、8.34±0.17、6.42±0.35、5.34±0.25、5.59±0.45比4.69±0.23,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分):5.50±0.54、9.75±0.89、5.88±0.84、3.63±0.74、4.13±0.64比1.13±0.35,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IRI后2 h肺组织IL-1β、IL-18水平即明显升高,于6 h达峰值〔IL-1β(ng/L):502.76±12.25比56.50±8.07,IL-18(ng/L):414.02±10.75比81.63±5.29,均P<0.05〕,随后逐渐降低,48 h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IRI后2 h模型小鼠TREM2表达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于6 h达谷值〔TREM2 mRNA(2-ΔΔCt):0.47±0.05比1.02±0.05,TREM2/GAPDH:0.23±0.13比0.48±0.17,均P<0.05〕,随后逐渐升高,于24 h达峰值〔TREM2 mRNA(2-ΔΔCt):3.98±0.15比1.02±0.05,TREM2/GAPDH:0.71±0.17比0.48±0.17,均P<0.05〕;而caspase-1和GSDMD的表达趋势与TREM2相反,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均于再灌注后6 h达到高峰〔caspase-1 mRNA(2-ΔΔCt):2.20±0.13比1.01±0.02,caspase-1/GAPDH:0.64±0.02比0.20±0.06,GSDMD/GAPDH:1.23±0.01比0.87±0.02,均P<0.05〕。结论TREM2可能参与了小鼠LIRI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TREM2影响caspase-1介导的肺内细胞焦亡有关。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肺 2型髓系细胞触发受体 细胞焦亡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采取小剂量低辐射手动触发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区间为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探究对象为此区间本科室接治的疑似肺栓塞患者为探究主体,统计70例,按照双盲法分组,分为参照组(n=35)和试验组(n=35),参照组辅以常规化CTPA扫描,试验组行低管电压小剂量比对剂CTPA扫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在图像主观质量评分方面,试验组与参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DLP、ED及CTDLvo1数值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采取小剂量低辐射手动触发技术效果显著,可减少辐射剂量与对比剂用量,图像质量清晰,具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CT肺动脉血管成像 小剂量低辐射手动触发技术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成果导向教育(OBE)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为目标,教师根据预期成果对学生的阶段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进行反向教学设计,并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本文基于OBE教学理念对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555单稳态触发器进行一堂课教学设计。

  • 标签:
  • 简介:摘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自2017年启动药物警戒体系的构建。同年8月,1个月内连续发生3例蛇毒血凝酶类药物超说明书用药相关静脉血栓事件,引起医院药物警戒部门的警惕,将该类事件定为药物警戒风险信号。随即对全院蛇毒血凝酶类药物应用情况展开调查,针对用药风险环节制订干预措施,包括制订蛇毒血凝酶类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加强处方/医嘱管理和加强医务人员蛇毒血凝酶类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等,建立了蛇毒血凝酶类药物警戒制度。干预措施实施后的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与干预前的2017年6至8月比较,蛇毒血凝酶类药物使用量下降90.8%(由6 767支降至624支),用药指征不合理、疗程不合理和日剂量不合理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截至2019年底,未再发生蛇毒血凝酶类药物相关静脉血栓事件。

  • 标签: 巴曲酶 止血药 静脉血栓形成 用药错误 药物警戒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巨噬细胞后,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TREM-1)表达与M1、M2型极化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巨噬细胞TREM-1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豆蔻酰佛波醇乙酯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予以0(空白对照组)和1 μg/ml 的 Pg-LPS(LPS组)刺激,同期加入终质量浓度为0.1 μg/ml的TREM-1抑制剂LP17(LPS+LP17组)或对照肽(LPS+对照肽组),培养24 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PCR,RT-qPCR)检测TREM-1和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标志物(分别为CD86、CD206)及其极化相关细胞因子[分别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mRNA表达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REM-1、CD86、CD206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及IL-10的表达。结果细胞培养24 h后,LPS组巨噬细胞中TREM-1相对 mRNA表达量(1.40±0.14)及蛋白表达量(3.85±0.24)均较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01±0.18、1.00±0.05)显著升高(P<0.05),同时M1型极化标志物CD86 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为1.42±0.01、1.55±0.07)均较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00±0.09、1.00±0.10)显著上调(P<0.01),且M1型极化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1β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加入TREM-1阻断剂LP17后,与LPS组相比,TREM-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6 mRNA(0.96±0.00)和蛋白(1.36±0.02)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TNF-α、IL-1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对于M2型极化标志物CD206及极化相关细胞因子IL-10,细胞培养24 h后,CD206 mRNA(0.56±0.05)及蛋白表达(0.25±0.04)均较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02±0.25、1.00±0.10)显著下调(P<0.01),IL-10 mRNA较空白对照组表达显著上调(P<0.05),其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LP17组CD206、IL-10 mRNA表达均较LPS组显著下调(P<0.05),CD206、IL-10蛋白表达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EM-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Pg-LPS介导的巨噬细胞M1型极化,从而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发挥促炎作用;尚无证据表明TREM-1是否参与调控Pg-LPS介导的巨噬细胞M2型极化。

  • 标签: 牙周炎 紫单胞菌,龈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巨噬细胞 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