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正>一我们的脑中确实存留着一些病态的烙印。比如,讲到"园丁"这个词,我们的脑中竞无法控制地跳出了"教师"这个形象,这是怎么一回事?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在那些纯洁的教科书里,仿佛数以亿计的场合,人们无一例外地将教师喻做了园丁——任何蓬勃的想像力一碰到这个僵硬又神圣的比喻就要枯萎!如果十亿人共用一个比喻,这个现象的悲剧性远非一个词被反复践踏那样单纯了。一些时候,我使用"园丁"这个词时,不得不累赘地补上"修剪风景的"一类饰词。园丁的本意丧失了。这个比喻成了一场瘟疫,成了一个暴力。我们活在一个惯性的轨道上,这条轨道上越来越密集地行

  • 标签: 丛林中 亿人 不谙世事 瓦尔登湖 梭罗 就这样
  • 简介:本次大赛是中国网络文学评论队伍的第一次集体亮相,参赛文章存在较大差异,一些优秀青年学者对网络文学的研判颇有深度,而有些文章的理论思维、学术视野、艺术判断力还显得有些弱。本次大赛学院参与的热情明显高于民间,这是网络文学批评逐渐被主流接受的重要信号,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网络文学批评如何不被狭隘化和小圈子化,如何体现出大众文化的广泛性和群众性,特别是如何在传播新的网络文明,构建新型文化等新的历史课题面前有所作为。

  • 标签: 网络文学评论 评论视角 理论视点 群众性
  • 简介:<正>鲁迅没有写过长篇小说,但译过长篇小说,这就是阿尔志跋绥夫的《工人绥惠略夫》、法捷耶夫的《毁灭》、雅各式来夫的《十月》、果戈理的《死魂灵》。其中《工人绥惠略夫》和《十月》或说是中篇,若从篇幅上看也可以算是长篇。四部小说都是俄国与苏联的作品,代表了鲁迅翻译的主流。它们在鲁迅译文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工人绥惠略夫》是鲁迅唯一重印的译文,《毁灭》对中国革命发生了很大的影

  • 标签: 革命者 鲁迅 苏联 游击队 长篇小说 性格
  • 简介:《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可以算得上西方最权威的书评刊物,大概只有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可以同它媲美。1992年该刊的11位资深编辑评选出该年度最佳作品9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传纪、纪实报告文学、历史类著作、通俗科学著作各一部。无庸讳言,编辑的这一共识自然也是评论家的选择。现按编辑对这9部作品的排列顺序作一简单评述。《虫蚁和孔雀》(TheAntandthePeacock)本书作者海林娜·克洛宁(HelenaCro-

  • 标签: 短篇小说集 纽约时报书评 小说情节 战争生活 历史类 基辛格
  • 简介:<正>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社会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也是深受我国读者喜爱的诗人。从他1912年首次发表诗作到现在已经七十多年了。在这七十多年中,苏联评论界对他创作的评论和研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里程,百家迭起,竞相争鸣,论点不一,各有千秋。其中的经验教训,是非得失,很有必要加以认真的总结。

  • 标签: 马雅可夫斯基 未来主义 评论者 苏联文学 十月革命 五十年代
  • 简介:宁可说,隔膜是一堵墙。凡人看墙,肉眼不能同一时同一地既看到这种墙,又看到那样墙。而宁可可以。他坐在办公室,即便暗夜里,也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墙,耸立在眼前,搅扰得他无法安宁。于是,他把眼前晃动的各样墙态,融入到文字里,诞生了《墙》这篇小说,写尽了物质社会人与人之间,由浅入深逐层内化的重重隔膜。

  • 标签: 《墙》 隔膜 信任危机
  • 简介:<正>二十世纪文学批评摆脱了作为作品的附庸的地位,获得了独立。在今天,人们在考察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时再也不能置批评于不顾。在作品本体崇拜也同作者意图崇拜一样已经成为历史之后,作品的意义已不再是自满自足的了,而是处在一种开放的不断建构的过程之中。批评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发现新的意义(有的、甚至更多的并不一定为作家自己所认识到)已不再被视为对作者的“僭越”。批评赋予作品以意义,这在今天已经明确地为大家

  • 标签: 尤金·奥尼尔 作品 二十世纪 心理分析 评论 旅程